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影視行業2024年度政策報告:供給複蘇+微短劇+AI視訊三駕馬車共振

作者:遠瞻文庫

(報告出品方/分析師:信達證券 馮翠婷 鳳超 劉旺 李依韓 白雲漢)

一 影視行業業績:2023年前三季度營收穩健提高,歸母淨利大幅提升

1、影視闆塊:觀影需求逐漸恢複,優質電影内容帶動行業收入和歸母淨利大幅改善

受益于使用者群體線下觀影需求的恢複以及爆款電影内容的帶動,2023年電影市場恢複趨勢良好。

影視行業2024年度政策報告:供給複蘇+微短劇+AI視訊三駕馬車共振

根據申萬行業指數:二級行業:影視院線指數,2023年前三季度影視院線闆塊實作營業收入309.42億元,同比+25.53%,營收已占22年全年闆塊營收94.5%,占比19年行業高峰水準闆塊營收的56%。整體歸母淨利潤29.09億元,大幅扭虧為盈。

影視行業2024年度政策報告:供給複蘇+微短劇+AI視訊三駕馬車共振
影視行業2024年度政策報告:供給複蘇+微短劇+AI視訊三駕馬車共振

二 影視行業多元度資料分析

(一)電視劇集行業

根據國家廣電總局發展研究中心釋出的《2023中國劇集發展報告》,分析了中國電視劇、網絡劇及微短劇發展呈現出的五大發展态勢,具體涉及劇集進入高品質内容供給時代、創作生産多元化趨勢、台網合作進一步加深、商業模式創新、海外多元立體化傳播格局。

大陸電視劇創作生産數量已進入相對理性階段,根據廣電總局資料,2020年全年全國生産完成并獲得《國産電視劇發行許可證》的劇目202部7450集,2021年全年全國生産完成并獲得《國産電視劇發行許可證》的劇目194部6722集,2022年全年全國生産完成并獲得《國産電視劇發行許可證》的劇160部5283集,2023年前三季度全國生産完成并獲得《國産電視劇發行許可證》的劇目109部3223集。大陸電視劇創作已經跨過僅追求數量的階段,觀衆對于優質内容、爆款題材的接受認可度更高,有望帶動劇集行業健康發展。

影視行業2024年度政策報告:供給複蘇+微短劇+AI視訊三駕馬車共振

優質内容的供給是目前各大平台發力的關鍵,愛奇藝和騰訊貢獻頭部劇集。根據藝恩資料,2023H1播放量指數TOP20劇集愛奇藝貢獻近一半,領跑四大平台,且TOP20獨播劇占比35%;播放量指數TOP5劇集中,愛奇藝覆寫3部,其中《狂飙》排名首位,《長風渡》進入前三。根據藝恩、雲合等多家資料顯示,2022年雖然劇集的上線數量有所下降,但内容有效播放量和網絡熱度明顯提升。全年長視訊平台共上線國産劇301部,較2021年總量減少18部,但會員内容有效播放量反而較上年上漲24.81%,全年國産劇TOP 50的播映指數平均值較2021年上升9.3%。

從劇集題材占比角度來看,2022年現實題材電視劇數量達到129部4143集,分别占總部數、集數的80.63%和78.42%。2023年前三季度,這一占比再創新高,分别達到81.65%和79.24%。2022年以來,《人世間》《父輩的榮耀》《人生之路》《鐵馬豪情的日子》《夢中的那片海》等多部年代劇成功破圈,吸引年輕使用者跨圈層觀看。

展望2024年,優質内容和題材的持續供給仍會是帶動國内電視劇集市場增長的關鍵性因素,尤其以經過驗證成功的IP劇集的續作或者經典小說IP改編的劇集作品和相關題材更容易受到大衆使用者的喜愛。2023年12月7日,以制作高品質劇集為主的檸萌影視正式釋出2024劇集片單,16部作品重磅亮相。圍繞“超級内容連接配接新大衆”内容戰略,片單以故事核心為标準,實作現實萬象、懸疑世相、都市言情、古裝钜制、創新全賽道布局。

其中《三十而已2》《問心2》《獵罪圖鑒2》等熱門劇續集在列,有望貢獻24年增量。其餘如《警察榮譽2》《慶餘年2》《贅婿2》《三叉戟2》《白夜追兇2》《鬥羅大陸2》《唐朝詭事錄之西行》《琅琊榜3》《大江大河3》《歡樂頌5》等均有望成為待播放的熱門劇集。

