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給兩個孩子測了下智商, 大跌眼鏡:學啥都慢半拍的老二居然有140

作者:雲龍老師心理坊

前不久,我家孩子的心理學老師,給班上幾個學生做了智商測試。結果讓我有點震驚——

  • 我家老二的智商高達140多;
  • 老大的智商,卻隻有120多。

問題是,長久以來,我對這倆娃的感覺,一直都是相反的。我一直認為,老大遠遠要比老二聰明。

我給兩個孩子測了下智商, 大跌眼鏡:學啥都慢半拍的老二居然有140

别的不說吧,“智商指數略低”的老大,從小到大都是學校數學競賽隊的選手,其他科目也都能輕松掌握。國小的時候,他就能把電腦、列印機……拆零碎了以後再重新安裝起來。

反而是“智商超高”的老二,學東西一直慢半拍,口頭禅就是“我學不會”。到目前為止,在學校上的還是數學普通班,根本沒有展示出一點所謂“天才”的迹象。

可是,智商高的人,難道不應該是做什麼都超級容易嗎?為啥還會有我女兒這樣的“數學困難戶”呢?

我百思不得其解,直到讀了哈佛大學教育學院兩位教授的著作《成為黑馬:在個性化時代獲得成功的最佳方案》。

我給兩個孩子測了下智商, 大跌眼鏡:學啥都慢半拍的老二居然有140

一、智商指數,一個片面的“騙局”

在《黑馬》一書中,兩位哈佛教授對教育界長期以來奉為圭臬的“智商指數”提出了質疑。他們認為,智商指數是标準化社會的産物,不應該作為衡量人才能力的标尺。

比如今市面上最常見的針對兒童的智商測試——“韋克斯勒學齡前和國小智力量表第四版”(縮寫為WPPSI-IV)為例。在一次測試中,兩個來自馬薩諸塞州的男孩在測試項目中所展現的各項能力,如下圖所示——

我給兩個孩子測了下智商, 大跌眼鏡:學啥都慢半拍的老二居然有140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光看圖表的話,請你判斷一下:哪個男孩更聰明呢?

科學家把像圖1這樣彎彎曲曲的圖案稱為“鋸齒狀模式”。

我們來看兩個男孩的智商鋸齒狀模式圖——

男孩A在智力的4個次元(組塊設計、符号搜尋、相似性比較和拼圖能力),比另一個男孩表現要好得多;

我給兩個孩子測了下智商, 大跌眼鏡:學啥都慢半拍的老二居然有140

但另一個男孩B在另外的3個次元(圖檔概念、圖檔取消和圖檔記憶)上,表現得更好。

我給兩個孩子測了下智商, 大跌眼鏡:學啥都慢半拍的老二居然有140

是以,你可能會覺得,這兩個男孩的智商分數應當非常接近。

但你錯了。

經過一系列複雜的計算,男孩A的智商得分是117,其對應的百分位是85%,也就是說,隻有15%的人智商比他高;

而另一個男孩B的智商是98,對應百分位是45%,也就是說,有55%的人,智商都比他高。

是以,根據标準化思維,男孩A聰明,另一個男孩B則低于平均水準,有點笨。

這樣一解釋,你是不是有點明白了?

如今的标準化智商測試,實際上存在一個重大的缺陷——它試圖在用一個最簡單的數值,來為擁有不同天賦的人打分,用來判斷人們綜合能力的高低。

這就好比你把會造汽車的小明,和會程式設計式的小強放在一起做比較,然後得出結論說小強就是比小明聰明,小強才是真正的人才……問題是,你如果讓會程式設計式的小強去造汽車,他很有可能一個輪子都造不出來。

我給兩個孩子測了下智商, 大跌眼鏡:學啥都慢半拍的老二居然有140

電影《萬神殿》截圖

二、“标準化智商測試”為什麼流行?

既然标準化智商測試并不能客觀公正地反映一個人的真實能力,為什麼它還流行了那麼多年呢?

哈佛教授指出,那是因為——

我們身邊最重要的機會制度——教育體制,其實是在強制實施一種“人才的配額制度”。

在高等教育中,隻有極少數的學生能夠進入精英大學——

普林斯頓大學每年招收大約1300名學生;耶魯大學也是一樣。

麻省理工和哥倫比亞大學每年錄取大約1400名學生。

哈佛和布朗大學每年招生人數約為1600,斯坦福大學招生僅為2000多一點……

而美國人口盡管不多,也足有3.3億,更别提世界上還有其他那麼多國家。

總之,優質的教育資源永遠是稀缺的。特别是在20世紀初,随着申請人數迅速增加,大學因為基礎設施的限制,都對自己的招生名額進行了嚴格限制。

這個名額限制不會按照考生的素質進行任何調整,有多少考生具有天賦并不重要。

我給兩個孩子測了下智商, 大跌眼鏡:學啥都慢半拍的老二居然有140

電影《萬神殿》截圖

令人郁悶的是,除了大學錄取,在教育系統的其他部分,優質資源同樣緊缺。比如:頂尖幼稚園、重點國小、名牌中學、資優生培養項目……

是以,“人才難得”不是真的——比如,每年有資格進入哈佛大學的學生,數量遠遠超過哈佛的實際錄取人數——事實是,标準化制度的限制,導緻了人才難得。

然而,不會有任何一所學校會告訴你說:我的錄取就是瞎搞搞的,抽簽都比我的判斷靠譜……他們既要“維持配額”,又要顯示自己的“公平和科學”。是以,應該怎麼辦呢?

