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街藝的魅力!申城“街頭歌王”羅小羅音樂會預約名額3分鐘搶完

作者:縱相新聞

東方網·縱相新聞 陳麗娜

你在靜安公園廣場前為他駐足過嗎?或是刷短視訊時被他清澈的歌聲與團團圍坐的觀衆所打動?

街藝的魅力!申城“街頭歌王”羅小羅音樂會預約名額3分鐘搶完

圖說:羅小羅演出現場。陳麗娜 攝影

昨天(12月17日),上海街頭藝人“羅小羅和他的朋友們·專場音樂會”在靜安區文化館舉行。雖然當天寒潮來襲,但場内坐無缺席,從業人員還增加了不少座位。

阿姨爺叔也搶票,音樂會預約名額3分鐘搶完

4年前,愛好音樂的“80後”音樂人羅小羅考取了上海街頭藝人演出證。此後在上海街頭持證上崗,公開演出。

他和夥伴常駐靜安公園前的廣場,在上海市民中頗有人氣,被稱作申城“街頭歌王”。呂方的《朋友别哭》、黃莺莺的《哭砂》、邰正宵的《心要讓你聽見》……一首首經典老歌都是他的拿手曲目。他的網絡賬号“愛唱歌的羅小羅”目前粉絲數也120萬,不少網友留言要專程去街頭聽他唱歌。

街藝的魅力!申城“街頭歌王”羅小羅音樂會預約名額3分鐘搶完

圖說:觀衆向記者展示預約兌換的入場券。陳麗娜 攝

音樂會現場,觀衆随着歌曲節奏揮舞星光棒,其中不少是上了年紀的阿姨爺叔。上海市民張女士告訴東方網·縱相新聞,她在“靜安區文化館”微信公衆号上搶到了票,“演出是免費的,開票3分鐘以後粉絲群裡就有人說沒有預約名額了,我當時為搶票特意定了鬧鐘。”

街藝的魅力!申城“街頭歌王”羅小羅音樂會預約名額3分鐘搶完

圖說:張女士告訴記者,羅小羅音樂會門票網絡預約開始3分鐘後就沒有了。 圖源:張女士

“因為有了小羅的歌聲,我的退休生活變得更豐富了。”張女士有時間就會按照羅小羅街頭演出的時間表去聽他現場唱歌,“街頭氛圍好,南京西路上車來車往,但觀衆圍成一圈安靜地聽小羅唱歌。他的歌聲像是喧嚣中的心靈安放處,那一刻感到生活在上海真的很幸福。”她還提醒大家一定要提前去,“去得晚了‘裡六層,外六層’全是人,擠都擠不進去。”

張女士的兒子和羅小羅一樣大,兒子得知今天她來聽音樂會後,讓張女士發幾段現場視訊給他,“等有時間我帶他一起去看小羅的街頭演出,讓他也感受一下。”

為什麼喜歡羅小羅?對于記者的提問,張女士和羅小羅的粉絲們七嘴八舌,但他們最終總結了兩點:歌唱得好,人也好。

街藝的魅力!申城“街頭歌王”羅小羅音樂會預約名額3分鐘搶完

圖說:音樂會結束後,觀衆登台與羅小羅合影。 圖源:主辦方

“他的歌聲清澈動聽,唱到我們心裡。而且為人沒有架子,不擺譜。”張女士說她之前參加的幾場街頭演出中,小羅對于觀衆們的點歌有求必應,合影也來者不拒。這次演出結束後不少觀衆上台與羅小羅合影,他也都一一滿足要求,很有耐心,“有的老人用不來手機,小羅還幫他操作。”

老歌喚醒塵封的回憶,街藝成為城市風景

唱足2個小時,結束了與觀衆的合影後,羅小羅接受了東方網·縱相新聞的采訪。他告訴記者這是第一次在上海以這樣的形式開展演出,“昨晚我布置音響裝置、排線一直到淩晨三四點,今天的表演我也有些忐忑。聚光燈照着我,黑壓壓的觀衆席,我也看也不清大家的反應,希望能讓大家滿意。”

老歌的旋律一響起,那些塵封的記憶仿佛又重新鮮活起來。羅小羅也注意到不少觀衆是上了年紀的中老年人,“老歌伴随了他們的青春,但現在唱的人不多了。我唱的這些歌可能勾起了他們年輕時的回憶與情懷。”

街藝的魅力!申城“街頭歌王”羅小羅音樂會預約名額3分鐘搶完

圖源:主辦方

街頭演出令更多的人認識了羅小羅。他坦言如果隻是隔着螢幕,做網絡直播唱相同的歌,或許不會得到這麼多的關注,“街頭演出每個人都能參與,沒有門檻,但也考驗每個表演者。喜歡的人會駐足停留,不喜歡的人直接路過,我也能更加直覺從觀衆的神态、表情上了解他們的感受。”

“街頭演出比較親民,我們和觀衆是平起平坐的。觀衆可以現場點歌、互動,有很強的參與感。在舞台上表演,可能就有一些高高在上的感覺。”羅小羅談起有從外地、國外來的觀衆專門到街頭看他的演出,也有頭發花白的八十多歲老奶奶來看音樂會,“非常不可思議,音樂的力量真的很大。”

街藝的魅力!申城“街頭歌王”羅小羅音樂會預約名額3分鐘搶完

圖說:羅小羅在靜安公園廣場演出。 圖源:“愛唱歌的羅小羅”視訊截圖

羅小羅認為,上海不缺少懂得欣賞街頭藝術的群眾,規範的管理措施為街頭藝術帶來了優越的演出環境。他說自己很享受現在的狀态,“我做街頭藝人并不是為了謀生,而是分享美好的音樂和情感。”當天與其一同登台演出的小提琴手又又(化名)告訴東方網·縱相新聞,她此前也獲得了上海街頭藝人演出證,但沒有堅持下來,“夏天太熱,冬天又冷,我很佩服小羅能堅持到現在。”

此次羅小羅專場音樂會由上海市演出行業協會與靜安區文旅局共同主辦。上海市演出行業協會總召集人韋芝告訴東方網·縱相新聞,2014年,上海街藝在靜安邁出“破冰之旅”第一步,多年來的發展離不開靜安的支援。街頭藝人已經成為上海城市形象的名片之一,是上海多元城市文化的精彩寫照與軟實力的展現。

2014年10月,上海頒發首批街頭藝人上崗證,8位持證上崗的街頭藝人在靜安嘉裡中心附近街頭試演。由此,上海街頭藝人成為了“正規軍”,持證人數也從最初的8人擴充到了如今的300多人。

明年是上海開展街頭藝人“持證上崗”制度的第十年。韋芝介紹,街藝高品質發展離不開一支能“上”(舞台)能“下”(基層),能“進”(商圈和室内)能“出”(露天街演)的街頭藝人隊伍,“羅小羅是就是其中一位代表,他被大家稱為‘街頭歌王’,還有市民希望他能作為老百姓喜愛的歌手上春晚演出。我們希望有越來越多優秀的街頭藝人為城市增添溫暖,為市民帶來快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