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十病九寒,肝寒頭痛、腎寒肢冷、胃寒嘔吐,一個良方,溫暖胃肝腎

作者:神希園

世人皆知,醫聖張仲景開方用藥,都是“聖人手筆”,有些方劑能夠專病專用,有的方劑可以跨界融合。其中有一個十分不起眼的經方,可以橫跨陽明、少陰、厥陰三經,真可謂是“一藥而三病皆宜,一方以治三經病症”,堪稱奇妙。而這個方劑就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吳茱萸湯。吳茱萸湯雖然橫跨三經,但是核心要義卻隻有一點,那就是虛寒。俗話說,“十病九寒”,無論是實寒還是虛寒,都能消耗人體陽氣,而吳茱萸湯一方,卻可以橫掃胃寒、肝寒、腎寒,溫暖脾胃和肝腎,将人體的陽氣扶起來,将人體的陰寒散出去,将人體的逆氣降下去,可謂是大醫手筆。

吳茱萸湯是《傷寒論》裡的一個經典良方,全方由“吳茱萸一升(湯洗),人參三兩,大棗十二枚(擘),生姜(切)六兩”等4味中藥組成。按照原方的煎服方法,用七升水煎煮這些中藥,直到水煎至二升時,去掉藥渣,待溫後服用,每次服用七合,每日三次。從原方煎服方法可以看出,這個方子是需要久煎的,這也符合吳茱萸這味中藥的使用特色。早在《名醫别錄》中,就記載過吳茱萸“有小毒”,是以配伍生姜,并且久煎,頗為切合吳茱萸湯的用藥之道。

十病九寒,肝寒頭痛、腎寒肢冷、胃寒嘔吐,一個良方,溫暖胃肝腎

吳茱萸湯具有“溫中補虛,降逆止嘔”的作用,尤其适用于虛寒嘔吐證,按照《傷寒論》的記載,吳茱萸湯的基礎方證有三大點,第一點是食谷欲嘔,畏寒喜熱,胃脘疼痛,吞酸嘈雜。第二點是,厥陰頭痛,幹嘔吐涎。第三點是,少陰吐利,手足逆冷,煩躁欲死。吳茱萸湯的方證雖然有三大主證,但是核心病機,卻隻有一個,那就是“肝胃虛寒、濁陰上逆”。這也提現了中醫“異病同治”的核心思想。

吳茱萸湯在《傷寒論》的陽明病、少陰病、厥陰病三篇中都有出現,但是由于核心病機都是“肝胃虛寒、濁陰上逆”,是以它雖然主治陽明、少陰、厥陰三經的虛寒證,但它所發揮的作用,其實都是“溫中補虛、和胃降逆”。這三經的病症,看似症狀差異很大,但其實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嘔吐。也就是說,吳茱萸湯的核心主證其實是嘔吐,因為這個嘔吐反映了胃中虛寒、濁陰上逆,是以醫聖張仲景用吳茱萸為君藥,主要發揮三大妙用,第一是溫胃止嘔,第二是溫肝降逆,第三是溫腎止吐止利。

十病九寒,肝寒頭痛、腎寒肢冷、胃寒嘔吐,一個良方,溫暖胃肝腎

吳茱萸湯雖然隻有四味中藥,但是它的配伍也是頗為獨到的。全方以吳茱萸為君藥,主要起到暖肝溫胃、下氣降逆、和中止嘔的作用;以生姜為臣藥,主要起到溫中止嘔、和胃降逆的作用;以人參為佐藥,主要起到補氣健脾、以複中虛、生津安神的作用;以大棗為使藥,主要起到溫中補虛、調和脾胃、調和藥性的作用。全方藥僅四味,君臣佐使綱舉目張,共同發揮着溫中補虛、抑陰扶陽、降逆止嘔的作用。

在臨床使用的過程中,吳茱萸湯還有一些随證加減的方法。比如,嘔吐比較厲害的,可以加陳皮、半夏、砂仁等中藥,以增強降逆止痛的作用;如果頭痛比較厲害,可以加川芎、當歸等中藥,以增強養血止痛的作用;如果裡寒證比較厲害,可以加附子、幹姜等中藥,以增強溫裡散寒的作用;如果吞酸嘈雜比較厲害,可以加烏賊骨、煅瓦楞子等中藥,以增強制酸和胃的作用。

十病九寒,肝寒頭痛、腎寒肢冷、胃寒嘔吐,一個良方,溫暖胃肝腎

吳茱萸湯的證治要點,首先是要明确它的核心典型症狀,也就是幹嘔或嘔吐涎沫,典型的舌脈特點則是舌淡苔滑,脈細遲或弦細。這是吳茱萸湯的方證核心,除此之外,應當有寒象,比如畏寒喜熱,口不渴,手足逆冷等裡寒征象。也就是說,并非一見嘔吐就可以使用吳茱萸湯。畢竟吳茱萸湯藥性偏于溫燥,又加上嘔吐吞酸之證也有寒熱差異,是以如果屬于郁熱所緻的嘔吐苦水,吞酸,胃脘疼痛的,則不适宜使用吳茱萸湯。

對于全方重用大劑量的生姜,近代名醫張錫純指出,“取其溫通之性,能升能降,以開脾胃凝滞之寒邪,使脾胃之氣上下能行”。也就是說,吳茱萸湯大劑量的生姜,主要作用其實有三點,第一點就是發揮溫胃散寒、降逆止嘔的本能作用;第二點是,協助吳茱萸溫中降逆,橫掃中焦陰霾、祛寒祛邪,促進逆氣下降,氣機暢達;第三點是,抑制吳茱萸的不良反應。是以說,醫聖張仲景開方用藥,實乃是“神來之筆”,妙不可言。

【本圖文由“神希園”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神希園(全球中醫人士的精神家園,中醫生命科學的博物圖鑒),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