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70年代的“漢字二次簡化”,雖然失敗,但很多人的姓氏由此改變

作者:古軒說史
70年代的“漢字二次簡化”,雖然失敗,但很多人的姓氏由此改變
70年代的“漢字二次簡化”,雖然失敗,但很多人的姓氏由此改變

文 | 古軒說史

編輯 | 古軒說史

晚清時期,列強登場,人民生活陷入苦戲模式。[浮雲]

一些愛國者開始思考:為啥我們總是落後?

一些人一拍腦袋,認為是舊文化和封建思想太土了,繁體字更是當時的“時髦包袱”。

中國的漢字自誕生以來一直在進行着演變,“減法”一直貫穿其發展曆程。

在20世紀,為了提高漢字的書寫和普及效率,進行了幾次“簡化”。

70年代的“漢字二次簡化”,雖然失敗,但很多人的姓氏由此改變
但是70年代的第二次簡體字改革卻是一場搞笑鬧劇,姓氏成了改頭換面的大笑話,“二簡字”差點把漢字弄成了藝術品,有些字簡化得跟畫畫似的,比如“辺、彐、歺”,别提有多别扭了,差點讓人以為是在寫日文。

那麼在過去的幾十年裡,簡化漢字經曆了怎樣的曆程?它們為何一度被廣泛應用卻又最終走向廢止?

01

漢字二次簡化的由來

19世紀,中國社會陷入動蕩,清朝腐敗沒落,西方列強入侵,國家内憂外患。

在這危機四伏的時刻,許多愛國進步人士努力探索,試圖挽救國家于水深火熱之中,與國民教育息息相關的漢字改革問題成為備受矚目的焦點。

70年代的“漢字二次簡化”,雖然失敗,但很多人的姓氏由此改變

1909年,陸費逵指出“教育之盛衰,人民之智愚,無不視乎識字之難易”時,他認為為了能更好的達到教育的目的應當簡化漢字。

這個理念在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的推動下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漢字改革潮流,由于國民政府的支援不堅定,以及各方意見的分歧,改革進展緩慢,更因抗戰的爆發而中斷。

五四時期的錢玄同最早提出了漢字簡化方案,主張拉丁化以改變國家民族的命運。

70年代的“漢字二次簡化”,雖然失敗,但很多人的姓氏由此改變

1920年,他在《新青年》上率先提出漢字簡化的觀點,盡管遭到了一些保守人士的反對,但是在1935年國民政府時期,教育部公布了《第一批簡體字表》,其中收錄了來自民間流傳最廣的俗字、古字和草書字共324個,是中國漢字簡化的一次嘗試。

由于存在較大的争議,在第二年就收回了。

再次推廣時,遇上抗日戰争的爆發,漢字簡化工作中斷。

70年代的“漢字二次簡化”,雖然失敗,但很多人的姓氏由此改變

到了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伴随着新文化運動和抗日戰争的興起,漢字簡化成為了一個熱門話題。

在這個過程中,人們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和方案,但由于缺乏有力的支援和社會環境的變化,漢字簡化的工作進展緩慢。

1949年,新中國成立,當時近80%的人口是文盲或半文盲,急需掃盲以提高國民素質。

70年代的“漢字二次簡化”,雖然失敗,但很多人的姓氏由此改變

為此文字改革成為刻不容緩的任務,而主要方向定為漢字簡化。

50年代初,國家百廢待興,急需大量有文化的人才,為了解決近80%文盲問題,迫切需要普及識字率。

在這樣的背景下,第一批簡化的漢字誕生了,共有54個偏旁部首以及515個漢字。

70年代的“漢字二次簡化”,雖然失敗,但很多人的姓氏由此改變

而後的十幾年裡,陸陸續續的釋出了近兩千字。

雖然在這期間簡化漢字工作略有停滞,但“一簡”方案為簡體中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56年,《漢字簡化方案》正式出版,這标志着大陸漢字簡化的正式實行,這一時期的漢字“一簡”雖然存在不足,但它成功為簡體中文奠定了基礎。

70年代的“漢字二次簡化”,雖然失敗,但很多人的姓氏由此改變

到了1975年,國家又在漢字簡化的道路上邁出了一大步,花了兩年的時間推出了“二簡字”,但是這次步子邁得太大,最終導緻了“二簡”失敗,1986年6月,“二簡字”被正式廢除。

為何第一次簡化漢字能夠成功,而第二次卻失敗了呢?

