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山戰役,戰士摔落山崖發現敵人指揮部:既然來了總不能空手而歸

作者:作家楊文山

在中國廣袤的土地上,有許多英雄的故事在靜靜流傳。

和平年代,或許已經無法再體會到戰亂的紛擾。

但無數英雄故事的背後,卻依然提醒着我們戰争的殘酷。

老山戰役,戰士摔落山崖發現敵人指揮部:既然來了總不能空手而歸

老山戰役中,一戰士摔落山崖意外發現敵人指揮部,心想:既然來了,總不能空手而歸吧

戰後,他獲得了“孤膽英雄”的榮譽稱号,自己卻失去了一隻眼睛。

老山戰役,山路崎岖

在1984年4月28日的老山戰鬥前夕,陳洪遠作為118團1營1連2排4班的班長,肩負着重要的任務。

當日,118團的作戰部署明确:1營負責迂回穿插,2營助攻,而3營在臧雷營長的帶領下主攻。

老山戰役,戰士摔落山崖發現敵人指揮部:既然來了總不能空手而歸

陳洪遠所在的1營,配合迫擊炮、工兵等部隊和裝備,夜間潛伏至馬黑東南側,準備出擊。

他們的目标是占領76号高地和1072高地,阻斷敵軍對968高地的增援,随後向50号高地和老山進攻,以配合團主力部隊全殲敵軍。

任務艱巨,陳洪遠所在的連隊是尖刀連,他們班更是先鋒。

4月27日晚,他們開始了艱難的穿插行動。

面對陡峭的山谷、密林和敵軍障礙,他們小心翼翼地前進。為了團結協作,戰士們用繩子相連,仿佛孩童過馬路般互相扶持。

武器和裝備被紗布包裹以防發出聲響,他們甚至帶着磨得鋒利的彎刀開路。

老山戰役,戰士摔落山崖發現敵人指揮部:既然來了總不能空手而歸

盡管準備充分,艱難的路途仍舊導緻隊伍間斷,延誤了抵達沖鋒位置的時間。

在冷清的淩晨5時56分,陳洪遠所在的部隊開始了激烈的炮擊。天空被數百門不同口徑的大炮點亮,仿佛将夜晚染成了熾熱的朝霞。

敵方早已預料到這場攻勢,準備充分,我軍的炮火并未能完全摧毀其深層防禦。

炮擊一停,敵方反擊迅速而準确,陳洪遠的營地正處在敵方炮火的預定目标中。

最為緻命的是敵軍的瞬發引信炮彈,在樹冠層就已爆炸,如同天降橫禍,無處不在的彈片對他們造成了嚴重傷亡。攻擊尚未全面展開,他們連隊已有多人犧牲。

老山戰役,戰士摔落山崖發現敵人指揮部:既然來了總不能空手而歸

天色逐漸亮起時,部隊已被敵方炮火撕裂,“放羊”般散亂。按照戰前布置,戰士們開始各自為戰。

身為班長的陳洪遠沖在最前,體力出衆使他與同伴脫節。在敵方炮火的持續轟炸下,他隻能一邊躲避,一邊向敵方高地沖刺。

陳洪遠先是穿越鐵絲網,翻越高壁,跳入戰壕,不顧一切地向高地沖去。但他很快意識到自己迷路了。

面前的并非目标的1072高地。

那裡地形險峻,四周雜樹環繞,與他對1072高地沙盤模型的熟悉記憶大相徑庭。

老山戰役,戰士摔落山崖發現敵人指揮部:既然來了總不能空手而歸

這時,他明白了自己的處境,正處于未知的危險之中。

初次參戰,生死之間

陳洪遠在戰場上迷失了方向,與部隊失散。

但面對孤立無援的情況,他決定孤身作戰。這是他第一次真正參加戰鬥,盡管内心充滿恐懼,但他知道,恐懼無助于生存。

他的心中充滿了為犧牲戰友複仇的決心,這時他想起了老兵們的話:“越怕死,越容易死”。

于是陳洪遠再次向前沖去,缺不料地形險惡,雜草樹木叢生,一個不注意便摔倒,滾落山下。