影視行業2024年度政策報告:供給複蘇+微短劇+AI視訊三駕馬車共振

(二)電影行業

根據貓眼專業版資料,截至2023年12月8日,全國電影總票房(含服務費)實作515億元,已接近2019年高峰值641.4億元,電影市場複蘇态勢較為明顯。2023年前11個月電影總票房合計實作509.5億元,相比19/20/21/22年電影市場前11個月總票房的恢複程度分别為85%/308%/115%/180%,整體電影市場恢複趨勢較好。随着諸多爆款電影如《滿江紅》《消失的她》《封神第一部》等熱門影片上映,從2023年已有資料來看,票房漲勢喜人。2019-2022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别為641.4、203.1、470.3、299.3億元。

影視行業2024年度政策報告:供給複蘇+微短劇+AI視訊三駕馬車共振

截至2023年12月8日,全國電影總票房515億元,已成為近五年内第二高,雖不及2019年規模但已接近于2017、2018年全國電影票房市場總規模水準;截至2023年12月8日,全國電影總場次達到1.2億場次,接近2019年以及2021年全年水準,2023年全年有望超越成為近七年内新高;截至2023年12月8日,全國觀影總人次達到12.17億人次,已成為近四年内新高,距離2017-2019年相對高水位規模仍有一段距離;截至2023年12月8日,全國電影平均票價為42.3元,2017年至今全國電影平均票價穩健增長,自2017年34.4元逐漸增長至2022年42元。電影票房、總場次、總人次以及平均票價增長恢複趨勢良好,帶動了影視院線公司業務實作大幅回升,收入端提升,利潤端大幅扭虧為盈。

影視行業2024年度政策報告:供給複蘇+微短劇+AI視訊三駕馬車共振

從電影供給端角度來看,影院數量和銀幕數量近三年波動不大,随着長尾、低效影院的出清,頭部院線公司對行業落後産能逐漸更新疊代。

從影片數量供給角度來看,2017-2022年大陸影片數量分别為518、559、611、365、677、378部,2023年年初至12月7日,影片供給數量達到了569部,已恢複至19、21年偏高位水準,相較2022年全年378部影片數量實作大幅提升,并且影片品質同樣得到了消費群體的認可,2023年高品質、高口碑的爆款影片頻出。

根據貓眼專業版資料,2023年初至2023年12月9日,大陸電影總票房實作517億元,其中《滿江紅》累計票房45.44億元,《流浪地球2》累計票房40.29億元,《孤注一擲》累計票房38.48億元,《消失的他》累計票房35.23億元,《封神第一部》累計票房26.34億元,《八角籠中》累計票房22.07億元,《長安三萬裡》累計票房18.24億元,《熊出沒·伴我“熊芯”》累計票房14.95億元,《堅如磐石》累計票房13.49億元,《人生路不熟》累計票房11.84億元。2023年影院上座率同樣實作大幅回升至8.3%,而2020-2022年影院上座率則分别為8.1%、7.9%、5.9%。

2023年高口碑影片頻出帶動春節檔、暑期檔票房增長,截至12月9日,票房排名前十名影片加總占比51.5%,是以頭部爆款電影是推動大陸電影總票房增長的關鍵性因素,優質内容的供給是加大使用者群體影視消費的保障。

影視行業2024年度政策報告:供給複蘇+微短劇+AI視訊三駕馬車共振

國産和引進影片對比:近幾年中國電影市場呈現國産片供給數量占比提高、海外引進片數量占比下降趨勢,同時由于國産影片内容品質和口碑的提高疊加海外引進影片數量的減少,國産片觀影人次從2017年的53%占比提升至2023年12月7日的81.2%占比,利好國内影視産業鍊各個環節公司長期穩健發展。

影視行業2024年度政策報告:供給複蘇+微短劇+AI視訊三駕馬車共振

分城市對比:根據燈塔專業版資料,截至2023.12.08,大陸電影票房按城市劃分來看,一線城市票房占比16.5%,二線城市票房占比44.4%,三線城市票房占比18.4%,四線城市票房占比20.7%。近幾年呈現出一線、二線城市票房占比略降,三線、四線城市票房占比提升的局面。按上座率來看,一線城市影院上座率最高,四線城市上座率最低。