02

第二次漢字簡化

在20世紀後半葉,中國進行了漢字簡化的探索,其中“一簡字”取得了初步成果。

70年代的“漢字二次簡化”,雖然失敗,但很多人的姓氏由此改變

嘗到了簡化漢字帶來的甜頭,文改委想要把大陸的國民素質再次提高,減少文盲,是以在1977年的時候,《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簡稱“二簡字”)釋出了。

在保持“一簡字”的基礎上,《二簡字》對漢字筆畫上的删減多達一千多個,可是這一方案并未像“一簡字”那樣順利推行,引發了反對之聲。

筆畫的删減導緻文字“缺胳膊少腿”,變得面目全非,群眾對于漢字的認知也變得混亂。

70年代的“漢字二次簡化”,雖然失敗,但很多人的姓氏由此改變

文化界擔心,此舉不僅對群眾造成認知上的混亂,甚至還可能起到物極必反的作用。

特别是在書寫上的便利性和出版印刷行業的更新換代之間,漢字改革的推進需要慎之又慎,是以對于“二簡字”實施的反對之聲此起彼伏。

由于種種原因,這一方案并未得到廣泛的認可和支援,反而遭到了不少批評的聲音。

70年代的“漢字二次簡化”,雖然失敗,但很多人的姓氏由此改變

據統計在《方案》釋出一個月内,全國共收到超過3萬封反映意見的來信,可見反對聲浪之大,這主要是因為二簡字的字形變化過于巨大,造成很多人的不适應。

例如“展”被簡化成“屍”下加一橫,引發一系列誤解和不滿。

而“副”簡為“付”,使得“副局長”變成“付局長”,引發混淆,一些字的簡化甚至與日文相似,比如“道”簡作“辺”,令人感到混淆不堪。

70年代的“漢字二次簡化”,雖然失敗,但很多人的姓氏由此改變

許多人擔心,如果全面推行二簡字,将對現有出版物和文化遺産造成難以估量的破壞。

“二簡字”也有一些被認為合理的簡化,如“家”簡作“宀”頭加人,突顯了家庭的本質,盡管存在争議,這些簡化也引發了對語言和文化認知的深刻思考。

另外部分專家指出,簡化漢字可能會導緻傳統文化的流失和遺忘......

03

為什麼會失敗

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局面呢?

70年代的“漢字二次簡化”,雖然失敗,但很多人的姓氏由此改變

在第一次漢字簡化中,委員會成員主要收集了民間文字,進行了簡單的整理和修改。

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中發現的400多個字是通過委員會成員的努力挖掘找到的俗體字,如果繼續增加台灣字的數量,就需要由委員會成員自行創造,這為簡化工作增添了難度。

在實施過程中,一些二簡字在體檢工作中被過度簡化,導緻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簡便,同時一些複雜的民間詞彙并沒有被簡化。

70年代的“漢字二次簡化”,雖然失敗,但很多人的姓氏由此改變

面對回報,委員會成員們進行了多次修改,甚至對一簡中的台灣字進行了第二次簡化。

當地報紙響應号召,開始使用二次簡體字印刷,教育局宣布嘗試在教科書中使用簡體字。

經過多次修改的簡體字并沒有得到人們的認可,一些二簡字的簡化涉及同音異義詞,給學習和了解帶來了困擾,進一步加劇了争議。

70年代的“漢字二次簡化”,雖然失敗,但很多人的姓氏由此改變

在外部壓力下,一些知名學者如周有光、胡愈之、王力等聯名寫信,要求不采用《二簡草案》第一表的台灣字。

面對輿論的強烈反應,國家于1978年4月宣布停止在報紙、教科書和書籍中使用“二簡字”,并對草案進行了新的修改。

民間因“二簡字”出現文字混亂、認知困難等問題,許多語言學家和漢學家紛紛緻信有關部門,希望停止“二簡”的草案。

70年代的“漢字二次簡化”,雖然失敗,但很多人的姓氏由此改變

最終,1986年,國務院正式宣布廢止“二簡”草案,結束了這段複雜而曲折的改革曆程。

04

有些姓氏的改變

在20世紀的文字改革潮流中,尤其是二次漢字簡化運動中,中國的姓氏體系經曆了一些顯著變革。

盡管這場運動以失敗告終,但它對中國姓氏産生的影響仍然可以在一些細微的變化中找到。

70年代的“漢字二次簡化”,雖然失敗,但很多人的姓氏由此改變

考慮到二簡字的影響,一些字形得以保留,其中最為典型的例子就是“谘”字的演變。

在簡體字中,“谘”字去掉了言字旁,變成了“咨”字,成為我們日常使用的“咨詢”一詞,這種部分的二簡字保留表明了盡管整體運動未能成功,但其中的某些元素還是留在了現代漢字系統中。

這場運動對于一些姓氏的書寫方式産生了更為深遠的影響。

70年代的“漢字二次簡化”,雖然失敗,但很多人的姓氏由此改變

其中一個明顯的例子是“傅”姓的簡化成“付”姓。

盡管曆史上并沒有把“付”作為一個正式的姓氏使用,但是在二簡字運動開始之前,民間已經開始在碑文中刻上“付”姓。

随着二簡字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采用“付”姓,這也使得很多人将自己的姓氏從“傅”改為“付”,甚至是同一個家庭中出現了兩種不同的姓氏,這種現象直到現在仍然存在。

70年代的“漢字二次簡化”,雖然失敗,但很多人的姓氏由此改變

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蕭”姓和“肖”姓之間,盡管曆史上存在“肖”姓,但其極為罕見。