感受到身上的疼痛,陳洪遠沒有時間猶豫,立馬分析眼前的處境。

看到前面有個戰壕,他便立馬跳了進去。

他在戰壕中爬行了十幾米,發現一個黑洞洞的坑道。

老山戰役,戰士摔落山崖發現敵人指揮部:既然來了總不能空手而歸

聽到微弱的聲音,陳洪遠毫不猶豫地投擲了一枚手榴彈并進行了一陣密集射擊。進入坑道後,他發現了幾具敵軍的屍體。

在這黑暗的環境中,陳洪遠的沖鋒槍被一個敵兵緊緊抓住。在這緊急關頭,他機智地調整槍口,擊斃了對方。

接下來的幾分鐘,陳洪遠連續擊斃了七名敵軍,并在坑道中發現了武器和彈藥,意識到這是一個敵軍炮班的藏身之地。

他在一張木闆床上躺下,槍口對準洞口,待機伏擊。當敵軍進入洞道時,他幾乎在瞬間消滅了四名敵兵。

經過一連串激烈的交戰,他已經擊敗了十幾名敵兵,這使他的内心充滿了勇氣,恐懼感逐漸消退。

于是,他毅然決然地從坑道中鑽出,開始在縱深的戰壕中搜尋前進。在這個過程中,他突然遭遇了一個戴太陽帽的越軍士兵。對方幾乎同時發現了他,緊張的對峙在即。

在這關鍵時刻,陳洪遠靈機一動,迅速扔出了一枚手榴彈。

但命運似乎在開玩笑,手榴彈竟反彈回來,險些落在他腳下。

老山戰役,戰士摔落山崖發現敵人指揮部:既然來了總不能空手而歸

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他飛快地撿起手榴彈再次投擲,終于成功地化解了危機。

随後,陳洪遠進入了一個重要的隐蔽部。他聽到了敵人發電報的聲音,悄無聲息地接近,并果斷地投擲了兩枚手榴彈,成功地消滅了三名敵兵。

在這裡,他繳獲了許多重要物資:一架望遠鏡,一本密碼本,甚至考慮搬走電台,但因為其過于沉重,他隻能拆下一些零件作為戰功的證明。在一番破壞後,他繼續深入搜尋。

接下來,他發現了一個短洞,裡面堆滿了各類物資:木箱裝滿炮彈和子彈,還有裝有越文檔案、檔案和越南官員的衣服等物品。

老山戰役,戰士摔落山崖發現敵人指揮部:既然來了總不能空手而歸

他甚至撿起了兩張越币作為紀念。

一時沖動之下,陳洪遠試圖穿上越南軍官的服裝以掩人耳目,但很快他意識到這可能會帶來更大的風險。

如果被己方部隊誤認為敵軍,後果将不堪設想。是以,他隻是扯下了軍服的銜位領章,作為自己戰功的證明。

過了一會兒,從外面突然闖入一名越軍士兵,陳洪遠立即對敵人進行了精确的點射,成功将對手擊倒。

老山戰役,戰士摔落山崖發現敵人指揮部:既然來了總不能空手而歸

緊接着,戰場的氣氛驟然緊張起來。

敵軍加大了攻勢,向陳洪遠所藏的坑道投擲了兩輪密集的子彈雨和一枚手榴彈。坑道轉彎處變成了他的臨時庇護所,但在這種極端環境下,幾乎沒有安全的避難之處。

在這種危急時刻,陳洪遠迅速地從附近的床上扯下一條棉被,用它作為臨時的防護盾,蓋在了自己的頭上。

但命運似乎總在考驗着他。

老山戰役,戰士摔落山崖發現敵人指揮部:既然來了總不能空手而歸

一塊彈片穿過了棉被的防護,擊中了他的手腕,痛苦幾乎難以忍受。

在這種生死存亡的時刻,他沒有絲毫猶豫,咬緊牙關,用力将彈片從傷口中拔出。

鮮血立刻湧出,将他的手染紅,但他沒有時間去顧及傷痛,隻能匆忙地進行了簡單的包紮。

緊張的對峙繼續進行着。陳洪遠和外面的敵人處于僵持狀态,彼此都不清楚對方的具體情況。在這種情況下,他決定保持沉默,裝作已經犧牲。

但敵方并不輕易放棄,竟然放進了一條訓練有素的狼狗。