影視行業2024年度政策報告:供給複蘇+微短劇+AI視訊三駕馬車共振

分檔期對比:2023年春節檔、暑期檔票房表現較好,其中春節檔票房實作67.7億元,趕超2022年60.4億元。根據貓眼專業版資料,《滿江紅》《流浪地球2》分别實作票房26.1億、21.7億元,雙片加總貢獻23春節檔票房71%。《熊出沒·伴我“熊芯”》票房占比11%,成為該系列票房最高的作品。《無名》票房4.9億元,占比7.3%;《深海》票房3.6億元,占比5.3%。

2023年暑期檔電影票房206.2億元,同比增長125.7%。總出票5.04億張,同比增長115.7%;總場次3462.6萬場,平均票價40.8元,市場迎來趨勢性複蘇,23暑期檔票房表現創下了曆史新高記錄。根據貓眼專業版資料,《孤注一擲》檔期内票房35.3億元,占比該檔期總票房17.1%;《消失的她》檔期内票房35.2億元,占比該檔期總票房17%;《封神第一部》檔期内票房24.8億元,占比該檔期總票房12%;《八角籠中》檔期内票房22億元,占比該檔期總票房10.6%;《長安三萬裡》檔期内票房18億元,占比該檔期總票房8.7%。供給增加、消費需求恢複、優質内容爆款影片帶動2023年全年電影市場趨勢性增長。

影視行業2024年度政策報告:供給複蘇+微短劇+AI視訊三駕馬車共振
影視行業2024年度政策報告:供給複蘇+微短劇+AI視訊三駕馬車共振
影視行業2024年度政策報告:供給複蘇+微短劇+AI視訊三駕馬車共振

2023年仍有潛在爆款屬性電影待映,如《一閃一閃亮星星》《海王2:失落的王國》《非誠勿擾3》《金手指》《年會不能停》等多款影片有望繼續為23全年總票房貢獻增量。展望2024年,爆款影片供給同樣較多,有望繼續帶動大陸電影票房市場增長。

如楊幂、于謙、田雨主演《沒有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事》;郭富城、林家棟、任賢齊主演《臨時劫案》;經典動畫IP影片《熊出沒·逆轉時空》;劉德華主演、甯浩導演的高熱度影片《紅毯先生》有望成為年度爆片;其他《雲邊有個小賣部》《天才遊戲》《哪吒之魔童鬧海》《狂野時代》《危機航線》《野孩子》《傳說》等都有望給2024年中國電影市場貢獻新增量。

三 生成式AI給影視行業多環節賦能

1. 網際網路圖書銷售(2C直銷)收入占比提升帶動整體毛利率提高

傳統的電影劇本創作方式往往要經過一系列環節,比如創意構思、拟定故事大綱、角色塑造、情節細化、修正潤色等,需要投入大量的創作時間和精力。生成式AI作為一種能夠生成文本、圖檔、音視訊等内容的新技術,為影視行業帶來了革命性的改變。通過這一技術,影視創作者有望在影視制作環節實作降本增效,例如在劇本創作、圖檔視訊内容生成、視覺特效生成、後期剪輯制作、市場優化營運等産業鍊環節都可以利用AI去輔助生産。

AI在影視概念設計階段是非常好的工具,有助于擴寬創作者視野和想法。在美術設計階段,可以把創作出的美術設計圖給到AI做進一步細化,有望在材質、道具等細節方面提供更豐富的選擇和完善。尤其是對于動畫電影電視、漫畫等内容的制作上有望大幅提高生産效率。

影視行業2024年度政策報告:供給複蘇+微短劇+AI視訊三駕馬車共振

1)影視劇本創作&評估環節

傳統的劇本創作過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而AI技術可以通過學習大量的劇本資料,自動生成符合要求的劇本。例如2016年,美國好萊塢制片公司Wanda Group與IBM合作開發了一款名為“Oscar”的AI劇本創作工具,該工具能夠根據使用者的需求和要求,自動生成電影劇本。華策影視2023年成立了AIGC應用研究院,内設4個部門,包含人工智能專家、AI人機共創複合型人才、影視資料專家等20餘位優秀專職人才。

華策圍繞影視劇制作的痛點,推動“小說、劇本高效評估系統項目”“頂級編劇助手系統項目”“數字資産智能生成項目”“視訊智能更新項目”等重點項目,提高主業生産效能和産品品質。公司在積極推進适用于劇本輔助創作的垂類模型研發。

2022年12月,DeepMind曾推出一款AI編劇産品“Dramatron”,根據自研大語言模型Chinchilla打造,隻需給出一句話大綱,Dramatron就能生成包括标題、角色清單、情節、場景描述和對話的完整電影or戲劇腳本,且連貫性強。

