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3年12月19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何泳 通訊員 鐘園)一半山水一半城。地處粵港澳大灣區核心,毗鄰鳳凰山和洪田火山兩大森林公園,長流陂、七瀝、屋山、鳳岩四個水庫環繞,新橋東先進制造産業園3棟摩天廠房在綠水青山間拔地而起。已封頂的産業園一号園區,将為深圳先進制造業提供20萬平方米的産業空間。
給“黃金内灣”鑲上“金珠”,由藍圖變為現實正邁出堅實的第一步。新橋東先進制造産業園“3個500”目标已定下,投資超500億元,建築空間超500萬平方米,GDP超500億元。該項目由寶安區政府與世界500強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投控”)合力開發營運,是深圳市20大先進制造業園區之一、深圳高新區寶安園區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深圳市首個平方公裡級“工改工”城市更新項目和“工業上樓”先行示範園區。一号園區有一批先進制造業企業即将“上樓”,有更多的企業前來考察,争相成為“新業主”。
一直以來,深圳市委、市政府始終把工業空間作為城市基礎設施加以保障,“工業上樓”是在制造業高品質發展新格局和産業提容需求的雙重背景下,城市空間形态戰略性的創新和突破。新橋東先進制造産業園率先示範,着力打造生産、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創新、創業、創投“三創結合”,投入與産出、營運與财務、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率“三個平衡”,探索走出一條高品質、低成本、定制化的廠房空間供給新路徑,為全國在産業空間保障上提供可借鑒的“深圳樣本”。
産城融合一個園區就是一座城
北方已大雪紛飛,南方仍豔陽高照。走進新橋東先進制造産業園,眼前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讓人感到溫度驟升、熱血沸騰。這裡的土地大多已被清理平整,一眼望不到頭,運土車、鈎車穿梭奔忙。頭戴安全帽,身穿桔色、綠色背心的勞工各司其職,埋頭趕工。
記者驅車來到産業園一号園區,眼前出現3棟分别為12層、15層、21層已封頂的廠房,遠看泛藍的幕牆玻璃基本安裝好,勞工正在做裝修的細化工作。說起工程的進展,深圳市寶安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寶實”)工程管理部負責人湯斌如數家珍:“現場施勞工數總計888人,一期外立面塗料完成94%,園林景觀完成70%,機電安裝工程完成90%,公區精裝完成約60%。”
“新橋東項目開發建設用地面積73.9萬平方米,項目分三期滾動開發建設,于2020年10月正式開工,按照優先保障先進制造業的要求,計劃在2026年推進全部183.8萬平方米高标準現代化廠房,整個園區将于2030年全面落成。”湯斌告訴記者,一号園區将于2024年上半年傳遞使用。
“工業上樓”并不是簡單的廠房堆疊和生産線搬上樓,而是一套從平面到立體生産空間轉變的科學系統的工程。
戴上安全帽,步入已經封頂的一号園區A棟一樓,寬闊的裝卸區裡整齊地并列着13個裝卸車位,6個客貨電梯井也已經建好。新橋東的貨梯配置,遠遠高于通常1.2萬-2萬平方米廠房面積配1部貨梯的一般标準。
“工業上樓”的“上”,意味着向天空要地。為了能上樓,上好樓,新橋東在空間安排、功能布局、體制機制設計上打破傳統,通過模拟仿真優化裝卸車位和電梯等基礎設施資源配置,建立配備智慧物流平台、多首層等新模式,充分利用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實作全面感覺、智能排程,達到預約、監測、管理和實時排程有機協同,形成智能化物流營運管理系統,達成整個物流體系流程最短、時間最短、效率最高的目标。
從樓梯轉上二樓,一個連通A、B棟的大縱深廠房立即展現在眼前。“整個大灣區都很難找到縱深能達到200米的廠房。”湯斌說,根據企業需求,創設“雙首層”“大小空間疊加”“高層獨門獨院”等工業上樓産品,打造樓層高、大荷載、高适用性、高使用率的高品質廠房。
緊貼着二樓廠房,是一條能并排行走兩輛貨車的寬闊走廊,連接配接了生産區、生活區和商業區。将會通過立體化交通組織,合理規劃人車分流、客貨分流,借助智能營運管理系統,提升人流、物流運作效率,讓工業上樓上得更高、上得更優。
上到四樓,就能看到屋山水庫,新橋東充分依托得天獨厚的生态資源,營造出山水城景交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城市形态,形成了“生産、生态、生活”三生融合的産城示範。
