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本鋼闆材:經營淨現金流不斷改善,加大研發投入持續推出新産品,集團資産整合可期

作者:證券時報

本文為證券時報·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出品的【公司深度】系列之《本鋼闆材:經營淨現金流不斷改善,加大研發投入持續推出新産品,集團資産整合可期》。

報告摘要

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加強新産品研發,填補公司相關産品空白。公司近年來持續加大研發投入,2022年研發費用達0.58億元,較2018年增長8.08倍。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研發費用為0.5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4.66%。公司今年研發出超高強鋼980Mpa級冷成型熱鍍鋅淬火配分鋼、熱鍍鋅增強成形性雙相鋼DH780、高強大梁鋼BGJTM800L等新産品,填補了公司在相關領域的空白。

持續深化成本削減。公司近年專注于降低工序成本,與先進企業和行業水準進行對标,學習他們的成功經驗,并采取各種措施降低成本。公司2022年财務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分别較2018年下降62%、88.68%和27.64%。

存在資産整合預期。公司拟與本溪鋼鐵進行資産置換,将全部鋼鐵業務相關資産及負債與其礦業資産進行置換。本溪鋼鐵的主要業務包括鐵礦石開采、鐵精礦加工,并擁有大量鐵礦石資源。該交易有利于提升公司資産品質和盈利能力。

經營淨現金流持續改善。公司前三季度經營淨現金流為48.53億元,同比增長197.24%,較2022年增長2.8倍。

萬億國債利好行業發展。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發1萬億國債,并通過轉移支付方式全部安排給地方。該舉措改善了市場對于經濟環境的預期,鋼鐵闆塊作為周期性行業,在經濟景氣度向上時,往往會有較好表現。

積極推動綠色低碳發展。近年來,公司緻力于建設“AAA”級景區花園式工廠和環境友好型企業,推動了多個環保工程項目的建設,以實際行動探索“雙碳”實作路徑。

本鋼集團發行遼甯省首單科創票據,有望助力公司綜合競争力進一步提升。本鋼集團今年9月成功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遼甯省首單科創中期票據,将為公司未來的發展提供更充足的資金支援,助力公司綜合競争力進一步提升。

一、公司概況

本鋼鋼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鋼鋼材”或“公司”)成立于1997年6月27日,由本溪鋼鐵擁有的煉鋼廠、初軋廠及熱連軋廠有關經營鋼鐵闆材業務的資産及負債進行重組設立,于1998年1月15日在深交所主機闆上市。

公司主要經營鋼鐵冶煉、壓延加工、發電、煤化工、特鋼型材、鐵路、進出口貿易、科研、産品銷售等業務,引入世界先進裝備技術對鋼鐵主業實施裝備更新改造,基本建成了精品鋼材基地,形成了60多個品種、7500多個規格的産品系列,高附加值和高技術含量産品比例達到80%以上,被廣泛應用于汽車、家電、石油化工、航空航天、機械制造、能源交通、建築裝潢和金屬制品等領域,并遠銷多個國家和地區。

公司主要産品有熱軋闆、冷軋闆、鍍鋅闆、特殊鋼等系列。其中熱軋和冷軋闆是公司最重要的産品。

2022年全年實作生鐵産量1000.3萬噸,同比增産16.53萬噸;粗鋼産量1055.2萬噸,同比增産11.4萬噸;熱軋闆産量1328.74萬噸,同比增産7.05萬噸;冷軋闆産量594.8萬噸,特鋼材産量44.34萬噸。公司在2022年報中提到,2023年目标粗鋼産量為1141萬噸,同比增長8.13%。

股權結構與實控人情況: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前十大股東合計持股比例達79.51%,直接控股股東為本溪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持有公司58.65%的股份。2021年,鞍鋼本鋼完成重組,鞍鋼成為本鋼闆材的間接控股股東。

社保基金首現公司前十大股東。據公司三季度報,全國社保基金近年來首現公司前十大股東,總持股1131.38萬股,占總股本的比例為0.28%。

二、核心看點

看點一:公司經營淨現金流持續改善。

本鋼闆材10月31日釋出2023年三季報,前三季度實作營收435.03億元,同比下降9.07%;歸母淨利潤虧損12.46億元;期末總資産為466.43億元,同比增長2.91%。其中,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實作營收129.35億元,同比增長0.87%;歸母淨利潤虧損2.41億元,較去年同期虧損有所收窄。公司經營淨現金流持續改善,前三季度經營淨現金流為48.53億元,同比增長197.24%,較2022年增長2.8倍。

看點二:持續深化成本削減。

公司近年來圍繞降低工序成本持續精準對标先進企業、對标行業先進水準,學習好的做法和經驗,千方百計降成本。公司2022年财務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分别為5.95億元、1.28億元和6.63億元,分别較2018年下降62%、88.68%和27.64%。此外,在2023年的前三個季度,财務費用和管理費用也相對去年同期下降了一定比例,分别為46.38%和9.14%。這些資料表明,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果。

