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ETF基金業績、規模雙升,資金借道“抄底利器”布局

作者:第一财經

今年以來,受市場闆塊輪動影響,權益類基金面臨嚴峻考驗。不過,相比主動管理産品,被動指數基金異軍突起。Wind資料顯示,截至12月18日,收益率表現最為出色的指數基金為動漫遊戲類ETF,年内收益率最高的達49.29%,已經超過主動權益類産品45.28%的上限。

在市場震蕩之中,不少資金暗潮湧動,借道ETF湧入A股市場。Wind資料顯示,截至12月18日,股票型ETF市場近一個月來累計淨流入近412億元,年内累計有3774.69億元入場掃貨。其中,滬深300、科創50等方向“吸金力”居前,此外,穩健型的低波紅利指數基金、避險類型的黃金ETF頗受青睐。

在業内人士看來,A股觸底反彈的可能性在增大,資金“抄底”意願明顯,而包括ETF在内的指數基金,曆來被認為是“抄底利器”,是以一些低位布局的資金選擇借助ETF進行布局,靜待市場反轉機會。

“被動”跑赢“主動”

在主動權益類基金面臨“寒氣”時,被動型權益産品卻火熱一片。

Wind資料顯示,截至12月18日,在有可比資料的3014隻指數型基金中(不同份額分開計算),年内實作正回報的基金産品數量為786隻,占比26.08%;而在有可比資料的7488隻主動權益類基金(包括普通股票型、靈活配置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不同份額分開計算)中,年内實作正回報的基金産品數量為738隻,占比不足10%(9.86%)。

據第一财經統計,若剔除今年成立的新基金且僅計算初始基金、被動産品中不含聯接産品,截至同日,業績表現最好的指數産品是華泰柏瑞中證動漫遊戲ETF,今年以來的累計回報為49.29%;華夏中證動漫遊戲ETF、國泰中證動漫遊戲ETF則分别以49.09%、47.47%的年内表現緊跟其後。

而主動權益産品方面,目前暫時領跑的是泰信行業精選A,該産品年初至今的累計收益率為45.28%。值得注意的是,前述被動産品在今年上半年就以近乎翻倍的業績一騎絕塵,雖然下半年有所回調,但業績仍超過主動權益類産品的上限,差距最大超過4個百分點。

記者注意到,排名居前的産品大多是跟蹤傳媒、TMT等闆塊。例如泰信行業精選A,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其前十大重倉股以傳媒闆塊标的為主,包括萬達電影、光線傳媒、中國電影、浙文影業、華策影視、橫店影視、慈文傳媒、衆信旅遊、奧飛娛樂、歡瑞世紀。

截至12月18日,泰信行業精選A的前十大重倉股10月以來的平均漲幅為10.93%,其中浙文影業、奧飛娛樂的區間漲幅分别為38.3%、29.99%,慈文傳媒、華策影視、歡瑞世紀則在15%以上。

在指數型産品中也有類似的情況。業績排名前十的指數型基金,均是跟蹤動漫遊戲、傳媒、通信等指數的産品,除了前三以外,工銀中證傳媒A、鵬華中證傳媒ETF、廣發中證傳媒ETF等5隻産品今年以來的累計收益均超過30%。

不過,在指數型基金中,也有不少産品深陷“泥潭”,如自去年開始進入調整通道的光伏、新能源主題基金。Wind資料顯示,截至12月18日,名稱中帶有“光伏”的指數型産品共有18隻,今年以來的累計回報均在-39%至-45%之間,平均跌幅達41.28%。而27隻新能源主題的指數産品同樣集體“折戟”,年内平均跌幅為35.48%。

“吸金”明顯

回顧今年以來的A股市場,上證指數在年初短暫走高後,便開啟了震蕩下行走勢,至年末再次跌破3000點整數關口。截至12月19日收盤,上證指數駐足2932.29點,年内下跌5.08%。

市場回調下,資金愈加活躍,不斷尋找布局方向。Wind資料顯示,截至12月18日,股票型ETF市場近一個月來累計淨流入近412億元。拉長至年内,已有3774.69億元“子彈”通過ETF産品加倉。

