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專訪中國石化HSE管理部副總經理劉春平:打造百萬噸級CCUS示範工程 推動全産業鍊規模化發展

作者:王琦 785

當地時間12月5日,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第28次締約方會議(COP28)中國角邊會——中國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新進展邊會在阿聯酋迪拜舉辦。

邊會現場有來自國内外政府、企業、研究機構、國際組織代表80餘人參加,展現了大陸CCUS的新進展與新機遇。中國石化HSE管理部副總經理劉春平以“打造百萬噸級CCUS項目,推動全産業鍊規模化發展”為題作主旨演講。

中國既要能源安全,又要綠色低碳。怎樣提高能源供給品質、利用效率和減碳水準?在COP28大會期間,劉春平接受了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詳細介紹了中國石化在推進百萬噸級CCUS項目,打造CCUS産業鍊,建設“無廢集團”的案例和經驗。

“綠色低碳發展關乎未來,是能源革命、能源轉型的戰略牽引。”劉春平向21世紀經濟報道介紹,中國石化認真貫徹落實能源安全新戰略,全力培育脫碳固碳産業鍊條、建設技術策源高地、融入區域發展大局,實作驅油增産與減排降碳、經濟效益與生态效益的“雙赢”,努力走出一條化石能源與新能源并舉、降碳與碳利用并重、污染防治與生态保護并行的綠色發展之路。

專訪中國石化HSE管理部副總經理劉春平:打造百萬噸級CCUS示範工程 推動全産業鍊規模化發展

劉春平。資料圖

13個月建成百萬噸級CCUS項目

《21世紀》:中國石化集團在打造CCUS産業鍊,通過低碳技術建立綠色企業等領域取得了哪些進展?

劉春平:CCUS是解決工業碳排放的一個關鍵技術,中國石化從上個世紀70年代就開始研究碳捕集和碳封存技術。

推進百萬噸級CCUS項目,事關能源企業低碳産業建設的成色和後勁。2020年中國提出“雙碳”目标以後,中國石化積極響應,2021年7月開工建設了齊魯勝利百萬噸級的CCUS項目,13個月建成投産;2023年7月建成大陸首條百公裡、百萬噸級CO_2管道工程。項目自運作以來,注氣區塊的平均單井産量提升了36.8%,目前還在持續提升,封存二氧化碳的同時,也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

中國石化高品質推進百萬噸級CCUS項目,邁出了CCUS規模化應用、産業化發展的關鍵一步。我們科學制定了CCUS發展規劃,多元比對CO_2氣源、運輸路徑和驅油封存區塊,規劃覆寫CCUS全鍊條、可工業化推廣的産業布局,為壯大CCUS産業提供了目标路徑指引。

自上世紀中葉中國石化開始探索CO_2利用,并在上下遊企業進行先導試驗,逐漸形成CCUS全産業鍊、具備工業化推廣的技術系列,創新“六化”建設體系、“五嚴”品質管控機制,推動了CCUS油藏、注采、地面和裝備系統內建,為建構“捕輸利封”一體化全鍊條産業模式積累了寶貴經驗。中國石化規模封存CO_2、驅油增産等效果顯著提升,平均單井産量提升36.8%,樹立行業CCUS産業示範樣闆。

中國石化聚焦“卡脖子”難題,建強核心技術支撐,建成中石化CCUS重點實驗室等高能級科研平台,突破國内外低滲透油藏開發正常認識,創新提出CO_2高壓混相驅油與封存技術,建立“壓驅+水氣交替驅”注入模式,配套低濃度CO_2捕集、全密閉高效注采等技術,整體達到國際領先水準,為大陸上百億噸低滲透油藏高效開發創新了技術路徑。

中國石化加強與國際、國内裝備研發制造企業産學研用深度融合,成功研發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産權的CO_2高效外輸泵、低溫密閉液相注入和高壓密相注入裝備,破解CO_2大排量長距離輸送、多相态高壓注入等難題,填補了大陸在該領域裝備制造及應用上的空白。

加大清潔能源開發和供給力度

《21世紀》:中國石化在落實“雙碳”目标方面采取了哪些做法?

