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納蘭明珠得知康熙想處死自己,吩咐妻子:快去彈劾我,說我要謀反

作者:史為今用

前言

在帝王這一金字招牌下,隐藏着太多看不見的秘密。納蘭明珠就是其中一個生動的注腳,一位出身名門卻深谙權謀的大臣,一步步從權力的頂峰跌落谷底,卻在最後一刻急中生智,救了自己一命。

那麼,這究竟是他的機智,還是康熙的昏庸?這一切的起因又是什麼?曆史的長河裡隐藏了太多看不見的秘密,而真相往往才是最吸引人的地方。

納蘭明珠得知康熙想處死自己,吩咐妻子:快去彈劾我,說我要謀反

他是如何步步高升的?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自此步入絕路。而此時的納蘭明珠才剛剛誕生在滿清權貴世家。他是滿洲正黃旗人,祖父是葉赫部的首領,父親官至三等伯,母親是ò庫帶的侄女。

在這樣的家世背景下,納蘭明珠受到極為良好的教育。他聰慧好學,多才多藝,讓祖父和父親對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在清朝這片新天地裡更進一步。

納蘭明珠得知康熙想處死自己,吩咐妻子:快去彈劾我,說我要謀反

果然,納蘭明珠沒有讓他們失望。他才高八鬥,很快入選内務府供事,在康熙面前做侍衛。年僅二十出頭的他就倍受康熙賞識,被派往各地考察水利。

八年之後,也就是1689年,納蘭明珠娶了英親王允禵的女兒為妻。英親王是皇太極的第八子,算起來是康熙的叔叔,納蘭明珠可以說是真正的皇親國戚了。

納蘭明珠得知康熙想處死自己,吩咐妻子:快去彈劾我,說我要謀反

一步步爬上權力頂峰

1696年,康熙25歲這一年,原本吳三桂突然叛變,納蘭明珠第一個站出來主張削藩。當時以索額圖為首的滿清老臣都極力反對,擔心激怒吳三桂造成不必要的禍端。

沒想到康熙最後同意了納蘭明珠的提議。在強大的清軍面前,吳三桂很快就敗下陣來。這一役,納蘭明珠不僅赢得了“神機妙算”的美名,更徹底坐實了權力核心的位置。

納蘭明珠得知康熙想處死自己,吩咐妻子:快去彈劾我,說我要謀反

接下來的時間裡,納蘭明珠仕途一片順風順水。他先後擔任工部尚書,管理國庫、水利、屯田、鑄錢等諸多要政。三年後又升任閣部尚書,主管吏部,可以說是真正參與到朝政的核心了。

在他四十三歲這一年,也就是1707年,納蘭明珠被封為太子太師,權力達到頂峰。可以說,從一個名門權貴子弟,到朝中第一重臣,他用了二十餘年時間才爬上了這片權力的巅峰。

納蘭明珠得知康熙想處死自己,吩咐妻子:快去彈劾我,說我要謀反

腐敗引發的慘劇

然而好景不長,權力的頂峰往往也意味着跌落的開始。在位期間,納蘭明珠不斷斂财私囊,結黨營私,打擊異己,可以說是亵渎法度,朝綱盡擾。

比如為了斂财,他收受各方饋贈,然後用官職和權力進行回報。甚至公然在朝堂之上售官賣爵,隻要用重金進行申請,沒有一個官職是他辦不到的。

納蘭明珠得知康熙想處死自己,吩咐妻子:快去彈劾我,說我要謀反

這樣的腐敗行為很快引起了康熙的警覺,他進行秘密調查,這才發現納蘭明珠私吞數額竟然堪比國庫。這樣隐秘的權力買賣不光亵渎法度,更重要的是動搖了皇權的根基,讓康熙大為光火。

于是在1724年,他決定嚴懲納蘭明珠,以儆效尤。為此,他連續召集重臣開會商讨對策,并且堅決主張将納蘭明珠處死。

納蘭明珠得知康熙想處死自己,吩咐妻子:快去彈劾我,說我要謀反

生死一線之間

然而就在商讨如火如荼之時,這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

納蘭明珠在宮中安插了眼線,是以很快就得知了這一切。妻子看到丈夫臉色大變,慌忙詢問緣由。納蘭明珠向她坦白一切,表示大限将至。妻子哀求他趕緊去認罪,希望康熙能看在多年情分上網開一面。

納蘭明珠得知康熙想處死自己,吩咐妻子:快去彈劾我,說我要謀反

但是納蘭明珠卻沒有這樣做。相反,他冷靜地分析了局勢,認為康熙的性格決不會網開一面。此時此刻,認罪是沒有用的。相反,他命妻子散布謠言,說他在密謀謀反。

第二天,朝堂上果然有許多臣子彈劾納蘭明珠謀反。康熙聽後大為震驚,直覺這是一個陷阱。如果真的處死了納蘭明珠,隻會讓索額圖這種異己力量坐大,對自己不利。

果然,數日之後,康熙宣布原諒納蘭明珠的一切過錯。不僅沒有處罰,還重新起用他擔任軍機大臣,參與朝政。

納蘭明珠得知康熙想處死自己,吩咐妻子:快去彈劾我,說我要謀反

冰雪聰明的背後

當納蘭明珠走出生死邊緣,重新得到重用時,整個朝野為之震驚。人們不禁要問,這究竟是他的機智,還是康熙的昏庸?一位A錢受賄的大臣,理應受到嚴懲,但最終卻全身而退。

看上去,這的确是納蘭明珠在生死關頭機智應變、逢兇化吉的結果。他深谙康熙的心理,抓住他多疑的特點,以退為進,成功擺脫了一死的命運。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也展現出了康熙的軟弱與優柔寡斷。一個君主如果容忍如此腐朽的奸佞在身邊為害多年,又在最後關頭網開一面,難免讓人對他的判斷力與執政能力産生質疑。

是以,納蘭明珠的冰雪聰明背後,是他對康熙性格的深刻洞察;而康熙的外強中幹,也成就了納蘭明珠這樣一位大奸臣。曆史和人性的交織往往博弈艱深,真相也遠比表面複雜得多。

納蘭明珠得知康熙想處死自己,吩咐妻子:快去彈劾我,說我要謀反

結語

回顧這個權謀滲透的故事,我們不禁要問,在如今的職場與生活中,自己又能學到什麼?

或許最重要的是,我們必須深刻反思權力的表裡不一。面對權力的誘惑,自己是否有足夠的定力和操守?同時,我們也要提高對他人與環境的洞察力。多角度分析問題,抓住關鍵,這是解決複雜困境的重要技能。

當然,生活中我們也要學會更加寬容與包容。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複雜的原因和動機,這可以幫助我們建立更加和諧的人際關系。

曆史并不遙遠,人性也保持驚人的相似。反思曆史,審視今天,這可以讓我們在這個複雜多變的世界裡,活得更加通透與接地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