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視障人士走讀紅線女藝術中心,感受嶺南文化與粵劇魅力

南都訊 記者魏志鑫 通訊員李秋 12月16日下午,廣州圖書館、紅線女藝術中心聯合星辰社舉辦了“弘揚嶺南文化,傳承粵劇精粹”專題活動,組織視障讀者參觀走讀紅線女藝術中心,觀 “看”口述紀錄片《一代天嬌——紅線女》,一起感受“詩和遠方”。

雖然天氣驟冷,雖然視力受限,但視障人士并沒有減少出行走讀參觀的熱情。為了給視障讀者提供全方位的觸讀和聽讀服務,廣州圖書館招募了20位華南農業大學外國語學院的伴讀志願者,并在活動前對他們進行教育訓練,為視障讀者提供專業的口述講解服務。活動當天,志願者在地鐵5号線潭村站集合,一對一引領視障讀者,一路護送至目的地參與活動。此次活動旨在為視障讀者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

視障人士走讀紅線女藝術中心,感受嶺南文化與粵劇魅力

講解員帶領視障讀者走讀參觀紅線女藝術中心。

活動中,志願者帶領視障讀者遊覽了紅線女藝術中心,對中心的建築風格、場地布局、資源建設、收藏布置等作了詳細介紹。遊覽期間,《搜書院》的“翠蓮”、 《昭君出塞》 “王昭君”等6座不同裝扮的紅線女雕塑引起視障讀者們的極大興趣,大家圍繞在雕塑旁一一仔細觸讀。在二樓展廳,講解員帶領大家參觀了“我的生命屬于藝術,我的藝術屬于人民”主題展覽,圍繞紅線女的藝術人生,介紹和講述了她的一生。

走讀結束後,志願者帶領視障讀者落座多功能廳,欣賞口述紀錄片《一代天嬌——紅線女》。該紀錄片由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指導,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監制,紅線女藝術中心出品。據悉,這是世界首部橫跨亞、歐、美三大洲的粵劇人文紀錄片,也是最全面展現粵劇人物的紀錄片。片中展現了許多從未公開的照片、影像資料,再現紅線女一生中的重要節點和人生亮點。另外邀請了衆多具有代表性的粵劇藝術家參與表演,增強了紀錄片的戲曲感和觀賞性。

視障人士走讀紅線女藝術中心,感受嶺南文化與粵劇魅力

視障讀者們欣賞口述紀錄片《一代天嬌——紅線女》。

星辰社口述員黃麗玫、李潔瑩、勞炎和、曾海燕對本片的講解與分享,讓視障讀者也切實感受到紅線女的一生都在與粵劇打交道。“她創造了享譽海内外的‘紅派’藝術,塑造的一個個光彩奪目的舞台形象,在粵劇史上留下絢麗篇章。”銀幕之外,講解員用平緩的語調講述着畫面内容。

視障人士走讀紅線女藝術中心,感受嶺南文化與粵劇魅力

口述員在講解《一代天嬌——紅線女》紀錄片。

在粵劇知識分享互動環節,紅線女藝術中心從業人員特别準備了粵劇服飾中的“盔頭”(梨園行行話,是中國傳統戲曲中演員所佩戴各種冠帽的總稱)供讀者穿戴體驗。紅線女藝術中心國家二級演員葛銳娟老手現場教戴“盔頭”并講解其種類和象征意義,以及相關的粵劇專業知識。活動現場氣氛活躍,讀者紛紛參與穿戴體驗,切身感受粵劇文化的魅力。

據介紹,口述紀錄片是廣州圖書館聯合星辰社面向視障人士等特殊群體開展的一項公益項目。自2021年起,雙方陸續聯手開展過《重生》《粵韻芬芳》《故宮100》等紀錄片的口述活動,獲得視障讀者們高度評價,有較大社會影響力。此次“弘揚嶺南文化,傳承粵劇精粹”專題活動是口述紀錄片首次走出廣圖,下沉服務到社群,專門為視障人士開展的文旅活動。本次活動共有27名視障人士報名參與,其中有5位視障讀者從佛山順德慕名而來,這對于促進全民閱讀,弘揚本土傳統文化,共享優秀文化成果發揮了積極作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