具體來說,Dramatron會利用有邏輯的提示詞鍊,分層次地應用大語言模型生成結構嚴謹的上下文,讓劇本中的标題、人物、故事節奏、地點描述和對話讀起來更連貫。同時它會基于對一句話大綱(log line)的語義了解,來生成包括标題(title)、角色(characters)、情節(plot)、場景&對話在内的故事細節。

影視行業2024年度政策報告:供給複蘇+微短劇+AI視訊三駕馬車共振

海馬輕帆:一家以技術為驅動,内容為核心,進行優質影視作品相關創作的精品内容公司,涵蓋小說IP、影視劇本、短視訊腳本等,從智能寫作到評估的一站式内容創作服務,目前全平台使用者已突破100萬。團隊自主開發的人工智能劇本測評系統,緻力于推動影視工業化。團隊利用機器學習對小說和劇本進行品質預測,在網絡小說和劇本中篩選出文本品質更高、改編可能性更大的具有爆款屬性的IP和劇本。

在高效、準确的AI算法支援下,海馬輕帆自有編劇團隊采用AI資料結合資深影視行業内容經驗的創作方式來開展IP開發和劇本創作。自2019年開放合作以來,已累積評測劇集50000餘集、電影/網絡電影20000餘部、網絡小說超過800萬部;助力行業内容創作效率提升。

主要客戶包括:淘票票、北京文化、慈文傳媒、阿裡巴巴·文學、中影制片、奇樹有娛、愛美影視等。

影視行業2024年度政策報告:供給複蘇+微短劇+AI視訊三駕馬車共振
影視行業2024年度政策報告:供給複蘇+微短劇+AI視訊三駕馬車共振

2)影視特效制作、視訊剪輯環節

傳統的特效制作需要專業的特效師進行複雜的操作和渲染,而AI技術可以通過深度學習算法和計算機圖形學技術,實作自動化的特效制作。

Google的DeepDream項目利用神經網絡技術,可以将普通照片轉化為具有藝術風格的特效圖檔。傳統的視訊剪輯過程需要剪輯師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行剪輯和後期處理,而AI技術可以通過圖像識别和深度學習算法,自動識别視訊中的關鍵幀和場景,實作快速剪輯。

例如,Adobe公司的Premiere Pro軟體已經引入了AI技術,可以根據使用者的選擇和編輯習慣,自動完成視訊剪輯和後期處理。例如,當使用者選擇一段視訊并标記出關鍵幀時,該工具可以自動識别關鍵幀之間的過渡效果,并根據使用者的編輯習慣進行剪輯和後期處理。這種工具的出現減少了剪輯師的工作量,降低了剪輯成本。

基于精準的自動标記和識别技術,AI不僅能夠幫助電影制作人完成音頻素材的管理和編輯,去除其中的噪音,提高音質,還能通過解析視訊素材,識别其中的角色和情感等資訊,完成自動剪輯、生成預告片和短視訊等複雜操作。

影視行業2024年度政策報告:供給複蘇+微短劇+AI視訊三駕馬車共振

而除卻專業電影剪輯之外,伴随着Tiktok、Youtube、Instgram等平台的崛起,創作者經濟下的視訊内容創造所對應的視訊剪輯需求同樣值得重視。

根據海外獨角獸公衆号,盡管專業人士的市場被老牌視訊專業剪輯軟體統治,位元組跳動的CapCut顯示出第二股力量為視訊剪輯帶來的另一種可能性,即讓視訊創意和制作民主化。

在2020 年對海外市場釋出後,CapCut花了不到4年時間已經突破億級使用者,而Premiere Pro所在的Adobe Creative Cloud目前僅擁有3000萬上下的訂閱使用者,Final Cut Pro X在釋出後同樣時間裡隻有200萬使用者。

影視行業2024年度政策報告:供給複蘇+微短劇+AI視訊三駕馬車共振

Captions:附加了諸多的AI功能的視訊剪輯軟體,由Snap前Design Engineering團隊的上司者Gaurav創立,擁有300萬創作者、10萬+日活使用者,每月創作視訊數量100萬+。

Captions的興起受益于短視訊,它的第一個流行功能也是被創作者們最推崇的功能即自動配字幕,準确率遠高于Premiere Pro内的同款功能。

和CapCut相比,Captions的整體功能和UI更簡潔,把字幕和貼紙能力做到行業優質水準,還在不斷疊代AI能力,推出AI Eye Contact、AI Dubbing、AI Music等能力。同時,Captions這家公司還在10月推出了主打多語種配音及對口型的産品Lipdub,和11Labs、HeyGen等産品的部分用例重合。