深寶實副總經理譚林華告訴記者,除地鐵站點外,新橋東項目比對人才導入需求,配置了産業宿舍、人才房、商務較高價的電梯大廈、商品房等多種居住産品,打造街區、社群、集中商業及酒店等多層次商業設施,配有幼稚園、國小、國中、高中等豐富的教育資源,集生産、研發、辦公、居住、飲食、文體娛樂等多功能于一體,生活便利、産城融合,實作一個園區就是一座城。
上下樓連結高品質發展上下遊
“巢”将築好,引鳳飛來。
“新橋東先進制造産業園重點布局工業母機、雷射與增材制造、智能機器人、精密儀器裝置四大産業叢集。”據深寶實副總經理楊偉賢介紹,項目組建了專業招商營運團隊,深入開展招商前置調研,精準描繪産業招商圖譜,創設一套以使用者需求為導向工業上樓産品标準,結合寶安區出台的專項政策,全面拓展招商管道,從産業研究、産品設計到産業政策,均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深圳市獨角獸企業培育基地(寶安區)已在園區挂牌。截至目前,已對接721家企業,其中一批企業拟進駐。
“我們公司在一号園區的A10層和11層預定了7000多平方米的廠房。”深圳光泰柯電氣有限公司總經理黃介風說,母公司創正電氣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坐落于長三角城市嘉興市。公司認為長三角在機械研發方面有優勢,但珠三角在電子方面更勝一籌,為了優勢互補,廠房一直沒落定,機緣巧合,找到新橋東先進制造産業園。
黃介風直言:“廠房設施完備,更讓人驚喜的是,在廠房裡往外看,還能看到波光粼粼的水庫,郁郁蔥蔥的山林,這在寸土寸金的深圳,實在是太難得!”他最滿意的是廠房價格比較合理。
生态環境優越,價格公道合理,使項目得到深圳市、寶安區兩級政府的重點關注和大力支援,從入園落戶、制造上樓、創新研發、産業集聚、平台建設、人才引育等方面整合形成專項政策,每平方米廠房銷售均價不超過15000元、每月租金均價不超過35元,全面降低企業生産經營成本。
據悉,新橋東項目将提供約183萬平方米生産空間、63萬平方米研發空間及豐富的産業配套及公共配套,聚合研發設計、中試成果轉化、生産制造、産品展示、總部辦公、生産配套等功能于一體,實作“上下樓就是上下遊,一棟樓就是一條鍊,産業園就是生态圈”。
合力為“黃金内灣”鑲上“金珠”
目前,新橋東先進制造産業園錨定全球标杆産業園的定位,奮力打造助力先進制造業發展的“七好”園區,為“黃金内灣”鑲上“金珠”。
走進園區展廳,其中一個巨大的螢幕正實時直播展示園區的情況。可深切地感受到,“七好”園區除區位好、政策好、環境好、規劃好、産品好,配套好外,還包括服務好。
通過畫面展示,在服務好方面,新橋東項目充分發揮寶安區和深投控資源優勢,設立一站式政務服務平台,将優質的服務資源,帶到園區企業中間,送到企業員工身邊。新橋東項目打造産業協同、綜合能源、供應鍊管理、企業管理、人才導入等全方位的專業服務平台,助力賦能企業發展;并将設立百億産業基金,實施精準滴灌,支援入駐企業發展,形成創新、創業、創投“三創結合”的營運體系。
“我們會為新橋東項目做好各項服務。”新橋街道黨工委委員陳妮說,“新橋街道原有舊廠房已不适合現代高端制造業的需求。新橋東的改造,将給當地經濟發展帶來深遠的影響,我們全力配合做好各項招商引資工作,落實好各項配套政策,支援入駐企業發展壯大。”
想企業所想,急企業所急。為堅持把支援服務企業發展時刻放在心上、落在事上,昨天,深寶實舉辦首屆新橋東先進制造産業園企業家交流活動,向參會的50餘家先進制造業企業重點推介一号園區産業、金融、人才、政務服務,打造先進制造業生态體系等内容,為全市“工業上樓”園區營運探索新模式。
“我們會全力提供集約、精準、高效的導辦、幫辦人社服務。”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審批服務處相關負責人在活動現場表示,“市民可直接通過‘5G視訊線上辦’連線人社從業人員視訊面對面互動,可享受業務線上咨詢、受理、初審一條龍服務。此外,我們會定期在新橋東開展人社專題宣講和答疑會,以轄區企業和辦事人的需求為中心,提供專業靶向服務。企業還可使用人力資源生态服務平台,進行招聘、求職、教育訓練等。”
深寶實總經理童童在交流活動中介紹說,新橋東先進制造産業園将按照我市推進新型工業化工作部署,錨定先進制造業産業核心競争力,高标準推進園區建設,同時緊緊圍繞市場需求,不斷提升營運效能,讓企業落得下、建設快、發展好,以“工業上樓”+“山海融城”雙示範雙創新,奮力打造全球标杆産業園,為深圳打造全球領先的重要的先進制造業中心貢獻力量。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理事唐傑在交流活動中寄語入駐新橋東的企業:創新不隻是技術,創新是思想和思維方式的創新。探索如同走夜路,當更多的同行者舉起手中的火把時,本不可知的夜路就會明亮起來。找到同行者需要智慧,這當然來自于分享。分享創新的知識,分享上下左右前後的技術和市場,分享創造的紅利,分享共同做大的市場,分享共同需要的人才,衆人拾柴火焰高,一起把蛋糕做大。來源:深圳特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