劉春平:中國石化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加強組織上司。2020年中國向全世界公開宣布“雙碳”目标之後,中國石化黨組将其作為第一議題,第一時間組織學習研究,并進行戰略部署。然後通過大範圍的宣傳、教育訓練、行動,在公司全系統提高各個層級對于“雙碳”的認識、了解和意識。比如,上司幹部的教育訓練班都有關于“雙碳”的内容,使綠色低碳理念紮根于全員思想中。

二是堅持系統觀念,做好頂層設計。2020年9月22日中國宣布“雙碳”目标,中國石化在當年11月就和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清華大學簽訂戰略合作意向書,同中國石化的經濟技術研究院、南化院成立了科研攻關團隊,研究中國特别是作為能源化工企業的中國石化實作“雙碳”目标的戰略和路徑。

與此同時,按照黨中央、國務院下發的《關于完整準确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以及國務院《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的相關要求,我們制定了中國石化2030年前碳達峰的行動方案,包括八大行動,33條具體措施,使得全公司下一步的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有共同的目标和遵循,積極穩妥地開展我們的“雙碳”工作。

三是加大清潔能源的開發和供給力度。在天然氣方面,自“雙碳”目标宣布以來,中國石化天然氣産量增加16.5%,我們還根據國家決策部署制定中國石化油氣增儲上産七年行動計劃。在氫能方面,中國石化打造第一氫能公司,推動氫能産業鍊的建設,新疆庫車2萬噸/年綠氫示範工程氫工廠主體建成,加氫站國内網絡占有率超30%。加速充換電布局發展,建立充換電站超千座。新增風光裝機規模增長2倍,新增地熱供暖能力1000萬平方米。建成了10萬噸每年的生物航煤裝置,大大提高了清潔低碳能源的供給能力。

四是在結構調整方面,中國石化實施了煉化企業的大型化、基地化的新項目。包括鎮海基地一期、海南乙烯項目等,這些都是大型的基地化、一體化的項目,提高了資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也為總體減碳水準的提高做出了貢獻。在能源結構方面,中國石化大力發展生物質摻燒、煤焦改氣,實施汽輪機通流改造、熱電機組供電煤耗達标改造項目,降低供電标煤耗。推進用能裝置電動化改造,有序推動綠電應用。與此同時,為了适應綠色革命,中國石化大力實施煉油企業“油轉化”“油轉特”,逐漸向化工轉型,使原油資源更多作為原料使用,将碳固在塑膠、橡膠當中。

五是中國石化在節能、減污、降碳協同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中國石化持續開展能效提升行動,年節約原煤約100萬噸;2023年,回收二氧化碳153萬噸,回收甲烷8.3億立方米;積極參與國家的碳市場交易,年交易量270萬噸左右。另外,我們也完成了捐資675萬元的中國石化塞罕壩生态示範林項目。目前,正在開展“我為雪域高原植新綠”行動,全體員工通過全民義務植樹網自願捐款,開展義務植樹活動,目前該行動已經募集資金超760萬元。因為綠樹能吸收二氧化碳,增加碳彙,是以該行動對于應對氣候變化,實作“雙碳”目标,特别是在碳中和階段,能夠發揮很大的作用。

六是綠色低碳技術方面,中國石化也有新的進展。第一,中國石化研發的低滲透油藏的CCUS技術已進行商業營運。第二,中國石化在塔河建的萬噸級的廢塑膠項目正在實施,可以将廢塑膠回收裂解,再制成化工原料。第三,中國石化開發了低碳高效的煉化生産工藝技術,包括高效環保的芳烴成套技術,節能效果非常好,還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第四,中國石化研發了原油蒸汽裂解直接制乙烯技術,高效的膜分離技術。過去我們一般用原油制成石腦油,石腦油再去裂解生産乙烯,然後再生産合成樹脂、合成橡膠等,現在可以越過石腦油這一步,用原油直接制造乙烯,這樣的短流程能有效降低能耗物耗。第五,中國石化研發的質子交換膜和固體氧化物電解水制氫的一些關鍵技術已經在進行示範,同時我們還正在研究二氧化碳加氫合成天然氣或甲醇的技術。

更多内容請下載下傳21财經APP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