當這隻狼狗靠近,幾乎要咬到他時,陳洪遠毫不猶豫地開槍,一梭子子彈射出,将狼狗擊斃。

然而,就在他準備從坑道中突圍時,外面又掃來了一輪子彈,其中一顆子彈擊中了他的頭部。

子彈穿透了他的鋼盔,嵌入了他左眼眉毛附近,疼痛難以忍受。

在這種生死關頭,他幾乎不顧一切,又一次表現出了難以置信的勇氣和決斷力。

他強忍着痛苦,拔出了子彈,鮮血再次湧出,半邊臉被血迹染紅。

老山戰役,戰士摔落山崖發現敵人指揮部:既然來了總不能空手而歸

他簡單地包紮了傷口,準備沖出戰場。

外面的炮火和槍聲此起彼伏,混亂中,他似乎聽到了熟悉的口音,這讓他猜想自己的部隊可能已經接近。在這種情況下,他決定冒險一試。

陳洪遠從坑道口探出身子,用手圍成喇叭狀,大聲呼喊:“我是陳洪遠!”

他的聲音在戰場上回蕩,盡管混亂,卻足夠清晰。

他的呼喊引起了6連指導員周輝的注意,周輝帶領着戰士們迅速圍攏過來。周輝曾在他們連隊擔任副指導員,對每一個士兵都了如指掌。

“這不是四班長嗎?”

他一眼認出了陳洪遠。他們迅速檢視了陳洪遠的戰果:共斃敵16名及一條軍犬。

在這一刻,陳洪遠才意識到,他所在的位置竟是49号高地上敵人的一個連部,而他不知不覺中已經為6連打下了一場硬仗。

他心中對于自己所屬的1072高地的情況充滿了疑問。

6連的戰士們迅速為他包紮傷口,處理得十分專業。他們派出6班的火箭筒手羅全負責護送陳洪遠下山。

老山戰役,戰士摔落山崖發現敵人指揮部:既然來了總不能空手而歸

在這個過程中,陳洪遠将自己的沖鋒槍、子彈和望遠鏡交給了戰友,自己則隻帶着一個背包和4枚手榴彈。

羅全攙扶着他走了一段路程,但陳洪遠堅持說:“我沒事,你回去吧,高地上需要人!”

艱難撤退,視力受損

陳洪遠在極端艱難的條件下,展現出了難以置信的生存意志和勇氣。

在撤退的過程中,他交替走動和爬行,盡管每一步都充滿了痛苦和艱辛。

在走了幾百米之後,他遇到了自己連隊和其他連隊的三名傷員以及兩位犧牲的戰士。

他們輪流背着烈士的遺體,沿着崎岖不平的山路艱難前行。

路途中,他們時刻警惕着可能出現的敵人。

陳洪遠把随身攜帶的四個手榴彈分給其他傷員,他們達成了一個默契:如果遇到敵人,就用手榴彈進行反擊,絕不落入敵手。

在一次險境中,敵人從他們不遠處經過,幸好他們藏在一個廢棄掩體中,并用樹枝僞裝,才得以未被發現。

饑餓成為了他們的又一重挑戰,水源更是難覓,他們隻能依靠積水的腳印來解渴。

陳洪遠靈機一動,用口袋裡的自來水筆作為吸管,成功地吸出了這些救命之水。

盡管水味道酸澀,但在那種情況下,卻成為了他們所品嘗過最甘甜的水。

陳洪遠和他的戰友們曆經三天三夜的艱難爬行,卻幾乎沒有前進多少。

老山戰役,戰士摔落山崖發現敵人指揮部:既然來了總不能空手而歸

在這種絕望的情況下,陳洪遠感到極度挫敗,他們雖然未倒在敵人槍口下,卻幾乎被饑餓和口渴折磨至死。營長劉年光一直在帶領人員搜尋他們。

有一次,救援隊僅在五米之遙,但陳洪遠和同伴們已筋疲力盡,無法呼救,錯失了被發現的機會。

第四天,劉營長堅持不懈地繼續搜救。

他的決心是“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他們分成小組,仔細搜尋每一處草叢。最終,他們發現了奄奄一息的陳洪遠和他的三名戰友。

