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邊疆民族地區産業發展,都涉及到了哪些法律規制?

作者:周律鳴法
邊疆民族地區産業發展,都涉及到了哪些法律規制?

文|周律鳴法

編輯|周律鳴法

«——【·前言·】——»

邊疆民族地區是指靠近國界的民族聚集地區,由于其地理位置與大陸其他民族地區和中東部地區較為偏僻,導緻其經濟水準長時間落後于這些地區。

邊疆民族地區産業發展,都涉及到了哪些法律規制?

但是由于衆多少數民族聚居于此,長時間形成了具有少數民族特色的文化,導緻其文化、資源相較于大陸其他經濟先進的地區更有獨特性。

邊疆民族地區産業發展的法律規制的相關概念界定

邊疆民族地區産業發展,都涉及到了哪些法律規制?

産業發展的正式定義在國外文獻中較少被提及,未有明确的定義界定,多表現為産業發展變化的曆史過程。

“國内學者蘇東水在其編寫的《産業經濟學》中提出産業發展是類似于經濟發展,按照内在邏輯不斷從低級向進階演進的曆史過程,同時通過産業發展為經濟發展奠定基礎,并成為經濟發展的一部分。”
“一種廣泛适用的法律規範,涵蓋了法律原則、法律概念、法律技術規範以及法律法規等多個方面的要素,”
邊疆民族地區産業發展,都涉及到了哪些法律規制?

構成了法律的廣義範疇。一種法律規範具有嚴格的邏輯結構,是以它排除了那些缺乏規範性的法律要素,進而形成了狹義的規範。

“規制是一項特定的制度安排,旨在規範對經濟實體(特别是企業)活動的幹預和限制,以糾正和改善市場機制中的固有問題。”

邊疆民族地區産業發展法律規制的短闆與缺失

邊疆民族地區産業發展,都涉及到了哪些法律規制?

在法律與經濟學視野下,法律制度确立受到法律需求與法律供給的共同作用。對于一定的法律現象,立法機關有必要制定法律制度,稱之為法律需求。

立法者以這種需要為目的的立法,稱為立法供給。立法供給與立法需求相等為最佳狀态,也就是說立法供給符合立法需求;“當立法供給小于立法需求,即立法不足無法滿足立法需求,表現出法律制度出現漏洞。”

對于邊疆民族地區産業發展領域,做好邊疆民族産業發展立法是邊疆民族地區政府和人大是一項重要的任務,邊疆民族地區産業發展的法律規制除了有國家層面的立法,還應該展現在地區立法上,為邊疆民族地區産業發展提供法律保障。

邊疆民族地區産業發展,都涉及到了哪些法律規制?

如:延邊北韓族自治州出台了《關于支援延邊州經濟社會發展若幹措施的通知》,對其他邊疆民族地區有很大的借鑒意義。

但是從總體上看,邊疆民族地方出台的有關落實産業發展規範性檔案不多,部分地方雖然有推動産業發展方面的努力,但尚未出台地方性規範性檔案,很難适應邊疆民族地區特色産業發展任務的需要。

基于邊疆民族地區立法數量資料視角分析發現,目前邊疆民族地區産業發展相關立法供給還處于相對不飽和狀态,這不利于地方産業進步全面性與可持續性發展,使得産業發展在實踐中因缺少相關法律保障而存在系列運作違法違規問題。

邊疆民族地區産業發展,都涉及到了哪些法律規制?

在邊疆民族地區,政府的過度幹預可能導緻資源配置的不合理。由于這種影響具有長期性和累積性特征,是以,邊疆民族區域内特色産業的培育是一個長期而複雜的過程,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才能實作預期目标。

就資源利用而言,邊疆民族地區的特色産業發展對于資源的挖掘和利用有着迫切的需求,是以,地方政府和市場應該協同合作,共同推動邊疆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

在資源配置中,産業發展應當充分利用市場機制,以實作資源的合理配置。同時還要防止過度行政行為,避免因人為造成資源配置扭曲和浪費,進而産生“輸血式産業發展”問題。

邊疆民族地區産業發展,都涉及到了哪些法律規制?

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這種資源調配時,必須精準掌握度:“綠燈亮起”、“大包大攬”,這将無法展現邊疆民族地區産業發展的固有民族性特征。同時也容易造成區域内産業結構不合理、經濟增長方式粗放等問題。

在實施邊境民族地區産業發展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過度幹預資源配置的現象,這種行為已經超越了以往的“大包大攬”思維,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從法理學角度分析,法律責任須予以保證,并賦予義務。如果法律責任與義務二者無法相應,則法律義務很難完全實作。根據工作實踐分析,當今所進行的邊疆民族地區特色産業發展過程中落實法律責任的水準較低。

邊疆民族地區産業發展,都涉及到了哪些法律規制?

法律政策規範中列有許多有關國家機關所應承擔的相應義務,但是在進行邊疆民族地區産業發展工作時,有關國家機關部門所應承擔的職責是如何履行和實作的,并沒有建立一個完整的有秩序的制度。

如涉及到承擔相應的個人責任時,則更加缺乏相關監督和懲罰制度,而他們一般處罰力度要小一些。萬一有媒體将其暴露出來,當事責任人方予給予相應的懲處。是以在這裡,相關國家機關的法律責任很難制約,邊疆民族地區特色産業的發展即是形式多于成果的“過秀”。

在實際工作中,很有可能存在下級相關幹部為了實作上級下達的有關促進産業發展的目标,或者為了獲得更多促進産業發展相關的政府資金的審批,在申報促進産業發展的相關項目中弄虛作假進而達到自己的目的。

邊疆民族地區産業發展,都涉及到了哪些法律規制?