看點三:加大研發投入,加強新産品研發。

公司近年來持續加大研發投入,2022年研發費用達0.58億元,較2018年增長8.08倍。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研發費用為0.5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4.66%。從研發強度來看,公司近三年研發支出占營業收入比例均在3%以上,高于鋼鐵闆材類上市公司研發支出占營業收入比例均值。

今年7月,本鋼第三代超高強鋼産品——超高強鋼980Mpa級冷成型熱鍍鋅淬火配分鋼在闆材冷軋總廠三冷分廠順利下線,填補了本鋼第三代鍍鋅高強鋼領域研究空白。9月,公司完成熱鍍鋅增強成形性雙相鋼DH780的自主研發工作,為企業搶占汽車用鋼高端市場注入新動力。10月,公司成功軋制高強大梁鋼BGJTM800L,為非調質熱軋大梁鋼的最高強度等級,厚度涵蓋2.0mm一10.0mm,在實作專用車輕量化和安全性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可廣泛應用于廂式貨車、半挂車大梁等結構件。此外,公司近年還實作了2000兆帕熱沖壓成形鋼全球首發,并以此為代表逐漸建構“熱沖壓系列化特色産品”。

看點四:存在資産整合預期。

公司3月21公告,公司拟将全部鋼鐵業務相關資産及負債與本溪鋼鐵礦業資産進行置換。

6月21日,本鋼闆材釋出了重大資産置換暨關聯交易預案,公司拟與本溪鋼鐵進行資産置換,拟置入本鋼礦業100%股權,拟置出上市公司除保留資産及負債外的全部資産及負債,拟置入資産與拟置出資産的差額由一方向另一方以現金方式補足。

公開資料顯示,本鋼礦業以鐵礦石開采、鐵精礦加工為主要業務,輔以球團礦生産、冶金灰生産和炸藥生産等業務。其主要産品為鐵精礦、球團礦、冶金灰産品。本鋼礦業所在地域鐵礦石資源富集,已備案的鐵礦石保有資源量達12.71億噸,其中包括亞洲最大的單體露天鐵礦——南芬露天鐵礦,保有資源量達到10.37億噸。同時,本鋼礦業生産的鐵精礦具有高品位和低成本的優勢。本鋼礦業所采鐵礦石以磁鐵礦為主,其礦山具有礦體厚大、賦存條件好等自然禀賦,鐵礦具有低磷、低硫、可選性好等特點。

通過本次交易,公司将原有鋼鐵業務資産整體置出,同時将盈利能力較強、發展潛力較大的礦業相關業務資産注入上市公司,實作主營業務的轉型,将有利于改善公司的經營狀況,提高公司的資産品質和盈利能力。

公司間接控股股東鞍鋼集團認為,以優質礦業資産注入并置換鋼鐵資産,可徹底解決本鋼闆材與鞍鋼股份所涉鋼鐵業務同業競争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鞍鋼集團同樣擁有主營礦業的下屬企業鞍鋼礦業。公開資料顯示,鞍鋼礦業擁有9座鐵礦山、8個選礦廠、1個燒結廠、2個球團廠、2個輔料礦山,是國内掌控鐵礦石資源最多、産量規模最大、生産成本最低、技術和管理全面領先的鐵礦業龍頭企業。

本次本鋼礦業通過重大資産重組登陸A股,後續鞍鋼集團旗下的鞍鋼礦業是否也會被進一步整合到該上市平台值得市場關注。

看點五:萬億國債利好鋼鐵行業。

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發1萬億國債,并通過轉移支付方式全部安排給地方。其中,今年拟安排使用5000億元,結轉明年使用5000億元。資金将重點用于八大方面:災後恢複重建、重點防洪治理工程、自然災害應急能力提升工程、其他重點防洪工程、灌區建設改造和重點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城市排水防澇能力提升行動、重點自然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工程、東北地區和京津冀受災地區等高标準農田建設。

特别國債的下發改善了市場對于經濟環境的預期,市場預期轉好。鋼鐵闆塊作為周期性行業,在經濟景氣度向上時,往往會有較好表現。

假設特别國債的資金全部用于水利建設,将會使得水利行業用鋼迅速提升。水利建設用鋼主要包括三類:一是基礎建設用鋼:包括壩區等工程建設主要用到螺紋鋼、線材、圓鋼等建築鋼材。二是金屬結構用鋼:主要用于壩區的金屬閘門,及管内壁等,需要用到Q345等低合金中厚闆産品。三是壓力管道用鋼:絕大部分為寬厚闆,主要用于廠壩内的引水壓力管道制造、以及肋闆等輔助設施。據測算,綜合水利工程中,鋼筋的投資占工程總投資的3%一5%,裝置投資包括水閘、水泵、啟閉機、發電裝置等占總投資的10%一12%。

