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UGG成雪地刺客?迪卡侬才是真的「保命神器」

UGG成雪地刺客?迪卡侬才是真的「保命神器」
UGG成雪地刺客?迪卡侬才是真的「保命神器」

文 / 楊雨蒙

編 / 李祿源

寒潮侵襲下,不僅北方被積雪覆寫,就連江南也披上了銀白的外衣。

但在人們對于雪的激動背後,鞋子防滑保暖性能,也成為了每個人出行考慮的重點。一場大雪過後,時尚高端的UGG和「土醜」平價的迪卡侬竟意外同框,成為了大家讨論的主角。

UGG成雪地刺客?迪卡侬才是真的「保命神器」

雪後「刺客」現身,UGG成衆矢之的

随着積雪被踩實形成冰面,打勞工開始感受到冬日最大的危機——腳滑。

為了讓沒怎麼見過雪的朋友了解雪後隐藏的危機,有人甚至總結了雪後地面的安全等級。

UGG成雪地刺客?迪卡侬才是真的「保命神器」

雪後的城市化身成了「鞋底防滑測試現場」,各種鞋款的防滑抗寒能力紛紛被網友揭示。

小紅書上,關于雪天鞋子不防滑的吐槽文章層出不窮,不光平底運動鞋成為了「罪魁禍首」,就連被衆人推舉到四季百搭神器的馬丁靴、大黃靴,也難逃挨批的命運。

UGG成雪地刺客?迪卡侬才是真的「保命神器」
UGG成雪地刺客?迪卡侬才是真的「保命神器」
UGG成雪地刺客?迪卡侬才是真的「保命神器」
UGG成雪地刺客?迪卡侬才是真的「保命神器」

左右滑動檢視更多網友吐槽

而令人最意想不到的是,以UGG為首、專為冬天而生的絨面雪地靴,在一片聲讨中成為衆矢之的。

UGG成雪地刺客?迪卡侬才是真的「保命神器」

起源于澳洲的UGG雪地靴,設計之初其實是想要用于沖浪後快速吸水和保暖,沒想到頂着個「ugly boots(醜靴子)」的曾用名,被一衆時尚潮流明星炒作成了搶手單品。根據UGG母公司Deckers釋出的财報顯示,2022财年UGG的淨銷售額超過19億美金。

今年UGG在社媒平台上更是火出新高度——超模Bella Hadid腳踩UGG新款厚底低幫雪地靴出街,徹底引爆了網際網路。無數UGG同款雪地靴廠商趁熱打鐵,在過去的雙十一、雙十二購物節創造了銷量新高。

UGG成雪地刺客?迪卡侬才是真的「保命神器」

Bella Hadid上腳UGG出街 圖源:graziadaily

跟風購入的網友們終于等來了寒風和大雪,迫不及待的穿上了聽起來最為适配的雪地靴,想着美美又暖暖地出門,卻在這幾天的實踐中悲哀地發現——自己腳上那雙千元左右買回的網紅雪地靴既不防水也不防滑。

簡而言之,完全不适合雪地。

憤怒的網友沖去質問雪地靴客服,憑什麼「雪地」靴,不能踩雪上?但早有準備的客服放出了詳情頁的公告,上面明确顯示着:避免受到雨水的損害。

UGG成雪地刺客?迪卡侬才是真的「保命神器」

圖源:UGG天貓産品詳情頁

事實上,UGG也專門推出了防水防滑的款式,但正常情況下,一年碰不上幾次下雪的普通人根本就想不到世上竟存在「雪地靴沒法雪地穿」的荒謬事。

哪怕熱心網友貼心的安利了雪地靴的「防水噴霧」,以及雪地靴護理攻略還有穿着指南,但這幾場大雪已經讓UGG的口碑直線下降,一衆受害者們在社媒上發洩着對名不副實的雪地靴的憤怒。

UGG成雪地刺客?迪卡侬才是真的「保命神器」

迪卡侬雪地靴斷貨,成冬日「保命神器」

UGG一類雪地靴的名不副實讓無數消費者心寒,卻也引發了衆人對于雪天到底穿什麼鞋才能保暖又保命的讨論。

衆所周知,關于過冬裝備,網際網路上公認的權威是東三省居民,其中以黑龍江為首,ip在三亞的地位最低。我們注意到,近期在社媒上回答南方朋友去東北旅遊的裝備提問,成為了這群「權威」的新樂子。

說回雪天到底穿什麼——在東北網友的推薦下,迪卡侬再次成為了「顯眼包」。

順着回答去網店搜尋發現,其中一款售價199的迪卡侬雪地靴白色款已經全面斷貨,緊接着售價299的雪地靴也接連售罄,甚至還是以誕生了迪卡侬的雪地靴代購。

衆多網友分享着自己的穿着經曆,評價幾乎都是「神鞋」,上得了雪山下得了冰面,防滑保暖,除了鞋底硬一些但是可以墊鞋墊,幾百塊的售價幾乎是成本效益拉滿,不論是通勤還是去東北旅遊,都是必備單品。

UGG成雪地刺客?迪卡侬才是真的「保命神器」

實際上,迪卡侬的單品爆火并不是頭一次了。今年夏天,迪卡侬就憑借褲裙這一單品打入了女性使用者群體,讓大家見識到其産品品類的豐富。

或許在絕大多數人的印象裡,迪卡侬還是那個平價、入門、好玩的「大樂園」,但其實人家是實實在在的專業戶外運動品牌。而這次雪地靴的爆火,其實又從另一方面展現了迪卡侬作為戶外品牌的專業性。

UGG成雪地刺客?迪卡侬才是真的「保命神器」

圖源:aura vision

在這場雪後的鞋類風波中,UGG與迪卡侬成為了時尚與實用之間的兩極,UGG和迪卡侬各自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也引發了消費者對于鞋類性能的深刻思考。或許無論時尚與否,鞋子的實用性才是最重要的。

畢竟,在零下十幾度的白色世界裡,還是「保命要緊」。

頭圖來源:ET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