在大陸邊疆民族地區産業發展的過程層出不窮,這是大陸監察委員會需要重點關注的對象。相對于促進邊疆民族地區特色産業發展來說,由于國家的大力支援政策,下級就很有可能通過虛假的方式來獲得項目資格,而這之中很有可能存在腐敗現象。

邊疆民族地區産業發展的法律規制的完善對策

立法要在符合憲法宗旨的基礎上充分的考慮到少數民族各方面的特殊情況。延邊北韓族自治州作為邊疆民族地區,要想擺脫目前産業更新困難的現狀,實行發展特色産業是其發展的必經之路。

邊疆民族地區産業發展,都涉及到了哪些法律規制?

延邊北韓族自治州有着濃厚的北韓族特色民族習俗,展開發展具有北韓族特色的産業措施,不僅要求我們對該地區的現有特色産業發展情況深入了解,也需要對該地區特色的北韓族民族文化進行探究。

隻有将民族風俗習慣、民族産業特點、民族地域特色等融入到立法理念當中,做好産業發展的頂層設計,才能更好的發揮北韓族特色文化進而進一步促進延邊北韓族自治州産業更新。

在現存的關于促進邊疆民族地區産業發展的法律規範中,絕大部分都是政策性規範以及行政法規或者是地方性的立法規範。

邊疆民族地區産業發展,都涉及到了哪些法律規制?
比如《關于支援延邊州經濟社會發展若幹措施的通知》《關于支援延邊北韓族自治州新時代高品質發展的若幹意見》《延邊北韓族自治州産業發展規劃》等。

問題在于,專門的法律在促進邊疆民族地區産業發展方面存在缺陷,并且與高位階法律存在沖突。此外,相關條款缺乏協調性,未能規定具有民族特色的産業準入、監管和風險控制等重要問題。

本文提出了針對邊疆民族地區民族特色産業發展的三種制度設計措施。具體而言,第一種制度設計措施是對現有的規範性檔案進行整合,分類處理,并結合當地的特色民族産業發展實際情況,重點分析轄區民族産業發展存在的缺陷,并提出問題的解決方法,最終以法律形式展現出來。

邊疆民族地區産業發展,都涉及到了哪些法律規制?

這種措施可以更好地發揮管理和協調作用,推動轄區内民族特色産業的合理發展。第二種制度設計措施是關于民族特色産業發展法律制定的滞後性問題。

由于産業在實際發展過程中不斷變化,是以相關法律制定也需要随着時代變化而出台相應的實施細則,以保持法律的基本穩定性。這種措施将更好地适應轄區民族特色産業的發展動态,推動法律制度的變革,以更好地促進民族特色産業的發展。

第三種制度設計措施是對現有法律法規的補充完善。我們強調,針對特色民族産業發展中的不同主體,可以根據領域進行劃分,在法律層面上明确規定各主體的權利和義務以及分工。

邊疆民族地區産業發展,都涉及到了哪些法律規制?

這種措施将更好地協調各方面的合作,促進民族特色産業的發展,同時促進各方面之間的良性互動。

監督管理是産業調控中的關鍵一環。建立一套完備的民族特色産業發展的監督機制事關邊疆民族地區特色産業的可持續發展,同時也很大程度上遏制了産業發展落後降級的風險。

健全邊疆民族地區特色産業發展的權力監督機制首先要有科學的監管機制。一般來說邊疆民族地區的産業投資比較大,周期長,銷售管道不暢,很多人不願介入,一種科學、系統的機制有利于消除部分投資群衆的擔憂。

邊疆民族地區産業發展,都涉及到了哪些法律規制?

需要有一套嚴格、完善的準入機制。邊疆民族地區的産業項目具有其民族特殊性,對不同地區要有差別性的準入機制,保持民族特色産業的活力。

深化司法體制改革,保障司法公正,主要是從四項基礎性改革入手,一是司法人員分類管理制度的改革,二是司法責任制的改革,三是司法人員職業保障制度的改革,四是省級以下地方法院、檢察院統一管理人财物的改革。

這四項改革彼此銜接,互為表裡,共同組成推動邊疆民族地區特色民族産業發展有關的司法制度變革的主體部分,并且将初步在體制上解決影響司法公正和制約司法能力提升的相關問題。

邊疆民族地區産業發展,都涉及到了哪些法律規制?

但是也要重視邊疆民族地區的民族特色,充分發揮少數民族司法從業人員對推進與邊疆民族地區特色民族産業發展有關的司法制度變革的關鍵性作用。

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既是法治建設的具體表現,也是保障社會公平和正義的一項重要措施。

推進邊疆民族地區特色民族産業發展,必須嚴格執法。

邊疆民族地區産業發展,都涉及到了哪些法律規制?

嚴格的執法需要不折不扣地執行法律而非選擇性執法;規範執法需要按照程式進行,而不是任意進行;公正執法需要客觀中立,公正而不偏私;文明執法需要尊重當事人權利而非粗暴執法。

結語

“大陸邊疆民族地區雖然擁有極為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人文曆史文化資源,但由于地理位置偏僻、曆史上經濟基礎差、與内地協同發展不夠等原因經濟發展水準仍較落後。”
邊疆民族地區産業發展,都涉及到了哪些法律規制?

随着大陸“一帶一路”的開展,邊疆民族地區應建立完備的民族經濟法體制進而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法治發展,以特色的民族法為引導進而充分運用國家政策支援、實作産業轉型更新、推進創新驅動發展和生态友好發展、抓住“一帶一路”發展契機,實作開放式高品質發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