按照3%鋼筋投資測算,未來兩年将帶動300億元鋼筋需求規模,再考慮到線材、闆材、管材等鋼材用量,無疑将營造一個巨大的鋼材消費市場。除此之外,水利建設中間接用鋼需求也不容小觑。水利建設過程當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施工機械,包括裝吊機、挖掘機、裝載機等,将促進機械裝備業的發展,提升機械行業鋼材需求。而水利工程建設與水電工程緊密相關,水電工業同樣需要耗費螺紋鋼、型材、金屬結構鋼、壓力管道鋼等各類鋼材。

以鋼材4000元/噸計算,300億元可消化750萬噸鋼筋,分兩年計算,平均每年帶動375萬噸的建築鋼材需求,周均7.21萬噸,考慮到實際施工的季節性,可能明年施工旺季周度消耗增量超25萬噸。這僅僅是建材,考慮到水利建設中間的其他用鋼需求,預計2024年鋼材總消費增量超1000萬噸。

看點六:公司積極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環保工程項目建設有序推進。

公司近年來大力實施綠色低碳發展戰略,努力建設“AAA”級景區花園式工廠和環境友好型企業,以實際行動探索“雙碳”實作路徑。

“十一五”到“十三五”期間,本鋼全力推進技術裝備大型化、現代化和高效化,優化産品結構和工藝結構,快速淘汰落後産能,大力上馬環保項目。同時,本鋼将改善城市環境空氣品質的“藍天工程”作為綠色生态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納入環保工作。

2021年,本鋼實施了特鋼電爐更新改造、特鋼軋機改造、CCPP發電工程、220KVA變電所工程、1700mm産線完善、焦爐煙氣脫硫脫硝等重點項目為代表的新一輪大規模技術改造、超低排放改造。

2022年公司建成超低排放項目13項,涉及煉鐵出鐵場、礦槽除塵提标改造、燒結機頭脫硫脫硝改造;煉鋼二次除塵改造;焦化工序VOCs治理、機側除塵、脫硫脫硝等項目改造。污染防治設施穩定運作,2022年污染物排放總量同比降低8.6%。

2023年公司下達固定資産投資計劃15.2億元,重點實施料場環保及智能化更新、1780産線更新、冷軋總廠一冷軋主體改造和超低排放改造等項目。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标準建設,嚴把技術水準關、能源消耗關、環境保護關,關鍵技術裝備水準達到行業先進。目前,煉鋼廠5号RH精煉改造、煉鋼廠建立三次除塵系統等一批重點工程已經投産,煉鐵總廠料場環保改造、能源管控中心能源集控等項目于今年9月進入調試階段。

看點七:本鋼集團發行遼甯省首單科創票據,有望助力公司綜合競争力進一步提升。

本鋼集團于2023年9月27日成功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遼甯省首單科創中期票據,發行規模為15億元,票面利率3.5%。科創票據是指科技創新企業發行或募集資金用于科技創新領域的債務融資工具,科創票據可以提升債券市場對科技創新企業全生命周期的融資服務,以投融兩端發力來精準賦能“硬科技”和高新技術項目開發等需求,可有效拓寬企業在科技創新方面的融資管道。

本鋼集團首次在公開市場發行中期票據,彰顯出公司的科技創新實力和良好企業形象,将為公司未來的發展提供更充足的資金支援,助力公司綜合競争力進一步提升。

風險提示

1.宏觀經濟風險。國内鋼鐵行業下遊需求總體偏弱,供大于需的市場格局未發生根本性改變。國内鋼鐵布局優化調整加速,鋼鐵企業戰略重組持續推進,國内穩增長财政、金融等宏觀政策變化将對鋼鐵行業發展帶來許多不确定因素。

2.原燃料價格及供應風險。全球鐵礦石供應壟斷局面短期内難以改觀,國内鐵礦石需求對外依存度高,煤、焦等戰略資源短闆明顯,大陸鋼鐵行業“基石計劃”實施時間短,鋼鐵産業鍊供應鍊自主可控能力較弱。礦石、煤焦黑色系資源金融屬性增強,國内外遊資投機炒作頻繁。節能減排政策持續深化,上遊煤焦企業産能受限,内外部多種因素導緻原燃料價格高位波動頻繁,原燃料價格及安全保供風險增加。

3.環境保護風險。随着國家對環境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強以及“碳達峰、碳中和”的推進,環保部門持續增加對鋼鐵行業污染治理的監管力度,鋼鐵企業環保投入和運作成本升高,鋼鐵企業将面臨日益遞增的環保治理壓力。

4.重大資産重組項目中止風險。公司重大資産重組交易方案及相關合規性需進一步論證和溝通協商,不排除存在交易方案調整、中止或取消的可能。

版權聲明

本報告基于證券時報社旗下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認為可靠的、已公開的資訊獨立撰寫,但對該等資訊的準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本報告版權僅為深圳證券時報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所有。未經本公司書面許可,任何公司、機構、個人不得以翻版、複制、發表、引用或再次分發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權。

如征得本公司同意進行引用、刊發的,需在允許的範圍内使用,并注明出處為“證券時報·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節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相關責任的權力。所有本報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務标記及标記均為本公司的商标、服務标記及标記。

報告排版與編輯:吳紫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