影視行業2024年度政策報告:供給複蘇+微短劇+AI視訊三駕馬車共振

3)創新影視内容生成環節—文生視訊方向

在文生視訊領域的進展遠比想象中迅速:Runway先後釋出Gen1、Gen2,推出的Motion Brush則在可靠性上向前了一步,Stability AI也在近期釋出了首個Text-to-Video模型Stable Video Diffusion。2023年7月,Pika Labs在Discord推出伺服器,并在幾個月時間内收獲了50萬使用者,逐漸成為可以同Runway同台競技的黑馬公司。

11月底,Pika Labs正式推出了最新一代視訊生成模型Pika 1.0。Pika 1.0不僅對視訊生成品質進行了提升,還支援3D動畫、動漫或電影等多種風格視訊。Pika Labs目前已經累計完成3輪、共5500萬美元融資,最新估值為 2.5億美元。Nat Friedman、 Daniel Gross和Lightspeed分别領投了Pika的Pre-Seed、Seed和A輪融資,此外,衆多矽谷明星投資人、AI領域重要公司CEO或核心成員也參與了投資。

Pika 1.0亮點功能具體包括:1)文本生成視訊/圖像生成視訊; 2)面向上傳視訊進行風格轉換;3)擴充視訊畫布;4)原有視訊内容通過AI更改:如更換服裝顔色、添加角色、添加道具等;5)延長視訊:使用AI擴充現有視訊剪輯的長度幾秒鐘,但延長視訊的一緻性目前存在問題待改進,且随着延長時間的增加,目前總體視訊效果有所降低。

影視行業2024年度政策報告:供給複蘇+微短劇+AI視訊三駕馬車共振

4)AI工具賦能擁有經典動畫IP影視制作廠商,拓寬IP改編空間

2023年12月5日,中國首部AI全流程制片的動畫大電影《愚公移山》在北京隆重開機,項目是由河南省濟源市(愚公移山故事發源地)委宣傳部發起,北京電影學院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作為指導機關,互動影業有限公司作為承制機關的院線動畫電影。

目前在制片工藝某些環節上與AI有所結合,但還未真正實作AI的“電影全産業鍊化更新”,是以本電影項目将以此為其中一個重要目标,打造AI時代的“全工藝流程參與”的電影項目。

簡言之,就是将“AIGC”植入到劇作、美術、音樂、2D\3D動畫、真人表演、特技特效、剪輯合成等每個傳統工藝之中,讓AI技術深度改造原有模式,進而達到提升作品品質、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制作成本的主要目的。

影視行業2024年度政策報告:供給複蘇+微短劇+AI視訊三駕馬車共振

将成熟的影視動畫傳統工藝與AIGC結合使用,而非一味地依賴AI技術獨立完成,經過多次測試後穩定性顯著提升,基本解決了目前AI生成影像抖動和閃爍的問題,同時影像的風格化生成替代了大量的2D\3D動畫工作。

影視行業2024年度政策報告:供給複蘇+微短劇+AI視訊三駕馬車共振

四 微短劇的興起與精品化發展

(一)微短劇行業概況

2022年12月6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印發《關于推動短劇創作繁榮發展的意見》的通知,詳細論述了關于支援短劇行業健康穩健發展的各類指導意見,将短劇定義為“通常采用單集時長15-30分鐘的系列劇、集數在6集内的系列單元劇、20集以内的連續劇、周播劇等多種形式,具有篇幅短小、内容精煉、情節緊湊等特點,與中長劇集、微短劇、短視訊等優勢互補。”據此,微短劇按單集時長來定義,為小于15分鐘的系列劇。

根據QuestMobile資料,在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細分行業使用者使用總時長占比中,短視訊使用者使用時長占比在曆經2019-2021年快速增長階段後達到了28%,視訊類作品對使用者時長的占據趨于穩中向上的态勢。