營長緊急護理他們,給他們灌喝帶來的甜水,緩緩地他們才逐漸蘇醒。

他們被緊急撤離到落水洞,那裡有直升機備降場。根據傷情,他們被分送到不同的醫院。

陳洪遠首先被送到開遠的69野戰醫院,但由于左眼嚴重感染,即使在幾家大醫院接受治療,最終仍然無法挽救他的視力。

英雄背後,軍旅過往

陳洪遠來自貴州省鎮遠縣的農村,于1980年10月加入軍隊。

出身貧困的他,抱着改變命運的決心入伍,立志在部隊中表現出色,不負家鄉人的期望。他的思想代表了當時許多農村青年的共同心聲。

老山戰役,戰士摔落山崖發現敵人指揮部:既然來了總不能空手而歸

新兵訓練結束後,陳洪遠被配置設定至陸軍14軍40師118團1營1連1排2班。他所在的團駐紮在昆明金殿附近的莊科山,這個團在1979年的中越邊境自衛還擊作戰中建立了卓越戰績。

戰後,部隊開始注重實戰化和正規化訓練,訓練強度極大。在雲南的炎熱潮濕氣候下,長時間的戶外訓練使得一些新兵不堪重負,甚至暈倒。

但對于陳洪遠來說,軍中的艱苦生活仍然比家鄉的貧困生活要好得多。

他的心态積極樂觀,投入訓練并迅速在新兵中脫穎而出,展現了他的毅力和才能。

1983年,14軍舉行了一次重要的大比武,選拔頂尖士兵參加。陳洪遠被選中集中在119團駐地進行專業訓練。

當時,一個班的配置包括各種武器和裝備,如56式沖鋒槍、56式輕機槍、69-40火箭筒等。

陳洪遠擔任輕機槍射手,使用的是性能良好的56式輕機槍,他對該武器的保養非常到位,在訓練和比賽中表現出色。

陳洪遠的射擊技巧非常出衆,能夠在150米外準确打碎汽水瓶子,且在射擊胸環靶時經常兩發子彈命中同一射孔。

在對抗賽中,他所在的班級表現突出,能在短短9秒内完成全部靶子的射擊任務。

陳洪遠為了提高速度和耐力,每天綁着沙袋進行5公裡的越野訓練,一個月能減掉十幾斤體重。他的這種訓練方法非常高效,如果用于減肥,保證百分百成功。

陳洪遠在比賽中屢獲第一名,盡管沒有金錢獎勵,隻有筆記本、鋼筆等紀念品,他仍然珍視這些用辛勞和汗水換來的獎品。

在400米打射空靶比賽中,他獲得第一名,并榮立三等功,這是他入伍以來的首次榮譽。

盡管訓練強度巨大,作訓服經常磨破,身上到處是傷,陳洪遠有時累得連床都爬不上,但他始終咬牙堅持。

回顧過往,陳洪遠經曆了不凡的軍旅生涯,他常感慨自己是幸運之人。加入陸軍40師這樣一支傳奇部隊,對他來說是命運的恩賜。

老山戰役,戰士摔落山崖發現敵人指揮部:既然來了總不能空手而歸

他參與了著名的4.28老山之戰,勇敢地戰鬥在前線。更為幸運的是,在這場激烈的戰鬥中,他雖負傷,卻幸免于難,沒有成為戰場上的犧牲者。

在醫院治療期間,陳洪遠的英勇事迹被逐漸揭露。當醫生詢問他的傷勢來源時,他誠實地叙述了自己在戰場上的經曆。

這些資訊被反映到了40師,師政委陳培忠對此非常重視,并親自核實了陳洪遠的戰績,為他申請了一等功。

老山戰役,戰士摔落山崖發現敵人指揮部:既然來了總不能空手而歸

更為榮耀的是,後來鄧主席親自釋出指令,授予陳洪遠“孤膽英雄”的榮譽稱号。陳洪遠深感這是他人生中的巨大幸運。

如今的陳洪遠生活美滿,家庭幸福,兒子也在裝甲兵工程學院學習,前途無量。

他時常思念那些安息在烈士陵園的戰友,以及那些雖然幸存卻生活艱難、甚至英年早逝的同袍。與他們相比,陳洪遠感受到了自己的幸運。

退休後,陳洪遠決心利用自己的能力和各種條件為曾經并肩作戰的戰友做些實際的事情,盡自己所能減輕他們的生活困難。

他深知,這些為國家和人民付出巨大犧牲的戰友們,不應該再承受生活的苦難。

參考資料:

對越自衛還擊戰中的“孤膽英雄” 陳洪遠;林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