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專訪核桃程式設計CEO曾鵬軒:實操是掌握程式設計技能的唯一辦法

作者:酒死了
專訪核桃程式設計CEO曾鵬軒:實操是掌握程式設計技能的唯一辦法

十多年前,還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讀碩士的曾鵬軒,或許沒有想到,程式設計将成為他日後的事業。

彼時,曾鵬軒師從少兒程式設計教育研究領域的第一批研究者。在第一次接觸到少兒程式設計并從事了相關教學實踐後,他敏銳地洞察到學習程式設計不僅可以幫助青少年培養邏輯思維,還可以促進其他學科的學習,進而逐漸認識到程式設計教育對青少年成長的必要性。

歸國後,曾鵬軒發現國内少兒程式設計教育與海外存在巨大的差距,例如師資的匮乏、教學體系照搬國際标準、缺乏統一的評價體系等,遠遠無法滿足青少年的學習需求。是以,曾鵬軒萌生了創業的想法,希望可以讓中國每個青少年都能接受到最好的程式設計教育。

2017年,曾鵬軒結識了王宇航。王宇航從國小習程式設計,曾在大學期間獲得“ROBOCUP” 機器人世界杯的冠軍,深刻體會過程式設計教育對青少年成長的益處。二人相談極為投機,決定創立核桃程式設計。

2017年到2019年,是核桃程式設計從0到1的啟動期。這個時期,曾鵬軒的工作重心是驗證“科技賦能教育”的想法和實際産品是否相比對,聚焦測試和研發的啟動工作。

2019年到2021年,是核桃程式設計的發展階段。通過将前期的想法與産品互相驗證後,曾鵬軒确認了科技的确能夠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教育效果與效率,并随之進一步加大了研發投入,将産品的科技底座打得更紮實。

2021年至今,處于産品推廣期的核桃程式設計,通過技術研發和産品開發,從同質化的競争中脫穎而出。同時,在“All in 科技”的理念下,核桃程式設計聚焦在科學教育的方向上,進一步牢固産品的科技底座,開拓産品的延展性,在更多的場景和業務領域開花結果。

作為國内少兒程式設計市場跑出的一匹黑馬,核桃程式設計成立之初就受到一級市場的關注,一路從Pre-A輪融到C輪,2021年攬獲的C輪融資金額高達2億美金,彼時的核桃程式設計就已實作首單盈利,全球付費使用者達320萬,完課率達98%。

程式設計在國内的認知度和接受度愈發廣泛。随着少兒程式設計學習人數的不斷增長,中國少兒程式設計市場飛速發展,2020年中國少兒程式設計行業市場規模達84.5億元,同比增長40.83%,2021年這一規模超百億元。

目前,科技革命帶動産業更新,科學教育迎來了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局面。突破關鍵技術“卡脖子”等問題,需要在培養科技創新人才方面下好“先手棋”。

今年5月,教育部等十八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強新時代中國小科學教育工作的意見》,明确指出科學教育是提升國家科技競争力、培養創新人才、提高全民科學素質的重要基礎。要實作社會各方資源有機整合,實踐活動豐富多彩,科學教育品質明顯提高,中國小生科學素質明顯提升。

在曾鵬軒看來,科學教育的本質應傾向“學以緻用”,通過科學方法提升學生自主探究世界、創造知識、應用實踐的能力,進而更長遠地培養青少年對科學的好奇心、獨立思考和學習自驅力。

基于這一理念,核桃程式設計日前釋出的“實操教學産品1.0”,可讓使用者60%的時間進行有效實操。獨創的“一學九練教學法”,讓使用者在每堂課有9-12次動手實操的機會,去高效擷取知識,并在實操中形成一種行之有效的回報路徑,提升思考能力和學習自驅力。

“在腦科學理論中,實操是能活躍大腦的重要方式,豐富的大腦網絡可以幫助人們用更好的方式解決問題。”在核桃程式設計釋出會上,2014年諾貝爾獎得主、人工智能領域專家莫澤教授,通過視訊連線充分肯定了實操的意義。

作為目前最火熱的素質教育賽道,青少年程式設計更是在人工智能時代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以下為界面教育與核桃程式設計CEO曾鵬軒的對話内容:

界面教育:此次釋出會的契機是什麼?可否詳細介紹下核桃程式設計的産品體系以及産品間的協同性?