我們認為,微短劇作為影視類作品拓展領域的主要表現形式之一,更接近于當下“短、平、快”的移動網際網路傳輸模式,即“單集時長短、制作成本平、制作周期短”的特點。

影視行業2024年度政策報告:供給複蘇+微短劇+AI視訊三駕馬車共振

微短劇行業在曆經兩年的高增速發展期後迎來了目前關鍵的發展節點,行業規模高增下其實隐藏着諸多問題,如内容同質化嚴重、違規擦邊以及不符合主流價值觀的題材頻出等。

是以從經濟發展角度看,新行業的興起有望有效帶動産業鍊經濟的發展,帶動就業資料和居民消費資料。但是,行業的長遠發展離不開有效的監管,從目前國家廣電總局對微短劇行業的監管态度上來看,我們更願稱之為“支援性監管”。

影視行業2024年度政策報告:供給複蘇+微短劇+AI視訊三駕馬車共振
影視行業2024年度政策報告:供給複蘇+微短劇+AI視訊三駕馬車共振

2023年11月20日,位元組巨量廣告規則中心釋出公告,為推進短劇廣告業務合規發展,對投放短劇廣告的新增客戶主體的資質要求做了更新,生效時間為2023年11月23日。目前廣告主在抖音平台推廣短劇,需要提供以下對應資質:

1)廣告主的《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和《資訊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2)廣告主的《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

3)《短劇版權說明與商業推廣承諾》

4)拟投放的小程式、快應用、APP的主體資訊截圖,且對應應用的主體須與廣告主一緻

注:不支援代投(包括一對一代投、一對多代投);若無《資訊網絡傳播視聽許可證》,可提供《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若廣告主推廣的短劇具有一定影響力或知名度等重點短劇的,需額外提供對應短劇的版權證明。

影視行業2024年度政策報告:供給複蘇+微短劇+AI視訊三駕馬車共振

商業模式:微短劇的主要參與方包括:微短劇内容版權方、制作拍攝方、微短劇版權商、微短劇分銷商以及下遊使用者。微短劇拍攝制作方通過購買内容IP或者自創劇本方式完成拍攝後将微短劇提供給微短劇版權商,而後通過流量分發平台/内容社群等平台方式實作微短劇流量分發以觸達C端使用者。

影視行業2024年度政策報告:供給複蘇+微短劇+AI視訊三駕馬車共振

微短劇主要靠分賬和廣告來變現,具體而言:1)使用者觀看廣告解鎖後續内容;2)充值消耗平台點數單集付費;3)微短劇廣告植入;4)微短劇平台會員訂閱;5)爆款微短劇IP變現,包括主演直播帶貨等。

影視行業2024年度政策報告:供給複蘇+微短劇+AI視訊三駕馬車共振

根據巨量創意平台資料,整個微短劇産業鍊的利潤配置設定也有了一定的機制。

起到承上啟下作用的微短劇版權方通過向上遊采買、定制劇本,再将微短劇投入到廣告投放、投流買量中,内容越好越吸引消費者充值流水,平台的現金流品質就會越好。IP&編劇的劇本創作時間較短,成本低,保底收入加上1-2%的分成可保證劇本創作者的持續輸出。

對于拍攝方來說,由于是微短劇制作且偏現實題材、不需要高技術高裝置成本的投入,略高一些的保底收入和抽成比例可保證制作團隊的持續性。

對于版權方來說,主要的成本在于流量的投放和劇本的購買。分銷商在其擁有龐大活躍使用者群體的條件下,可以精準的觸達到對應标簽的微短劇使用者群體,實作精準投放。

在微短劇成本中,買量成本占據較高的比例。根據位元組巨量引擎-内容消費業務中心近期資料統計,2023年微短劇行業持續保持高速發展,23年初春節期間日耗規模為3000w+,五一假期突破4000w+,端午沖量至6000w+,9月大盤日均規模超5000w。

根據抖短劇排行榜微信公衆号,小程式微短劇ROI高于1.1會繼續投流,我們假設日均投流5000w,根據測算則一年流水有望至少達到近200億元,加上其他投流平台投放,市場空間推算可在200-300億元之間,同時也意味着等于2019年641億電影票房的近一半市場空間規模。

影視行業2024年度政策報告:供給複蘇+微短劇+AI視訊三駕馬車共振
影視行業2024年度政策報告:供給複蘇+微短劇+AI視訊三駕馬車共振

微短劇在内容供給端,擁有大量的網絡文學素材來源。據巨量引擎統計,2022年各平台累計上架網絡文學作品數達3500萬,網文改編的在投劇目數僅占0.02%,給微短劇的創作源源不斷提供改編的空間。且從微短劇IP來源分布來看,除網絡文學外,還有大量優質的漫畫、影視劇、遊戲、動畫IP等同樣具備潛力。

