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二甲雙胍又添新用途,有望成為抗衰老藥物?提示:3種情況需停藥

二甲雙胍是一種口服降糖藥,被廣泛應用于治療2型糖尿病。它通過增加胰島素敏感性、減少肝糖輸出和改善葡萄糖利用等方式來降低血糖水準。二甲雙胍的副作用相對較小,是以它成為許多糖尿病患者的首選藥物。

二甲雙胍的作用機制是通過抑制肝葡萄糖輸出和改善外周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增加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進而降低血糖水準。

它還可以抑制膽固醇的合成和儲存,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準,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準,進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二甲雙胍又添新用途,有望成為抗衰老藥物?提示:3種情況需停藥

來百度APP暢享高清圖檔

二甲雙胍:每天吃多少合适?要分3種情況考慮

二甲雙胍的普通片

由于二甲雙胍在胃部的溶出速度較快,對胃部的刺激也相對較大,是以需要在吃飯前半小時内服用。剛開始時,每次隻需服用一片,每天服用兩次。經過兩周的時間,對二甲雙胍的耐受性逐漸增強後,每次的用量可以逐漸增加至1000mg,即兩片的量,每天仍需服用兩次。

二甲雙胍緩釋片

每天隻需服用一次,于餐後服用即可。初始階段,每次服用一片,即500mg,每日隻需服用一次。若血糖調整效果未達滿意,可改為每日服用兩次,每次服用兩片。

二甲雙胍又添新用途,有望成為抗衰老藥物?提示:3種情況需停藥

二甲雙胍腸溶片

初始用藥量為250毫克,每日兩次。經過一周的觀察,如果病情沒有得到理想控制,将增加用藥頻次至每日三次。每次的劑量将從250毫克逐漸增加至1800毫克,并確定分多次服用。二甲雙胍之是以被譽為"神藥",是因為它除了具有顯著的降糖效果外,還被發現具有其他多種功效,是以在其他治療途徑中也得到了廣泛應用。

二甲雙胍又添新用途,有望成為抗衰老藥物?提示:3種情況需停藥

二甲雙胍,這位降糖領域的明星,其作用遠不止于此。它猶如一位多面手,在抗癌、調節免疫、延緩衰老等多個領域都有出色的表現。更令人驚訝的是,在對抗高血糖的戰鬥中,它還有抑制進食、控制體重的神奇能力。

之前的研究揭示了一個關鍵的秘密:小鼠體内的分化因子15在飲食控制和體重管理方面扮演着舉足輕重的角色。有趣的是,二甲雙胍的使用似乎與分化因子15的水準密切相關,仿佛兩位舞者在舞台上默契配合。那麼,二甲雙胍是通過哪個舞台角落影響分化因子15的呢?

二甲雙胍又添新用途,有望成為抗衰老藥物?提示:3種情況需停藥

劍橋大學的研究者們為我們揭開了這個謎團,遠端小腸和結腸在這裡起到了關鍵的調節作用。它們如同樂隊的指揮,引導着二甲雙胍和分化因子15的和諧共舞。研究者們發現,二甲雙胍通過腸道調節血糖,進而影響體重,但有趣的是,即使在小腸分泌分化因子15被抑制的情況下,二甲雙胍仍然能誘導人體組織分泌大量的分化因子15,減少饑餓感,控制體重。

然而,大鼠模型的研究又帶來了新的發現。盡管通過小腸、回腸和靜脈注射等多種方式給予了大鼠二甲雙胍,大鼠的饑餓感減少了,高脂飲食的攝入量也降低了,體重也随之下降。但研究人員發現,小腸組織的分化因子15并未明顯表達,而腎髒器官部位的分化因子15水準卻明顯升高。這一現象打破了以往的研究結論,腎髒成為了新的嫌疑對象。

為了驗證這個觀點,研究人員直接抑制了大鼠小腸中的分化因子15,結果并未影響大鼠的進食欲望,這意味着分化因子15的主要來源器官并非小腸。随後,研究人員為大鼠補充了二甲雙胍,并抑制了腎髒器官的分化因子15,結果發現即便接受了二甲雙胍,大鼠也并未達到減肥的效果。基于這些證據,研究人員認為分化因子15的主要分泌器官是腎髒部位。

