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今明兩年,若不出意外,有人預測,社會有可能發生“4大變化”

作者:不執著财經
今明兩年,若不出意外,有人預測,社會有可能發生“4大變化”

再過半個月,我們就要迎來2024年了。回顧即将過去的2023年,雖然今年全球經濟不景氣,但是中國經濟卻是“一枝獨秀”。前三季度GDP同比增幅高達5.2%,達到91.3萬億人民币。根據權威機構釋出的資料,中國GDP預計将在今年突破20萬億美元大關,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突破20萬億美元的經濟體。

不過,美中不足的是,國民消費和房地産市場卻依然比較低迷,國内就業形勢也不是很理想。這也意味着,國内經濟要想全面複蘇,恐怕還需要一段時間。而面對目前國内的經濟和社會的形勢,有業内人士表示,今明兩年,若不出意外,國内社會有可能會發生“4大變化”。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早知道早準備:

變化一:就業和創業難度越來越大

今明兩年,若不出意外,有人預測,社會有可能發生“4大變化”

今明兩年,國内就業形勢是越來越嚴峻。主要是這兩年國内應屆大學畢業生數量超過1100萬,這還不包括社會各類求職人員。同時,很多企業銷售出現了下降,招聘需求明顯萎縮。現在就連做快遞員、送外賣、開網約車等行業都已經是人滿為患了。在這種情況下,要想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是越來越難了。

此外,現在創業難度也越來越大。創業者的成功機率非常低,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同業競争激烈。創業者剛剛進入到某一個行業當中,要想和沉浸在該行業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同行相競争,這樣的難度是非常大的。

另一個是,在經曆3年疫情之後,國内老百姓收入減少,消費能力下降了。這就導緻了企業大量的商品庫存堆積起來,資金無法及時回籠。同時,現在商鋪和寫字樓的租金一直居高不下,創業者收入的很大一部分都要支付房租,幾乎是在為房東在打工。是以,現在的環境也并不适合創業。

變化二:存錢的願望越來越強

今明兩年,若不出意外,有人預測,社會有可能發生“4大變化”

盡管銀行存款的利率在不斷的下跌,但老百姓存錢的願望依然強烈。這主要是在經曆了疫情之後,賺錢越來越難了,很多人都擔心将來失業、疾病等急需要用錢的情況發生,就開始省吃儉用,拼命存錢。

與此同時,現在A股跌破3000點,開放式基金大面積虧損,銀行理财産品不再保本,房價又持續下跌。在這種情況下,那些厭惡投資風險的人就會把錢存入銀行,這樣至少還能確定本金和利息不失。

變化三:房地産市場調整繼續

今明兩年,若不出意外,有人預測,社會有可能發生“4大變化”

雖然今年國内各種利好政策不斷。比如,各地放開限購、降低銀行房貸利率、下調首付比例等。但是,房地産調整趨勢并沒有任何改變。今年無論是新房銷售額,還是銷售面積都出現了明顯的下跌。

同時,二手房挂牌量也出現了激增的情況。而到了今明兩年,大機率還是會按照原來的趨勢繼續調整。未來國内房地産将會呈現“穩中有降”,通過時間換空間的方式,實作去泡沫化、去投資化,讓高房價逐漸回歸到居住屬性,與當地居民的收入挂鈎。

變化四:新生兒出生數量越來越少

今明兩年,若不出意外,有人預測,社會有可能發生“4大變化”

國内新生兒出生數量是越來越低。2016年大陸放開二胎政策之後,2017年大陸新生兒出生數量是1765萬。自此之後,新生兒出生數量呈現長期下滑的趨勢,到2021年大陸又放開了三胎政策,當年新生兒出生數量隻有1200萬,而到2022年國内新生兒出生數量隻有956萬。預計今年國内新生兒出生數量将跌破800萬。

新生兒出生數量越來越少,就會影響到嬰幼兒用品、母嬰護理、幼稚園、國小等行業未來發展,将來會有大量相關從業人員要轉崗。同時,由于很多家庭不願意生育二胎、三胎,這就導緻樓市改善型購房需求越來越少,影響到樓市購房需求的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