天天看點

96歲台灣老兵想回大陸,給侄子聯系表示身無分文,最後結局如何

作者:八卦情感屋

老兵鄧雪桂一生離鄉背井的艱辛

“我不能走,我要留在家鄉。”面對即将起飛的飛機,年僅24歲的鄧雪桂還在苦苦哀求,可是軍令如山,最後他隻能無奈地含淚登機。

96歲台灣老兵想回大陸,給侄子聯系表示身無分文,最後結局如何

他不知道的是,這就是他與祖國大陸最後的一刻相聚。

坐在搖晃颠簸的機艙内,鄧雪桂滿心凄楚,思緒久久不能平靜。在那個動蕩年代,一個農家窮仔參軍、漂洋過海困在中國台灣,想要和親人重逢遙遙無期,這樣的遭遇何其殘酷,何其凄涼。

96歲台灣老兵想回大陸,給侄子聯系表示身無分文,最後結局如何

大半生漂泊流離,緻使最後一絲離别的話也未能對母親說出口。

“我何時才能回家?”鄧雪桂一邊凝視飄渺的雲海,一邊揉捏着胸前的牌子槍,那是這個勇士的勳章,也成就了他這個平凡少年的不平凡宿命......列機抵達松山機場的那一刻,鄧雪桂茫然地踏上了這片生疏的土地。

96歲台灣老兵想回大陸,給侄子聯系表示身無分文,最後結局如何

一生漂泊背井成就了一段傳奇的軍旅生涯,卻也灼痛了他對家的牽念。如今想要回魂,卻隻能遠隔海峽,夢裡還能見個親人國家。

96歲鄧雪桂孤苦無依想念家鄉

“友愛,我現在沒有錢,也需要人照顧,你還要養我嗎?”電話那頭,96歲的鄧雪桂用略帶顫抖的聲線,小心翼翼地向侄子提出了一個艱難的問題。

96歲台灣老兵想回大陸,給侄子聯系表示身無分文,最後結局如何

這已經是鄧雪桂在台灣第50個年頭。彈盡糧絕的他,日複一日地守着殘破的瓦房,期盼有一天,自己也能回到家鄉去。

曾經參加過榮耀的戰役,立下過汗馬功勞的他,現在卻淡忘在曆史長河,被時代抛棄在了身在異鄉的邊緣。

96歲台灣老兵想回大陸,給侄子聯系表示身無分文,最後結局如何

“我能回去嗎?我真的還有家嗎?”鄧雪桂望着窗外被風吹落一地的黃葉,心中充滿了無限惆怅。他知道,弟妹們都已相繼離世,就連母親化作黃土,自己在這個世上,恐怕也沒有了牽挂。

“養!我來接您!”電話那頭侄子的答複猶如及時雨,瞬間擊碎了鄧雪桂内心所有的迷茫與彷徨。原來,他還有家,那是記憶中甜美的鄉愁,是童年歡快的笑語。

96歲台灣老兵想回大陸,給侄子聯系表示身無分文,最後結局如何

上天眷顧,讓他在垂暮之年,還能重回故裡,這一次,他會永遠留在家人的身邊。

鄧雪桂多次回鄉的感人故事

1988年,65歲的鄧雪桂穿越時空,重返故鄉。一路奔波回家的激動心情,在見到母親墓前的那一刻徹底破滅。

96歲台灣老兵想回大陸,給侄子聯系表示身無分文,最後結局如何

他痛苦地跪在母親的墳前磕頭,淚如雨下。命運為何這般殘忍,母子相見的時日無多,卻偏偏在他終于回家的這天永訣長辭。

擡頭望去,鄉親們凄怆的眼神中飽含憐憫。鄧雪桂明白,他們也在為自己的不幸命運暗自歎息。一個走了近50年的遊子,終于回到家門口,卻隻剩下片片墓碑與他相擁。

這片祖國大地,上演過太多與他相似的悲情。

96歲台灣老兵想回大陸,給侄子聯系表示身無分文,最後結局如何

鄧雪桂雖然凄然,卻沒有在悲痛中消沉太久。他決定為家鄉盡一份心力,于是四處走訪,慷慨解囊,沒多久便成了村裡的恩人。

艱苦的境遇并未磨滅他骨子裡的善良與熱心,反而使他更清楚鄉親們的辛酸,于是傾盡所有來幫襯大家。正因為有了鄧雪桂,這個窮山惡水的地方,才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96歲台灣老兵想回大陸,給侄子聯系表示身無分文,最後結局如何

盡管身在他鄉,鄧雪桂的心卻永遠緊緊系在故土這片泥土上。是以他三番兩次重返家鄉,一如既往地關心着親人們的生活。

鄉親們也由衷地感激老兵的一片苦心,成全了他們今日喜樂的生活。

96歲鄧雪桂終于再次踏上歸途

“我這就來接您!”挂斷電話,鄧友愛激動難耐。多年前父親的囑托一直牽挂在他心頭,現在終于盼來大伯可以回家的好消息。

96歲台灣老兵想回大陸,給侄子聯系表示身無分文,最後結局如何

“要好好照顧大伯啊,這輩子就靠你了。”記憶中的父親模樣曆曆在目。為了這份交代與期盼,鄧友愛開始忙前忙後地準備接大伯回家。

同時,96歲高齡的鄧雪桂也在台灣電話那頭激動得熱淚盈眶。太多太多的離愁别緒湧上心頭,他開始收拾行裝,與故土告别。

96歲台灣老兵想回大陸,給侄子聯系表示身無分文,最後結局如何

這一次歸途,會有人陪伴。不會再像72年前那樣獨自漂泊。鄧雪桂看着桌上擺放整齊的衣物,不禁想起那場倉促撤退。

若時光能夠倒流,他一定用盡全力留在家人身邊。不過現在,上天終于開恩,他能永遠回到故鄉了。這是多麼幸福的事啊。

96歲台灣老兵想回大陸,給侄子聯系表示身無分文,最後結局如何

登上傳回家鄉的火車,鄧雪桂望向車窗外一閃而過的景色,内心多了分安詳與踏實。車輪軋過的聲響,就像節拍器,敲打着他忐忑而喜悅的心。

文章最後以“兒歸母心安,忠厚傳家久”結束

擡頭望去,大樹下已經沒有了那抹熟悉的身影。曾幾何時,那裡站着一位鬓霜老妪,日複一日,年複一年,隻為了一聲“娘”。

96歲台灣老兵想回大陸,給侄子聯系表示身無分文,最後結局如何

而今,遠方歸來一縷清風,吹散了她所有的牽挂與等待。

兒子終于回家,母親也安息了。時過境遷,故土依舊,大樹常在。

忠厚傳家久,兒女共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