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講三張麥冬方,久服輕身不老,把津液補到根上,病就跑了

麥冬,被譽為"久服輕身,不老不饑"。常與不同的中藥配合使用,治療各種病症,但大多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滋陰潤燥。

講三張麥冬方,久服輕身不老,把津液補到根上,病就跑了

大家有沒有發現,很多支原體肺炎的患者,痊愈之後,整個人就容易幹巴,幹咳不止、鼻子幹燥,皮膚幹燥,大便幹燥,口幹咽幹。其實還是肺陰虧虛導緻。肺開竅為鼻,在體合皮,喉為之門戶。是以,這一連串的幹燥,都是在告訴我們,體内缺少液體。而津之液,亦屬“陰”之範疇,故人體之津液之虧,即為陰虛。

那麼這種陰虛幹燥的情況,今天就和大家講三個小方子,都是由麥冬組成,滋陰潤燥。

講三張麥冬方,久服輕身不老,把津液補到根上,病就跑了

第一張 就是麥門冬湯。出自宋代《聖濟總錄》

隻有麥冬與烏梅兩味藥。 “酸甘化陰”,可以化生陰液以滋陰。

專治咽喉幹燥,口渴難耐,不停地喝水,肚子脹得鼓鼓的,經常拉肚子的問題。

講三張麥冬方,久服輕身不老,把津液補到根上,病就跑了

第二張就是出自醫聖張仲景《金匮要略》的麥門冬湯。

由麥門冬,半夏,人參,甘草 ,粳米,大棗組成。潤肺止咳、滋陰降火。

适用于胃虛火灼燒肺陰,煉液成痰,導緻的口燥咽幹、而且經常咳痰,咳吐口水。

講三張麥冬方,久服輕身不老,把津液補到根上,病就跑了

最後一張,也是中醫千古名方生脈飲。

由人參或黨參,麥冬,五味子組成。

當口幹咽燥、心煩口渴的時候,一瓶生脈飲喝下,就像久逢甘露,讓人神清氣爽。

其實,所謂養陰,就是因為麥冬的甘味可以祛除虛熱,特别是心、肺、胃的虛熱,熱消了,津液也産生了,渴也止了。自然潤澤了我們的全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