曾鵬軒:這次釋出了新産品——“核桃程式設計實操教學産品1.0”,涵蓋了智能硬體套裝、教程更新、個性化教學引擎等多個方向,全面助力青少年使用者通過實操形式高效擷取知識,并掌握實際應用的能力。

我們通過自主研發的“智能硬體套裝”AlphaPi硬體開發平台,為青少年提供軟硬體結合的創作體驗,打造現實世界的計算大腦,通過對其進行程式設計,建構數不勝數的應用場景,實作軟硬結合學以緻用。

其次,我們在産品内容上緊跟時代的發展,将人工智能、機器人等前沿技術融入教程中,讓青少年了解科技的原理和應用,同時也加強了産品與社會生活的聯系。使用者能夠用程式設計技能模拟和解決實際問題,提高他們的創新和實踐能力,深化實操成果。

此外,個性化教學引擎的推出,讓青少年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能力和需求來選擇适合自己的學習路徑,激發學習自驅力,并基于教程指導師服務界面,通過資料統計和學習效果的評價,實作規模化因材施教。

界面教育:“實操”是核桃程式設計對外強調更多的概念,相比其他素質品類,少兒程式設計為何更注重實踐?

曾鵬軒:實操可以充分調動使用者的感覺,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進而使得大腦的思維處于學習的上佳狀态;同時,實操可以讓使用者通過細節觀察和分析,形成判斷、推理、驗證等思維活動,使使用者在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來解決學習中的實際問題;此外,實操的過程也是将抽象轉化為具體的過程,使用者可以在實操中形成一種行之有效的回報路徑,提升思維的邏輯性和條理性。

在少兒程式設計中,實操的正向回報對學習有着積極影響,不僅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也由此形成更加嚴謹的邏輯思維能力。與傳統學科在這一方面存在的相對滞後形成鮮明對比。

因為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手和腦之間是需要互相配合的,将抽象轉化為具體,當此類操作形成一種行之有效的回報路徑,思維就會更有邏輯性和條理性。我們也是在實操中找到了正确的路。

我們也是在實踐中發現,學生在做作業時,有一個具體的目标,他會為了實作這個目标,不斷地開動腦筋想各種各樣的辦法,當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時,指導師再進行引導,這個過程中對程式設計知識的掌握是特别牢固的。

界面教育:素質教育的學習效果外化是一大難題,核桃程式設計如何解決這一問題?

曾鵬軒:針對素質教育學習效果外化難題,核桃程式設計為青少年量身打造“賽級展”三位一體外化方案。通過賽事(白名單賽事、國賽、省賽等)、考級(GSP-J/S、YCL等)、展示性活動(優秀作品、學員)三個次元,為使用者提供所有外化成果的可能性,使使用者的科學素養可量化、更直覺。

我們核桃的第一位學員李靜榕,在我們這兒從圖形化程式設計入門,一直學到C++,就在今年他獲得了NOI的金牌,這個獎項每年全國隻有50人,現在他已經被清華大學預錄取了。今天核桃程式設計的成績,無論是在學員的規模上,還是在中高端的賽事成績上,都可以充分地證明我們以學習者為中心,堅持實操的理念是行之有效的。

界面教育:行業普遍認為,程式設計教育不僅僅是學習程式設計語言,更核心的是發展孩子的計算思維和創造能力,能否用案例來解釋這一觀點?

曾鵬軒:我們的教育曾經經曆了個性化的精英教育,後來進入了集體化的、統一規格進度的大衆教育。現在,随着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我們正在進入個性化教學、項目式學習或STEAM教學的綜合素質教育模式。而這樣的教育體系恰恰對我們的孩子提出了比成績、升學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自身的能力。

我在賓大的時候,和我的導師一起去做少兒程式設計的實踐,在實踐工作結束後,許多原本厭學、缺乏學習主動性的學生,通過這種實踐方式完成了非常好的作品。其中,一組學生制作了一個複雜的炮台遊戲,涉及許多數學和實體知識。他們不僅自學了這些知識,還将其運用到項目課程中。

這事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很多原本完全沒有自驅力的孩子,他們在程式設計教育實踐後,變得完全不同了。

界面教育:程式設計與人工智能技術一脈相承,在人工智能時代,如何讓中國小生通過程式設計教育掌握人工智能時代的基礎素養?

曾鵬軒:可大緻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在教程設定上,将人工智能的相關内容融入教程知識體系,讓中國小生了解科技的原理和應用,同時也加強了産品與社會生活的聯系。

在教學方法上,采用項目式、探究式、合作式等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通過程式設計實踐,體驗人工智能的工作流程,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

在教學資源上,利用各種線上平台、軟硬體結合和資料,提供豐富的人工智能引擎學習路徑,讓學生可以自主選擇和探索感興趣的主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

在教學評價上,注重對學生的綜合素養和能力的評價,而不僅僅是知識和技能的考核,采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如觀察、記錄、回報、展示、分享等,促進學生的自我評價和互相評價。

正如我前面對産品的介紹一樣,這也是核桃程式設計一直在做的事。

界面教育:核桃程式設計很早就在探索人工智能的自适應學習和輔導,使得學習情況資料化、标準化,随着技術更新,如今有新的改變嗎?

