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81年中央找到李敏,交給她三樣東西:這是你父親給你留下的遺産

作者:老白調研室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1981年,李敏得到了三樣東西,中央稱這是毛主席留給她的遺産。

此前,很多人對毛主席去世後留下多少遺産,以及遺産怎麼配置設定感到好奇,畢竟他身份獨特,不同于普通家庭。但作為他的子女,必然是遺産的首要繼承者。

然而,李敏從中央得到的遺産,卻大大超過了人們的想象。

那麼,毛主席留給子女的遺産都有哪些?毛主席又是如何治家的呢?

1981年中央找到李敏,交給她三樣東西:這是你父親給你留下的遺産

毛主席雖然身為一國領袖,但他同時也是一家之主,不僅要為人民工作,還要養家糊口。

而他的家庭開支來源,幾乎全部靠自己的工資。

工資方面,為了貫徹勤儉建國的治國方略,中央多次對國家機關從業人員的工資進行改革。1959年,毛主席帶頭響應降薪,每月工資為405元。

次年,他又再次降薪,每月工資356元。據中央主持降薪工作的李立三透露,後來毛主席再次提出把自己的工資降到300元,但最終沒有實作。

是以,他生前的工資并不高,而這些錢,不僅要承擔家庭生活費用,還要給湖南老家的親友們做路費。

親友來訪時,有時候還要給他們買些土特産,給日子難過的親戚買身衣服等等。

建國初期,需要毛主席養育的孩子就有4個:生病的毛岸青,兩個女兒還在讀書,還有侄子毛遠新。

1981年中央找到李敏,交給她三樣東西:這是你父親給你留下的遺産

為了管理家庭開支,他的衛士李銀橋專門制定了一份管理辦法,規定每天拿出3元做家庭夥食費。

但毛主席看過後,覺得3元還是太多了,要再減少。後來李銀橋稱,這3元還包括招待客人的費用,毛主席考慮後才同意了。

在生活方面,毛主席非常節儉,一些用到破舊的生活用品也舍不得扔掉,他的賬本上有很多修補生活用品的記錄,卻很少有購買新物品的賬單。

據李敏回憶,毛那時毛主席每月都要核查家庭賬本,一旦發現超支,就必須問清緣由,并且一再叮囑管理人員,不能超支,所有生活用品用多少買多少,不能浪費。

除了工資以外,他在五十年代的稿費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據說最多時達到了一百多萬元。

但這筆稿費毛主席沒有用于家庭開支,而是全部交給了中央特别會計室,一應支出都是透明的。

1981年中央找到李敏,交給她三樣東西:這是你父親給你留下的遺産

毛主席喜歡讀書,稿費的一部分用途就是用來買書的。晚年視力不好的時候,他讀的書要印成大字線裝本,也是從稿費裡支出的。

有一次,他還用自己的私人稿費,給每個政治局委員們印發一批書。

此外,毛主席外出調查研究時所需費用、逢年過節給幫助過他的人送年禮,以及自己的夥食補助費,也由稿費支出。

他自己動用的這些稿費加起來,每年不到一萬,但他聽說前妻賀子珍經常生病,便派人打聽良藥,花費大量稿費給賀子珍買藥。

可見,毛主席生活節儉、懂得感恩、重情重義。他去世後,遺産問題很長時間内沒人提起,沒用完的稿費和所剩工資等都沒有明确的數字。

直到1981年,中央找到了李敏,交給她三樣毛主席留下的遺産。

那這三樣遺産,分别是什麼呢?

1981年中央找到李敏,交給她三樣東西:這是你父親給你留下的遺産

毛主席生前工資不多,生活非常節儉,去世前卻給子女分别批了錢。

1981年,中央找到李敏,交給她三樣毛主席留下的東西。直到這時,李敏才知道父親生前曾給其他兄弟姐妹批過錢。

就連她的母親賀子珍,也曾收到中央送去的資金。而她卻在父親去世五年後,才收到這筆遲來的遺産。

那麼,為什麼李敏沒有及時收到這筆錢?中央給了她哪三樣東西呢?