二甲雙胍又添新用途,有望成為抗衰老藥物?提示:3種情況需停藥

綜合各項研究結果,研究人員确認了分化因子15的主要分泌器官是腎髒。這種分化因子15可以激活生物腦部的GFRAL蛋白大量表達,影響腦區功能的使用,減少生物體内的饑餓感,降低食物攝入量,進而起到控制體重的效果。明确了二甲雙胍的作用器官以後,研究人員表示可以通過作用腎髒器官,以此來為治療肥胖開辟新的途徑。

盡管二甲雙胍在治療肺癌方面的争議不斷,但其在治療肥胖方面的潛力卻令人期待。通過上述的研究以後,我們對二甲雙胍的強大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提醒:3種情況需停藥

1、糖尿病的治療并非僅靠藥物控制血糖那麼簡單,飲食調整和合理運動等生活方式的幹預同樣至關重要。通常,在生活方式的幹預無法使血糖達到理想水準時,才會考慮藥物治療。

對于新發地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在服用二甲雙胍的同時進行了嚴格的生活控制,并在停服藥物後血糖仍然能夠保持穩定,那麼可以停服二甲雙胍。需要注意的是,停服藥物并不會導緻反彈,也不會影響未來再次服用二甲雙胍的效果。是以,治療糖尿病需要綜合考慮多個方面,患者需要與醫生密切合作,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二甲雙胍又添新用途,有望成為抗衰老藥物?提示:3種情況需停藥

2、在服用二甲雙胍的過程中,若身體出現無法忍受的問題,如過敏反應或持續的胃腸道不适,即使選擇從低劑量開始用藥也無法緩解,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不必強制繼續服用二甲雙胍。當然,停藥也是一個可以考慮的選擇。

3、在長期服用二甲雙胍的過程中,随着年齡的增長,雖然藥物本身并不會對肝腎造成傷害,但仍然可能會出現由于其他疾病或衰老引起的肝腎功能降低。對于肝功能中度損傷的情況,如轉氨酶升高3倍以上的情況,應該停服二甲雙胍。

對于80歲以下的老年人,建議腎小球濾過率小于45的,減量服用二甲雙胍,如果腎小球濾過率小于30,則應停服二甲雙胍。而對于80歲以上的老年人,如果腎小球濾過率小于45,則建議停服二甲雙胍。此外,如果出現充血性心力衰竭、嚴重感染、酸中毒等問題,或者需要大手術、有嚴重外傷的情況等,也應該及時停止服用二甲雙胍。

二甲雙胍又添新用途,有望成為抗衰老藥物?提示:3種情況需停藥

延伸——服用二甲雙胍,會出現昏迷?

服用二甲雙胍可能會出現昏迷的情況,但這種情況并不常見。二甲雙胍是一種常用的降血糖藥物,被廣泛應用于治療糖尿病。然而,有些人可能會出現不良反應,其中之一就是昏迷。

昏迷是一種嚴重的神經系統症狀,通常是由于大腦功能受到嚴重影響引起的。在服用二甲雙胍的情況下,昏迷可能是由于藥物對大腦或神經系統的影響而導緻的。這種情況的發生機率相對較低,但仍然可能發生。

對于出現昏迷的情況,首先需要立即停止服用二甲雙胍,并盡快就醫。醫生會進行一系列檢查和診斷,以确定昏迷的原因和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

二甲雙胍又添新用途,有望成為抗衰老藥物?提示:3種情況需停藥

需要注意的是,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和反應都是不同的。在服用任何藥物之前,都應該咨詢醫生或藥師的建議,以確定安全和有效。同時,如果出現了任何不适或疑似不良反應的症狀,應該立即停止服用藥物并尋求醫療幫助。

總之,雖然服用二甲雙胍可能會出現昏迷的情況,但這種情況并不常見。如果出現了任何不适或疑似不良反應的症狀,應該立即停止服用藥物并尋求醫療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