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記者舉報洗浴中心涉黃,受理人員疑為保護傘,省廳線上回應

作者:華夏哔哔機

東北的洗浴文化,一向以豪爽奔放的特點,成為網友們津津樂道的談資。

但最近火爆全網的盛湯水彙洗浴中心,卻坐落在江蘇省淮安市,以另一種方式呈現了别樣的“奔放”。

記者舉報洗浴中心涉黃,受理人員疑為保護傘,省廳線上回應

近日,盛湯水彙洗浴中心正在進行打折促銷活動,原價58元的門票降價到16元,實惠的價格很快吸引了一位記者的光顧。

記者舉報洗浴中心涉黃,受理人員疑為保護傘,省廳線上回應

進店以後,熱情的服務人員就向記者介紹了豐富的“保健”項目。

足療、采耳、按摩應有盡有。

彼時記者想起自己常聽說這家洗浴中心提供“顔色”服務,于是當即就決定加個班,把享受生活變成了實地暗訪。

于是記者洗完澡後前往了樓上的按摩區包廂,青春靓麗的女技師随即到場,爆出了前台看闆上不曾寫明的内部價格。

記者舉報洗浴中心涉黃,受理人員疑為保護傘,省廳線上回應

“所有的服務都做到位隻需要519元,同時呢,為了避免消費太高引人懷疑,要分兩筆支付,319元給店裡,200塊直接轉給我。”

記者舉報洗浴中心涉黃,受理人員疑為保護傘,省廳線上回應

記者心中暗歎,服務果然很貼心,連做假賬糊弄家人的辦法都替顧客想好了,說不定還能找機關報個銷呢。

記者舉報洗浴中心涉黃,受理人員疑為保護傘,省廳線上回應

于是記者留下證據後便悄悄撥打了110,舉報該洗浴中心的違法行為。

原以為是一場卧薪嘗膽的掃黃行動,會迎來大快人心的結局,可記者報警後過了二十多分鐘,兩個民警才晃晃悠悠的來到現場,記者立即察覺出了不對勁。

記者舉報洗浴中心涉黃,受理人員疑為保護傘,省廳線上回應

記者并沒有暴露報警人的身份,而是觀察兩個民警的行動,他們的出現不僅沒讓洗浴中心的人驚慌失措的,兩方還親切友好的會談了一會兒。

在此期間,

女技師還催促記者,

快點回包房享受服務!

記者舉報洗浴中心涉黃,受理人員疑為保護傘,省廳線上回應

看到“阿Sir”還站在大堂,服務員以為記者害怕被抓,還出言安慰道:“派出所沒得事,有通知有通知,今天肯定通知了,真有事的話也不會來兩個人,一個輔警一個正式警。”

記者舉報洗浴中心涉黃,受理人員疑為保護傘,省廳線上回應

短短5分鐘後,

兩位“叔叔”便離開了洗浴中心。

記者舉報洗浴中心涉黃,受理人員疑為保護傘,省廳線上回應

此時記者似乎明白了什麼,但他還是繼續撥打的警方電話,詢問排查進展。

想着對方必定會說點冠冕堂皇的話敷衍一番,記者也做好了與其周旋的準備。

記者舉報洗浴中心涉黃,受理人員疑為保護傘,省廳線上回應

沒想到警方也不按套路出牌。

當記者表示想要警方給出調查結果的答複時,對方卻說“為什麼要給你一個答複呢?我們做任何事情還要向你們報警人做交代?”

沒有拐彎抹角,反而态度豪橫,直接把積極備戰的記者給整不會了。

記者舉報洗浴中心涉黃,受理人員疑為保護傘,省廳線上回應

随後記者詢問辦公電話号碼,想要自己問詢案件進展,然而對方隻一句“沒有”就不耐煩的挂斷了。

記者舉報洗浴中心涉黃,受理人員疑為保護傘,省廳線上回應

面對這樣的辦案态度,記者直接在網絡上曝光自己的暗訪視訊,以及通話錄音。

很快,事件在各大平台引起了熱議,順利登頂熱搜榜。

網友們對待這種“不作為”的做派一向是義憤填膺的,更是給幾個民警扣上了“保護傘”的帽子。

記者舉報洗浴中心涉黃,受理人員疑為保護傘,省廳線上回應

随着輿論的發酵,江蘇省公安廳副廳長譚永生迅速出面,做出回應。

譚副廳長表示,省公安廳高度重視涉黃違法犯罪的打擊整治工作,近年來開展了一系列的整治行動,也有一定的成效。

記者舉報洗浴中心涉黃,受理人員疑為保護傘,省廳線上回應

但涉黃違法犯罪具有長期性,隐蔽性,頑固性的特點,稍有放松就會反彈。

是以這起案件,就反映出了整治工作的漏洞和薄弱環節,譚副廳長提出3點問題:

一是日常監督工作的不到位;

二是出警民警檢查草率;

三是舉報回執不夠文明規範。

這三點都是省公安廳治安總隊,和督查總隊需要嚴查的問題,堅決問責失職、渎職、監管不力和保護傘行為,堅持鏟除涉黃違法犯罪滋生的土壤。

記者舉報洗浴中心涉黃,受理人員疑為保護傘,省廳線上回應

大部分網友們對譚副廳長的回應都表達了肯定和支援,更是化身監督員時刻關注着案件進展和處理結果。

但俗話說,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更何況是網絡這個匿名的林子,掃黃的槍聲一響,自然能炸出來不少害鳥。

評論區裡有不少人都在為洗浴中心鳴不平,覺得“記者是不是太閑了沒新聞可播了嗎?”

記者舉報洗浴中心涉黃,受理人員疑為保護傘,省廳線上回應

甚至覺得洗浴中心是在拯救那些娶不上媳婦的人,“沒有這樣的洗浴中心,社會會怎麼樣?”

記者舉報洗浴中心涉黃,受理人員疑為保護傘,省廳線上回應

會怎麼樣?會讓家裡的媳婦和老媽都少操點心,讓家裡的孩子少為你們感到丢臉呗。

網絡雖然是匿名的地方,可以肆無忌憚的發表言論,但如今大資料的時代,身邊的親朋好友互相推送,總有人知道你的賬号吧。

難道網絡上已經沒有你在乎的人了嗎?這種評論讓身邊的人看到,不嫌丢人嗎?

記者舉報洗浴中心涉黃,受理人員疑為保護傘,省廳線上回應

請網警看過來,建議嚴查這幾個賬号,他們要麼是“顔色”服務的常客,要麼是行走的50萬,畢竟但凡有親有友的國人,都不至于這麼大言不慚。

此次事件還在持續發酵中,也希望江蘇省公安廳能夠履行對大衆的承諾,嚴肅處理,這次的“答複”,相信全國人民都有資格聽一聽。

#文章首發挑戰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