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A股上市險企前11月攬收2.52萬億保費,負債端回暖、看好“開門紅”

A股上市險企前11月攬收2.52萬億保費,負債端回暖、看好“開門紅”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A股五大上市險企前11月保費收入資料于近日披露完畢,梳理來看,合計攬收保費2.52萬億元,同比增長約5.3%。壽險方面,單月保費增速“兩升三降”,但與10月相比已整體回暖。業内預計,行業此前産品切換透支的需求已明顯恢複,疊加代理人團隊的轉型成效等因素,2024年開門紅有望實作正增長。财險端,新車銷量的增長支撐單月保費上行,但非車險業務有所承壓。

壽險保費單月環比回暖

首先聚焦于壽險公司。前11月,中國人壽保費收入突破6千億元,收入6146億元,同比增長3.9%;平安壽險攬入保費4339.49億元,同比增約6.8%;太保壽險攬入保費2239.77億元,同比增幅為4.4%;新華保險則在實作1.91%的同比增幅後,保費收入達到1597.38億元。

人保壽險增速跑在上市壽險公司首位,前11月攬入保費972.67億元,同比增長9.7%。長險首年保費469.65億元,同比增約14%,主要由期交首年保費拉動,前11月保費241.65億元,同比增幅35.5%,趸交保費則有2.5%的下滑。

單月資料來看,5家上市壽險公司保費收入呈現兩增三降。人保壽險保費增長2.8%,業内預計主要得益于優化保費結構帶來的續期改善,續期業務同比增長16%。平安壽險增長2.5%,較10月同比下滑0.1%的降幅已由負轉正,明顯回暖。

其餘三家壽險公司單月保費有所下滑,中國人壽同比下跌1.2%,新華保險和太保壽險則分别有12.2、19個百分點的收縮。國泰君安證券研究員劉欣琦、謝雨晟指出,太保壽險負增較多,預計為2022年同期全力沖刺年度收官導緻單月業績高基數。

盡管國壽等三家壽險公司單月仍有所下滑,但較10月降幅均已有所收斂。“單月增速下滑預計是銀保管道報行合一導緻産品重新報備和網點重新簽約等的短暫過渡期,并且盡管監管對開門紅行為進行規範,但預計險企在平衡收官的同時仍會做好開門紅客戶的儲備和隊伍的教育訓練”,廣發證券預計道。

新車銷量增長拉動車險表現

财險方面,三家财險上市公司前11月保費整體上行,但步調不一,“老大哥”人保财險實作保費4727億元,同比增約6.8%;平安财險保費收入2736.47億元,同比增約1.4%;太保财險則實作了11.8%的保費增速,攬入1747.57億元。

單月資料中,太保财險11月保費收入同比增長12.1%,人保财險和平安财險則分别實作1.1%、0.3%的增速。

分險種來看,車險方面,11月人保财險車險保費同比增長5.4%。臨近年末,車企銷售刺激政策推動11月新車銷量同比增長27%,較10月增長14個百分點,進而傳導至行業車險表現。不過,在頭部險企響應監管“報行合一”的号召達成自律公約的背景下,業内預計車險保費增長略慢于行業。

“在監管嚴控車險費用投放态勢之下,8家頭部險企于11 月簽署《車險合規經營自律公約》,明确嚴控費用,不以規模為導向的經營方針,有望引導車險行業回歸健康競争态勢,預計車險業務綜合費用率有望步入改善期”,上海申銀萬國證券對行業綜合成本率表現做出樂觀預測。

非車險方面,人保财險單月非車險保費有所下滑,主要受意健險、農險和責任險的保費收縮的拖累。國泰君安分析,預計主要是公司為實作全年飛車盈虧平衡目标主動減少虧損業務增長,如商業性農險、部分高風險責任險;而意健險中政策性大病業務兩年承保節奏差異以及意外險新政導緻的産品切換使得單月保費下滑。

“展望2024年,财險保費收入受益剛需屬性有望穿越周期穩定增長;從綜合成本率角度看,自然災害損失回歸穩态和風險減量的持續推進有望推動賠付率逐漸優化,而費用率則受益于監管高壓态勢所帶來的競争趨緩有望下行。”廣發證券分析指出。

資負兩端共振,“開門紅”表現有望超預期

臨近年末,業内評價,各公司仍在2024年開門紅和2023年第四季度的收官工作中尋求平衡。

當下,各險企已全面推進“開門紅”進度,根據監管“不得大幅提前”預收保費要求,多險企以預錄方式銷售。從全年收官的具體表現來看,多位業内人士認為,行業此前透支的需求已明顯恢複,疊加各險企核心代理人的沉澱與産能提升,以及銀保管道“報行合一”之下的價值率提升,将助推行業實作2024年開門紅的正增長。不少券商給出“開門紅”業務進展有望改善并“優于預期”的評價,進一步,有望緩解市場對險企負債端的擔憂。

财險方面,具有較強馬太效應的上市險企,在車險保費增速與綜合成本率方面均有望延續向好趨勢。财通證券判斷,一是車險費用管理監管趨嚴,市場環境好轉,上市險企在資料、服務、品牌、管道等方面均具備明顯優勢;二是2023 年超預期自然災害頻發,預計中小險企當期盈利承壓,或将主動壓降費用投入。

資産端,政策層面,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召開有望改善經濟預期,推動資産端邊際回暖。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以進促穩”“先立後破”“适度加力”,廣發證券研究員提出,預計2024 年經濟增長目标會相對積極、擴大總需求仍是主線索、财政空間仍有一定擴張,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則進一步指出“多出有利于穩預期、穩增長、穩就業的政策”,即正向激勵的政策為主。

“資産端迎邊際改善,投資收益率假設下階段或将迎來調整”,上海申銀萬國證券研究員同時提出,“利差損風險或迎來緩解:繼調降預定利率後,預計部分險企投資收益率精算假設或将在下階段迎來下調,有望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投資壓力和利差損風險。”

“目前上市險企PEV估值處于曆史低位,充分反應市場悲觀預期”,業内預計,在“開門紅”表現超預期以及經濟複蘇對資産端改善有所利好的背景下,保險股估值有望回升。

“我們看好在宏觀經濟不斷複蘇背景下的闆塊階段性行情和長期配置價值”,信達證券研究員王舫朝分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