影視行業2024年度政策報告:供給複蘇+微短劇+AI視訊三駕馬車共振
影視行業2024年度政策報告:供給複蘇+微短劇+AI視訊三駕馬車共振
影視行業2024年度政策報告:供給複蘇+微短劇+AI視訊三駕馬車共振

(二)微短劇給影視行業帶來的邊際變化

我們認為,微短劇除了本來就是一個新賽道增量外,微短劇以及真人影視遊戲将有效補足影視行業制作周期長、制作産能受限以及影視IP版權變現途徑不足等問題,有望打開影視行業廣告流量模式以及IP版權變現的新空間。微短劇有望給影視行業帶來邊際上的變化主要展現在如下幾點:

1) IP授權新方向(微短劇及真人影視遊戲等)

微短劇作為新興内容賽道給行業注入增量,行業的上遊IP授權方有望最先受益。随着行業的高品質健康發展,經典的IP形象以及經典的IP劇本有望得到更好的衍生,通過保底+分賬的模式推動上遊IP方的發展。

同時我們認為,未來微短劇領域不僅僅隻是純快節奏“爽劇”為主,微短劇行業也有望呈現内容精品化、經典IP化的平台微短劇形式,例如知名、爆款電影以及電視劇IP的改編微短劇,例如目前華策影視已經開機《刺殺小說家》微短劇的制作。

同時,影視公司手中具備大量的IP,部分先發公司已經探索小遊戲作為IP變現的方式之一,通過收取版金+流水分成的形式為IP打通變現路徑,打開IP變現的想象空間。而真人互動微短劇遊戲的出現同樣有望成為影視公司IP變現的路徑之一,無論是動畫IP、真人IP還是電視劇IP等都有可能成為真人影視遊戲的制作内容來源。

2) 影視公司傳統商業模式純ToB,微短劇讓影視公司離C端使用者更近

行業内影視制作公司在通過自行開發或者外部收購的形式開發完成劇本創作後,經過制作和拍攝後将所制得影視作品通過發行商、第三方營銷商、經銷商或者網絡視訊平台等多層次管道傳播到C端使用者群體,電影作品觸達的步驟則還包括了電影院線等,産業鍊較長,且在觸達C端前均為B To B的商業模式。

而微短劇新媒體形式的出現,影視制作公司可以利用自身産業鍊優勢制作微短劇後,通過接觸第三方平台的方式投流買量,如抖音平台、微信小程式等間接觸達到消費群體,更為直接迅速的了解到C端使用者的畫像偏好,進而可以實作快速轉換風格更新疊代,反向也利好于中長影視劇作品的制作,促進公告長期健康發展。

影視行業2024年度政策報告:供給複蘇+微短劇+AI視訊三駕馬車共振

3) 提升制作産能、降低制作成本,微短劇未來有望呈現精品化内容趨勢

傳統電影行業公司往往面臨着制作周期長、投入高、分成比例固定等諸多不确定性因素,而微短劇的制作周期較短,劇本創作及拍攝周期在一兩個月内即可完成,我們認為制作成本較低。影視公司手中往往具備大量優質的影視拍攝基地、剪輯、拍攝道具、群演、拍攝速度快、劇本數量充足等多方位優勢,可快速切入到微短劇的制作當中。即使不親身參與到制作流程,也可作為資源整合方連接配接起産業鍊各個參與者而從中獲益,同時也在投流推廣、技術管理人員招聘等諸多方面具備産業鍊優勢。

同時我們認為,微短劇内容有望走向精品化。行業在發展初期,可能會出現粗制濫造的微短劇靠買量來觸達使用者成為爆款,但當更多同質化内容頻繁出現導緻消費者付費意願降低,則微短劇投放ROI也會随之降低。精品化微短劇可以長期持續保證作品口碑,逐漸積累更多的使用者群體留在優質微短劇出品方,更多的使用者付費和廣告植入變現可以令商業模式實作正向循環,無論是靠經典IP還是自創劇本,未來精品化内容大機率是長期發展趨勢。

4) 有望給影視制作公司和流量平台帶來更多商業變現模式

微短劇作為媒體内容的一種形式,本質上和長視訊類似,優質内容吸引更多使用者觀看成為爆款,流量提升後便可有更多的變現管道,例如制作過程中的劇情廣告品牌植入、片頭片尾廣告插入、劇情中插入購物連結進行帶貨變現、主演利用私域流量進行直播活動等,快手端目前便有了主播完成了從最早的拍攝視訊到直播帶貨再到微短劇穿插廣告植入以及帶貨的過程,GMV的提升也給相關平台帶來了收益。