編造一個“看上去很靠譜”的理由——“智商指數”就是其中一個看似靠譜的理由。反正也沒幾個人能真正看懂。

我給兩個孩子測了下智商, 大跌眼鏡:學啥都慢半拍的老二居然有140

電影《萬神殿》截圖

三、“智商指數”為什麼讓人感覺如此靠譜?

既然“智商指數”存在偏差,那麼為什麼它看上去會如此靠譜?

畢竟,的确有大量研究發現,許多精英人士都具有高智商。而名校學生的智商資料,也通常高于一般人群。

這是因為——

首先,“智商指數”盡管有偏差,但它還是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展現出一個人的綜合認知能力。

比如,智商80的人,相比智商150的人,他在認知上肯定有“長闆”,但是他的“短闆”可能會比較多。

其次,現有教育體系所設計的标準化考試,其内容本身就容易讓“高智商人群”得到高分。

簡單地舉兩個例子:一位汽車維修高手,他參加聯考的話,分數可能一塌糊塗;而即便像馬雲這樣的商界奇才,聯考數學也隻得了20來分。

第三,多年以來,優質的教育資源和社會機會一直向着“高智商指數”的人群傾斜。

是以天長日久,“高智商指數”的人群所積累下來的優勢也會慢慢增加,最終成為不可逾越的鴻溝。

最後,也是最可怕的一點

當你通過智商測試或者各種類型的标準化考試,判定自己是“一個不夠聰明的人”的時候,你可能會給自己所有的失敗都找到了借口,也很可能會放棄本應該付出的一切努力。

我給兩個孩子測了下智商, 大跌眼鏡:學啥都慢半拍的老二居然有140

電影《萬神殿》截圖

四、決定你成就的,

是你智力次元中的“長闆”

那麼,了解了智商的奧秘以後,我們當家長的,能夠獲得什麼啟發呢?

首先,如果我生了一個在智商測試中得分沒那麼高的孩子,或者說考試成績沒那麼好的孩子,其實也沒有關系。

因為“智力的鋸齒模式”所反映出的是:一個人的素質是由多個次元的數值構成的,但是這些次元之間的相關性很低——

你掌握的詞彙量很大,并不意味你就擅長寫作;

你擅長三角學,并不意味着你就擅長微積分;

你擅長記住别人的名字,并不意味着你就擅長回憶出音樂旋律……

而一個人的終身成就,是由智力次元的“最長闆”所決定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說到人類成就的“最極緻”,諾貝爾獎。大多數人都會認為,能夠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智商一定需要達到“高山仰止”的水準,比如190?并不是。

研究發現,諾貝爾獎獲得者中,智商僅有120的科學家,也大有人在。

而要想實作人類生活中的絕大部分成就,你根本不需要像科學家一樣聰明……平均值以上,也就夠了。

我給兩個孩子測了下智商, 大跌眼鏡:學啥都慢半拍的老二居然有140

電影《萬神殿》截圖

五、“黑馬心态”和“卓越之境”

如果大多數人的智力次元中都有“長闆”值得挖掘。那麼那些“智商普通”/“不符合傳統優秀标準”的人(所謂黑馬人物),他們獲得成功的秘訣,又是什麼呢?

答案是:心态。

哈佛教授總結了稱之為“黑馬心态”的四種心态,包括了解自己、積極選擇、忽略長遠目标,努力實作短期目标。

所謂選擇,就是在充分了解自己的長闆和短闆的基礎上,選擇适合自己的領域去奮鬥——比如,學數學費力就不要去硬拼奧數了。

而“忽略長遠目标,努力實作短期目标”,可以用名為“卓越之境”的一張圖來說明(這不僅僅是一個思想實驗,而是一個被數學家稱為“全局優化問題”global optimization problem的案例。

我給兩個孩子測了下智商, 大跌眼鏡:學啥都慢半拍的老二居然有140

想象一下,山峰和山谷的景色,一直延伸到我們目所能及的地方。你的任務就是爬到最高峰。但是你沒有地圖,也隻能看到自己附近的斜坡……那麼,如何才能找到一條有望成功的攀登路線呢?

數學家有一個術語可以用來形容黑馬人物為了達到卓越而采用的政策:梯度上升(gradient ascent)。

首先,環顧四周,确定哪個斜坡最陡。你朝最陡斜坡的方向爬了一會兒,然後停下來,環顧四周,再看看是否有更有利的攀登方向,能否找到一個更陡的坡。

通過一次又一次重複這個過程,你會爬得越來越高,直到最終達到頂峰。

雖然這可能不是最快的途徑,但它最終會可靠地把你帶到巅峰地帶。

我給兩個孩子測了下智商, 大跌眼鏡:學啥都慢半拍的老二居然有140

“卓越之峰”讓我們明白,為什麼黑馬心态,要比強調“了解目标、努力工作、堅持到底”的标準化公式更有可能引導你走向成功。

因為每個人的人生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地形。你可以看到的山谷和山峰與其他人完全不同。這就意味着,沒有一條通向卓越的通用道路。

梯度上升說明了短期目标和長遠人生目标的差別。當選擇向一個方向前進的時候,你相當于正在為自己設定一個短期奮鬥的目标。你不會直接去攀登峰頂……因為除非你已經很接近峰頂,否則你根本不知道它在哪裡,也根本不知道到達頂峰的最佳路線是哪一條。

但是如果你依賴于情境決策,即當追求短期目标,同時在遇到一個更好的行動政策或者選擇機會的時候,保持改變目标的靈活性,那你就會越爬越高。

與此同時,你會在攀登的過程中,因為不斷地實作着“小目标”,而不斷獲得滿足感而非挫敗感。要知道,“滿足感”是人類獲得自驅力最大的來源。

而教育孩子,道理也是一樣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