在二簡字時期,“蕭”姓被簡化成“肖”姓,而這個變化對于姓氏的辨識以及發音的認知帶來了困擾。

一些人在使用這兩個姓氏時産生混淆,甚至同一個家庭中可能會同時使用“蕭”和“肖”兩個姓氏。

70年代的“漢字二次簡化”,雖然失敗,但很多人的姓氏由此改變

例如“閻”姓變成“闫”姓,“藍”姓變成“蘭”姓,“戴”姓變成“代”姓等,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在當時的背景下,台灣字的設計者希望能夠通過減少筆畫的方式來提高人們的識字效率。

更為有趣的是,在該時期的一些出版物中,人們經常可以看到同一個名字在同一份檔案中分别采用不同的書寫方式,這種混亂使得人們很難準确地判斷一個人的真實身份。
70年代的“漢字二次簡化”,雖然失敗,但很多人的姓氏由此改變

這種方法并不總是成功的,因為它往往會導緻漢字喪失原有的含義,使人們對漢字的了解變得困難起來。

由于二簡字的推行,有些人的戶口本上的姓氏就直接被改成了二簡字寫法,導緻了同一個家族中兄弟姐妹姓氏不統一的現象出現。

盡管二簡字運動在整體上以失敗告終,但它對于中國姓氏體系的局部影響依然顯著。

70年代的“漢字二次簡化”,雖然失敗,但很多人的姓氏由此改變
這種由文字改革導緻的混淆和變化,對于人們的姓氏辨識和社會習慣形成産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留下了深刻的曆史痕迹。

現如今,世界上有越來越多人在學習中國話,學寫中國漢字,這正是我們文化輸出的展現,這一切都離不開我們漢字的誕生。

05

漢字的産生和發展

最初的漢字形式可以追溯到距今約5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人們開始采用簡易的刻畫方式來記錄生活中的點滴,如陶器上的圖案、岩石上的印記等。

70年代的“漢字二次簡化”,雖然失敗,但很多人的姓氏由此改變

到了公元前2千年左右,出現了最早的甲骨文和金文,這是漢字發展的第一個階段。

在這段時間内,漢字的數量較少,大多用于祭祀、貿易等活動,主要用于描述物品名稱和簡單的人際關系。

一種較為廣泛接受的觀點認為,是由黃帝時代的史官倉颉所創造出來的。

70年代的“漢字二次簡化”,雖然失敗,但很多人的姓氏由此改變

據說倉颉通過對日月形狀和鳥類足印的研究,結合其他自然現象,創造出了一套獨特的符号系統。

盡管這段流傳已久的故事并未被科學證明,但我們可以肯定的是,在倉颉之前,人類已經開始嘗試記錄和傳承資訊。

随着時間的推移,漢字的形式不斷豐富和發展,到了商代,人們的日常生活越來越依賴文字,是以對文字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70年代的“漢字二次簡化”,雖然失敗,但很多人的姓氏由此改變

于是,甲骨文和金文逐漸被簡化并加以規範化,成為商代的主要書寫工具,到了戰國時期,各國的文字差異很大,但都在努力統一。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下令推行隸書,使得全國的文字得以統一,這也是漢字發展的第二個階段。

早期的文字主要是用于描述實際物體或者事件,是以被稱為象形文字,例如,“日”、“月”、“山”等字元都是依據實物的模樣繪制而成,具有高度的藝術性和象征性。

70年代的“漢字二次簡化”,雖然失敗,但很多人的姓氏由此改變

随着社會的發展,人們開始需要更豐富的詞彙來表述複雜的思想和感情,這就催生了更多的文字形式。

除象形文字外,還有一種常用的造字方式叫做指事文字,這種方法是利用點線或其他簡單符号代表某種概念或狀态。

如“三”是一個橫杠中間加上三個點,用來表示數字3;又如“刃”是一道斜線下面再加上一點,表明銳利之義。

70年代的“漢字二次簡化”,雖然失敗,但很多人的姓氏由此改變

還有一些更為複雜的造字法,如會意文字和形聲文字。前者是指将幾個字元組合在一起,構成一個新的詞語,寓意含義相對明确,例如"休"由"人"和"木"組成,表示人在樹蔭下休息的意思。

後者則是将一個已有單詞的部分作為聲旁,另一個部分作為形旁,組成一個新的字元,形旁通常代表語音,而聲旁則意味着拼音。

雖然以上提到的各種文字類型的種類繁多,但在曆史上并未始終保持着固定的形式和規則,随着時間推移和社會變革,許多字元都被合并、删減或修改。其中的一些改變甚至導緻了一些原初的文字已經難以辨認。

70年代的“漢字二次簡化”,雖然失敗,但很多人的姓氏由此改變

到了漢代,著名學者許慎編撰了大陸第一部較完整的漢語字典《說文解字》,對當時的漢字進行了詳細的分類和解釋。

自那時以來,我們的漢字型系得以進一步規範化和完善,如今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廣泛應用的語言文字之一。

漢字作為一種有着幾千年曆史的文化遺産,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知識财富和精神寄托。

70年代的“漢字二次簡化”,雖然失敗,但很多人的姓氏由此改變
今天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學習和掌握漢字的重要性,希望通過閱讀、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中國文化和曆史。

而在現代社會,我們也應當珍視并繼承這份寶貴的遺産,讓中華文化的精髓繼續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