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首發挑戰賽#
你能接受孩子不上名牌大學嗎?
李思思覺得,最近的育兒松弛感,來自于學會了給自己松綁,同時也來自于對孩子未來更多元度的預期。
以前她認為自律是反人性的,是讓你心甘情願去做一些枯燥的事情,但現在她知道自律其實是做一些你認為有價值的事情。
李思思在教育兩個兒子的觀點和方法上也發生了一些變化。對于學習,原來她認為是磨練意志,習得本領的一種途徑,但現在她覺得學習不隻是背誦、朗讀和考試。
原來思思的兩個兒子在課後的時間大多數都在用作課内的複習和預習,現在呢,她會支援兒子做一些他們喜歡的事情。會給他們一段時間自己去支配。
李思思在育兒觀念和方法的轉變,我個人很認可,不知你是否認可。有人認為,我甯可讓孩子上不了名牌大學,也一定讓他活得健健康康、快快樂樂的。但是,現在很多家長不以為然,很多家長都在逼迫孩子學習。
這種逼迫式教育,會導緻孩子後來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有的孩子,雖然成功了,卻有許多心理問題。如,自私自利,不知感恩,認為他的成功都是自己努力的結果。
有的孩子因為對學習不感興趣,學習主動性不高,在家長的逼迫下,出現了厭學甚至抑郁的傾向,得不償失。
我認為,學習固然重要,但是,學習不是孩子唯一的出路,如果孩子沒有學習的天分,對學習不感興趣,不必去逼他學習。
家長可以去發現孩子的閃光點,針對孩子的興趣愛好,去培養他,讓孩子在自信中學習,這樣效果會更好。
這是我,作為從事教育工作多年的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一點心得和感受,不知您是否認可?
歡迎在評論區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