作為品牌主而言,在當今流量成本趨高的情況下,選擇将一部分投放預算費用從直播間轉移到商務微短劇中也是一種降低流量成本的方式,效果而言如果微短劇爆款頻出,品牌廣告主的商品曝光量自然也會随之增長,目前可以看到諸多品類的廣告主已經在做類似的定制商務微短劇,例如美妝、小家電、保健品等。

影視行業2024年度政策報告:供給複蘇+微短劇+AI視訊三駕馬車共振

5) 影視版權保護服務價值增強

短視訊侵權是長期以來國内視訊行業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根據快手星芒微短劇資料,截至2023年1月2日,累計發現某短視訊平台内惡意盜播“快手星芒微短劇”賬号共計921個,其中2022年12月14日至2023年1月2日新增盜播賬号197個,為支援微短劇正版版權、保護微短劇創作者合法權益,快手星芒微短劇持續開展檢測維權專項行動。傳統的内容制作方、電視網絡、流媒體平台以及其他參與者往往沒有受到完善的版權保護,我們認為微短劇增量市場的出現一方面有望增加版權保護服務提供方的客戶範圍,另一方面也有望引起傳統内容提供方對于版權保護服務價值的重視,雙面提振版權保護服務價值。

6) 降低長劇、電影帶來的政策風險,明星依賴度較低

由于微短劇制作周期短、創作數量多且演員大多為非明星藝人,近幾年發生多起由于明星個人行為違規導緻其相關的影視作品下架,給相關公司帶來經濟等多方面的損失。投資微短劇領域可以适當降低類似風險的發生,有望促進影視公司和投資方持續性發展,資方的穩定也将為微短劇制作公司以及劇本創作人提供穩定的現金流支援,促進産業鍊正常循環運轉。

五 報告總結

受益于消費群體線下觀影需求的恢複以及爆款電影内容的帶動,2023年電影市場恢複趨勢良好,尤其以春節檔、暑期檔為主,爆款影片頻出帶動大陸23年票房市場規模高增,是以優質内容的供給是決定影視行業長期穩健增長的保障。

展望2024年,楊幂主演《沒有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事》、郭富城主演《臨時劫案》、經典動畫IP影片《熊出沒·逆轉時空》、劉德華主演、甯浩導演的高熱度影片《紅毯先生》有望成為年度爆片;其他《雲邊有個小賣部》《天才遊戲》《哪吒之魔童鬧海》《狂野時代》《危機航線》《野孩子》《傳說》等都有望給2024年中國電影市場貢獻新增量。

随着AI工具在影視行業的應用,有望利好整體電影産業鍊環節,包括影視劇本制作、場景搭建、後期剪輯、宣傳等,實作行業内真正降本增效。同時,諸如微短劇等新媒體業态的穩健發展,我們認為,微短劇有望成為影視公司營收增長的第二成長曲線。

微短劇行業精品化趨勢可期,影視公司手握重點經典影視IP、動畫IP,具備制作基道地具、團隊搭建、産業鍊資源整合等優勢,在“支援性監管”趨勢下,有望順利切入微短劇賽道,打開影視公司IP變現新空間。

目前影視闆塊24年對應估值為28x,疊加微短劇、AI影視等頭部主題加持,看好影視闆塊24年機會:影視内容制作龍頭上海電影(集團支援+IP優勢)、華策影視(影視劇儲備豐富+微短劇賽道發力)、光線傳媒(24年《哪吒2》可期)以及其他A股【奧飛娛樂、捷成股份、百納千成、中國電影、博納影業】等以及港股【阜博集團(影視版權服務)、檸萌影視(短劇出海+24年片單儲備豐富)、電視廣播(港劇稀缺性、手持IP發力電商)】等。

影視行業2024年度政策報告:供給複蘇+微短劇+AI視訊三駕馬車共振

六 風險因素

宏觀經濟風險:國内經濟增速下滑,居民可支配收入下降導緻對影視行業消費減少;

微短劇行業增速下滑風險:内容同質化趨勢嚴重、行業監管風險加劇、行業規模增速下滑;

新技術進展不及預期:生成式AI對影視行業降本增效的效果不明顯。

——————————————————

報告屬于原作者,僅供學習!如有侵權,請私信删除,謝謝!

報告來自【遠瞻智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