其中,規模指數ETF産品為“吸金”主力。據第一财經統計,跟蹤滬深300、科創50、創業闆指、上證50指數的ETF産品是今年最受資金青睐的方向,分别有1025.78億元、782.31億元、361.86億元、266.25億元資金入場,合計達2436.19億元,占總量的64.54%。

而部分行業主題産品則再度展現越跌越買的特性。以今年數次上演“一步三回頭”的醫藥闆塊為例,第一财經以“醫”或“藥”作為跟蹤指數名稱的關鍵詞,截至12月18日,43隻醫藥主題ETF産品的年内平均跌幅為12.24%,同期卻有456.92億元資金湧入。如華寶中證醫療ETF、易方達滬深300醫藥ETF分别淨流入148.51億元、99.95億元。

在市場持續震蕩、賺錢效應不佳的背景下,穩健型的低波紅利指數基金頗具亮色。Wind資料顯示,截至12月18日,全市場19隻紅利類ETF今年以來淨流入合計148.37億元,相關産品份額水漲船高。

如紅利低波100ETF近期份額頻頻創下新高,12月18日的最新份額達到59.55億,較去年的1.96億增長了近30倍;中證紅利ETF、紅利ETF易方達等産品年内份額實作翻倍增長。紅利低波ETF的基金規模整體增加8倍有餘。

此外,帶有避險屬性的黃金類商品ETF也屬于異軍突起的産品。受益于金價的上漲,黃金類ETF淨值迎來普漲。目前市場共有14隻黃金類ETF,跟蹤“SGE黃金9999”和“上海金”的産品數量各半。Wind資料顯示,截至12月18日,這14隻黃金ETF的年内平均回報率為14.47%,年内共“吸金”45.71億元。

競争越來越“卷”

被動型基金尤其是ETF産品異軍突起,成為公募基金行業最為熱門的産品之一,同時也是行業最“卷”的細分領域之一。

Wind資料顯示,截至12月18日,全部上市ETF的規模為1.96萬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兩成有餘。在業内人士看來,ETF的快速發展是市場風格與産品特性的共振、投資者情緒的表達,以及指數化投資趨勢長期積累的結果。

“無論是從經濟基本面的改善,還是政策的持續發力,包括過往資料的回溯演繹來看,A股觸底反彈的可能性都在增大,很多資金實際上是有‘抄底’意願的。”某頭部基金公司市場人士對記者表示。

一位券商财富管理中心總經理告訴記者,從目前的市場來看,投資者親自下場炒股獲得市場平均收益的難度越來越大,這兩年投資主動型基金和投資股票的個人客戶逐漸轉移到投資ETF。據他透露,近三年來,公司的ETF投資客戶數增長了8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在ETF發展火熱的同時,頭部公募正在降低旗下ETF産品的費率。例如,易方達基金在9月5日将易方達上證科創闆50ETF的管理費年費率由0.5%調低至0.4%,托管費年費率由0.1%調低至0.08%,拉開了ETF産品降費序幕。

随後,易方達基金還降低了易方達中證2000ETF、易方達中證1000ETF及聯接基金、易方達上證科創闆100ETF等産品費率。此外,工銀瑞信基金、華安基金等基金公司也相繼跟進降費。

與此同時,部分期望從ETF領域實作規模迅速增長的基金公司卻望而卻步。“ETF投入成本很高,我們‘卷’不過頭部,如果現在加入進去,風險大、成本效益也低。”某中型基金公司總經理表示。

“巨量資源消耗、高舉高打的模式難以為繼。”前述基金公司市場人士也告訴記者,“ETF投資管理有一定的剛性成本,按照現行費率結構來看,據測算,一隻ETF規模要達到三四十億,才能實作盈虧平衡。”

在他看來,如果ETF進一步降費,勢必要求産品本身或者公司整體指數業務的規模要足夠大,通過規模效應來降低單一産品的運作成本,否則收支不平衡的話,終究維持不下去。是以接下來的競争或許會轉向對基金管理人綜合實力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