曾鵬軒:我們全新更新的“個性化教學引擎”,以布魯姆的認知理論為基礎,加入了分支路徑的設計。個性化教學引擎改變了傳統的學習模式,不再依賴單一學習路徑,而是給予學生更多的選擇權,激發他們的主動性,讓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能力和需求來選擇适合自己的學習路徑。

為了讓家長能夠獲得更加客觀全面地、有針對性的回報和建議,新的教程回報評價以學習報告的方式推送給家長。家長們不僅可以看到學生在課堂當中的整體表現,還可以看到他們在每個練習以及作業的完成情況,擷取過程與結果的多元評價。

界面教育:2017年成立至今,能否用幾個關鍵詞概括核桃程式設計的發展曆程?作為掌舵人,你做對了什麼?還有哪些遺憾?

曾鵬軒:可以用三個關鍵詞概括,分别為“驗證”“研發”和“拓展”。

2019年,經曆了從0到1的一個啟動期後,在此期間驗證了科技賦能教育的想法,探索比對我們的想法和實際産品,重點聚焦測試和研發的啟動工作。

2021年,我們前期的想法與産品得到驗證過後,發現科技确實能夠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教育效果與效率,于是進一步加大研發,将核心競争力的底座打得更紮實;

當下,我們處于産品推廣期。我們期待“核桃程式設計實操教學産品1.0”形成一定的競争力,在市場受到更多客戶的青睐,讓更多的使用者能夠享受到我們的産品。

做對的事,應該是始終堅持“實操是掌握程式設計技能的唯一辦法”這一理念。

界面教育:距2021年3月高調宣布2億美元融資以來,核桃程式設計這兩年似乎低調不少,主要的工作重心在哪?做出哪些成績?

曾鵬軒:我們始終堅持實操理念,注重技術研發,潛心研發打磨新産品,踐行科學教育。在這幾年的發展過程中,核桃程式設計收獲了一些成果和認可。如: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成為行業獨角獸和瞪羚等。

界面教育:核桃程式設計的業務包括幾大闆塊?

曾鵬軒:自2017年8月成立以來,核桃從創立之初的核桃程式設計,通過創造性地打造“實操教學産品1.0”,發展成為集合素質培養産品、智能硬體套裝、賽級展解決方案及數字出版内容的多元化科技公司。

在落實科學教育加法的實踐之路上,核桃緻力于提高青少年的科學素養,激發他們對學習的熱愛,并以此培養未來科技創新人才。

我們的實操素質延展系列秉承“掌握一種素養,就是選擇一種生活”的理念,緻力于建構一個橫跨人文與科學的通識型平台,提升每個使用者的認知興趣,讓使用者收獲更有品質的生活方式。

界面教育:在美國讀研期間,你曾随導師在當地教授少兒程式設計,據你觀察,少兒程式設計在美國這些年有哪些變化?國内市場是否也經過這個階段?有哪些可以本土化的經驗?

曾鵬軒:少兒程式設計滲透率排名第一的國家是美國(44.8%),從1966年至今,他們經長期發展積澱,在程式設計教育的各細分領域已形成了專注遊戲教學、專注低齡段培養、關注垂直人群、軟硬體結合等的行業參與者。

美國的少兒程式設計現今呈現出以下特征:

從教學内容來看,全齡段覆寫,緊密結合了學科理論與程式設計實踐。

從教學場景來看,軟硬體融合漸成趨勢,程式設計本身具備“技術”特性,與軟體、硬體天然結合緊密,不同學習場景融合滲透也帶來了非常積極的效果。

從商業模式來看,軟硬體共同支援學生自主學習,B端C端互相引流。美國程式設計教育鼓勵學生自主探究,而經過科學設計的引導型軟體和能夠動手實踐的方式便是合适的教學資源,與鼓勵自主探究的思想相得益彰。

這和我之前在賓大時和導師一起做的實踐相印證,許多原本厭學、缺乏學習主動性的學生,通過這種實踐方式完成了非常好的作品。

我們現在的教程設計不斷地沿着以學生為中心,以實操為中心的方式去設計,今天我們的整個教學方法,已經跟這種語數外的傳統教學方法非常不一樣了。通過程式設計實操的方式,孩子的相關知識會掌握的更紮實,同時也能夠發揮鍛煉孩子思維能力和自驅力的效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