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年末要理财?注意這三大新動向

作者:金融時報

臨近年末,銀行理财出現一些新動向。

一是多家銀行理财公司宣布對旗下部分産品實行階段性費率優惠,部分産品調降後的管理費率甚至不足0.1%。二是近期銀行理财産品出現了密集下調業績比較基準的現象,下調的幅度從10個基點到85個基點不等。三是面對淨值化背景下理财市場和産品的不斷變動與更新,财富管理和規劃的金融服務将成為銀行機構和理财公司重要的布局方向。

多款理财産品費率出現調降

12月8日,興銀理财釋出關于多款理财産品實施階段性費率優惠的公告,主要涉及定開類産品。調降後,上述産品的投資管理費率均在0.1%以内。例如,2023年12月13日起至2025年2月11日,興銀理财興承恒享衆盈十四月定期開放4号固收類理财産品管理費率從0.40%降至0.07%。

12月5日,華夏理财釋出公告表示,拟對華夏理财現金管理類理财産品8号開展費率優惠,優惠的費率種類為固定管理費率、A份額銷售手續費率,優惠後費率均為0.05%/年,優惠期間自12月7日(含)起。

普益标準研究員董丹濃接受《金融時報》記者采訪時分析認為,理财公司調降産品費率意在宣傳機構将陪伴投資者、讓利投資者的理念,此種營銷方法有助于穩定存量客戶和吸引新客戶。與公募基金等資管行業其他産品相比,目前理财産品費率已處于較低水準,且降費主要針對新發或特定産品,大規模調降費率的可能性不大。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銀行理财降費舉措頗具創新性。今年5月,招銀理财在發行一款權益類理财産品時提出,當産品累計淨值低于1元時,将暫停收取固定投資管理費,直至産品累計淨值高于1元後恢複收取,對理财産品管理費結構設計進行了創新。

“将産品費率和産品表現挂鈎,是銀行理财公司的一次有益嘗試。”董丹濃認為,理财市場在經曆“贖回潮”“破淨潮”後,居民投資趨于保守,理财公司加大費率優惠力度是應對理财業務激烈的市場競争環境做出的一種階段性展業政策。但長期來看,理财公司仍應持續提升自身投研能力和投資政策,建構行之有效的全方位研究體系,強化淨值波動管理,及時研判宏觀經濟及金融市場趨勢,提升大類資産配置能力。

多款理财産品密集下調業績基準

近期,銀行理财産品出現了密集下調業績比較基準的現象,下調的幅度從10個基點到85個基點不等。

例如,12月11日,平安理财釋出公告稱,因市場變化,拟調整旗下“平安理财新卓越穩健一年定開14号”固收類理财産品的業績比較基準。具體來看,該産品A、B份額調整後的業績比較基準分别為年化 3.40%-5.10%、年化3.30%-5.00%。該次業績比較基準調整将于 2023年12月20日生效。

進入12月份以來,理财公司下調産品業績比較基準的現象變得較為密集。除平安理财之外,華夏理财、廣銀理财、民生理财、光大理财、青銀理财等皆釋出過調整産品業績比較基準的公告。涉及的産品類型主要是固收類産品。

“監管層對于業績基準展示的要求不斷提高,此番下調業績比較基準可以說是理财公司順應監管要求,規範業績比較基準展示的展現。”董丹濃表示。

另一個重要原因則是,今年以來,債市收益率呈震蕩下行趨勢,一定程度上會影響産品的收益表現,理财公司選擇通過調降業績基準以貼合産品實際業績表現,降低投資者對投資回報的預期。“此次業績基準下調産品多為固收類産品,其産品配置較多為債券類資産,收益表現與債市表現密切相關。”董丹濃表示。

受訪專家認為,對投資者而言,銀行理财産品淨值化後,“贖回潮”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内将以一種常态化的形式存在。是以,投資者應正确認識産品風險收益特征與自身風險承受能力,規避市場轉弱時因心理落差較大而産生的非理性贖回行為,避免産生不必要的損失。

根據普益标準的最新資料,截至12月初,在售封閉式理财産品的平均業績比較基準為3.39%,在售開放式理财産品的業績比較基準為3.37%,均較10月中旬下降5個基點。

财富管理和規劃金融服務受熱捧

近日,在郵儲銀行廈門思明區支行的“郵愛驿站”裡,一場以“2024美好生活季”為主題的個人養老金公益宣講活動正在舉辦。郵儲銀行的理财經理正在為前來參加活動的市民普及個人養老金的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同時,理财經理還向市民們介紹郵儲銀行“U享未來”的養老投資建議。據悉,該行可為投資者提供包括養老保險、養老基金、養老理财、養老存款等在内的養老産品體系,并提供專業的個人養老金投資建議。

可以看到,年末通常是銀行新一年“開門紅”工作的準備期,各家銀行分支機構和網點紛紛開啟形式多樣的營銷和宣傳活動,搶占市場佔有率,擴大網點影響力。

“面對繁雜的金融産品,我不知道該怎麼選擇,又怕買錯了。”成都市民黃女士的擔憂具有一定代表性。“是以,财富管理宣教服務在這個淨值化時代顯得尤為重要。”郵儲銀行龍泉驿區支行理财經理告訴記者,今年以來,該行着力于财富管理宣教服務和資産配置優化服務,成功幫助不少投資者提升财富管理能力,得到了客戶的認可和贊揚。

據了解,根據黃女士的家庭年收入和支出情況,郵儲銀行龍泉驿區支行為其量身定制了一套财富管理方案,将現有的定期存款重新規劃,以擷取更高的收益,并根據其家庭風險承受能力,為其比對了合适的保險産品,幫助其實作家庭财富的長期穩定增值。

“專業金融機構在财富管理方面具有突出的優勢。未來,銀行機構應繼續深化财富管理和規劃服務,幫助更多投資者提高金融素養和财富管理能力。”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

展望後續理财市場,興業研究公司銀行業進階研究員呂爽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若未來市場行情不出現明顯趨勢性變化,預計銀行理财或繼續作為承接存款的“蓄水池”。銀行理财整體規模或以季度波動式小幅上行,規模平均增速可參考債券市場規模增速。在産品結構上,預計仍以現金管理類及固收類為主的産品進行比對。

“預計銀行将繼續豐富産品配置類别,提升财富管理業務模式以提高中收,未來或争取基金投顧業務在銀行機構開展。目前地方中小銀行理财子公司牌照申請節奏放緩,可增加代銷業務以提升中收來源。”呂爽表示。

年末要理财?注意這三大新動向
來源:金融時報用戶端記者:趙萌編輯:俞思晴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