算下來,李敏應該是毛主席很喜歡的一個孩子,從她出生開始,直到後面住進中南海,毛主席對她都愛護有加。

不過早年為了革命,毛主席曾将李敏寄養在陝北老家,後來長大一些,才被組織找回,送去讀書。

1941年,聽聞賀子珍在蘇聯痛失愛子後,毛主席把4歲的李敏送到了她的身邊,希望女兒的陪伴能減少賀子珍的喪子之痛。

在蘇聯時,因為蘇德戰争爆發,李敏與母親的生活非常艱辛,但她還是堅強的活了下來,兩位哥哥被組織送到蘇聯讀書後,她又竭盡所能的照顧他們。

8歲時,上國小的李敏生了重病,醫生将她擡到了國際兒童醫院的太平間。賀子珍不忍愛女喪命,便把僅剩一口氣的女兒抱回家,拼盡全力細心呵護。

但醫生見她舉止怪異,不了解賀子珍為什麼堅持救治女兒,還将她當作精神病患者,送進了瘋人院。

1981年中央找到李敏,交給她三樣東西:這是你父親給你留下的遺産

李敏奇迹般的病好後,獨自過了幾年的孤兒生活,直到1946年才見到母親。

12歲時,她第一次給自己的父親寫信,毛主席非常高興,不僅給她回信,還歡迎她去香山看望自己。

是以,1949年5月,這對闊别多年的父女終于重逢,毛主席對這個可愛的女兒愛不釋手,不僅關心她在蘇聯的生活情況,還耐心的教她背誦古詩。

同年9月,李敏跟随繼母和哥哥妹妹們搬進了中南海.此後,她在這裡度過了自己的青春年華,也在父親的見證下成家立業。

她的婚禮,毛主席特意拿出400元,在頤年堂擺了3桌酒席,請參加婚禮的親朋好友們吃飯。

因為她和丈夫還在上大學,沒有工資收入,是以結婚後,他們依然住在中南海,等到他們參加工作拿到工資後,毛主席就不再補貼他們家用。

1981年中央找到李敏,交給她三樣東西:這是你父親給你留下的遺産

1964年,李敏帶着家人搬出了中南海,直到毛主席去世,她與父親的見面次數,一隻手都能數的過來。

最後一次見面,父親已經卧病在床。那時,毛主席拉着女兒的手,兩人眼裡都有淚花。

父親去世時,由于各種原因,李敏和丈夫隻給父親守了一次靈。後來即使要悼念父親,也隻能跟着群衆一起排隊,到他的靈堂前告别。

是以,毛主席1975年給李讷和毛岸青分别批補8000元時,李敏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得到。而她的母親賀子珍,也在同一年得到了2萬元的資金。

1981年,中央找到李敏,了解她的生活需求,當問及她有什麼要求時,李敏說沒有。後來,中央給她送來了8000元現金,一台20英寸彩電,一台電冰箱。

送東西來的人說,這是毛主席留給她的遺産。幾年後,賀子珍去世,李敏又從母親那裡繼承了3000元的遺産。

此後,她再也沒有收到過父母留下的任何遺産。但毛主席教給她的東西,卻比财物更加寶貴。

那麼,毛主席是如何教育子女的呢?領袖的家風又是怎樣的呢?

1981年中央找到李敏,交給她三樣東西:這是你父親給你留下的遺産

1981年,李敏收到了毛主席留給她的遺産,但她的日子依然過得很清貧。

搬出中南海後,李敏的生活其實過得不好,但她卻沒有向毛主席伸過手,也沒有向中央請求幫助。甚至在接受采訪時,她一再強調自己不會去索要父親的遺産。

可見,她的身上有着毛主席傳承下來的精神,毛主席對子女的教育非常成功。

那麼,毛主席的家風是怎樣的呢?

毛主席和很多革命先輩一樣,不僅嚴于律己,還教育子女謙虛謹慎,尤其是不搞特殊化。

1946年,他的長子毛岸英從蘇聯回延安。一番叙舊後,毛岸英穿上了父親穿過的舊衣服,搬到了中央機關去住。

1981年中央找到李敏,交給她三樣東西:這是你父親給你留下的遺産

腸胃不好的毛岸英在機關吃中竈,毛主席得知後不太高興,告誡他不要搞特殊,應該和戰士們一起吃大竈。

後來,他還讓毛岸英深入群衆,跟勞動模範學種地,在南泥灣跟着勞動人民一起生活。

那段時間,毛岸英牢記教誨,每天起早貪黑的和鄉親們勞作,犁田挑糞。從山上回去時,還會給烈士家屬捎回一捆柴。

毛主席看到他因為幹農活曬得黑黑的臉,還有手上厚厚的老繭,高興的誇他“在勞動大學的成績不錯”。

北平解放後,毛岸英跟着首批隊伍入城,與兩名排雷專家一起帶領工兵排掃雷。這是一個很危險的工作,但毛主席知道後沒有阻止他。

這也是毛主席在教育子女方面看重的東西,即為革命不怕犧牲的精神。毛岸英最終也将這一精神貫徹到底,于1951年11月25日犧牲在北韓戰場上。

作為父親,毛主席當然也希望自己的兒女成才,在教育子女方面,他要求孩子們要學會吃苦,隻有能吃苦的人才有出息。

1981年中央找到李敏,交給她三樣東西:這是你父親給你留下的遺産

雖然李敏在蘇聯時,跟着母親吃了很多苦頭,但毛主席還是認為,比起革命先輩,女兒們吃的苦還不夠。正因為她們是自己的孩子,毛主席對女兒們的要求也更加嚴格。

兩個女兒考上大學後,和所有普通家庭的孩子一樣住在學校裡,周末回家也要去擠公共汽車。有一次,毛主席的衛士擔心天太黑,女孩子走夜路不安全,就私自派車去接了她們。

毛主席得知後非常生氣,厲聲責問:“别人的孩子都能自己回家,我的孩子為什麼就不行?”

可見,毛主席在教育孩子方面,有着比一般家庭更嚴格的标準。

除此之外,勤儉節約也是毛主席當家時最看重的,并且以身作則,給孩子們樹立榜樣。

1981年中央找到李敏,交給她三樣東西:這是你父親給你留下的遺産

建國時,他做了一件睡衣,在此後的二十多年中反複縫補,落下了73個更新檔,毛主席卻始終不舍得換新的。

在李敏的記憶中,父親曾對她們說:“要夾着尾巴做人”。而在他老人家去世多年後,李敏也一直牢記着這個教誨,很少出現在公衆視野中。

如今,李敏也是一位白發老人了,雖然很少透露近況,老百姓們還是希望毛主席的後人能安享晚年。

對此,您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讨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