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必須從美國進口?中國高鐵領先全球,為啥卻造不出青藏鐵路火車頭

作者:山水寺廟聊世界

高鐵網絡遍布 中國技術引領世界

大陸高鐵發展至今,已形成龐大的高鐵營運網絡,其覆寫面之廣、營運規模之大令世人刮目相看。僅2022年一年,高鐵新開通裡程就突破3000公裡,來到了3。5萬公裡的驚人數字。

這标志着中國高鐵網絡已經深入各地,連接配接着大江南北。

必須從美國進口?中國高鐵領先全球,為啥卻造不出青藏鐵路火車頭

在網絡覆寫這樣廣闊的背後,是中國高鐵在核心技術創新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時速超過350公裡的高鐵列車橫跨這廣袤的中原大地,其運作速度之快,曾讓不少外國專家咂舌。

小李是廣深鐵路公司的技術人員,他驕傲地說:“這速度快,靠的是我們中車自主研發的複合材料,大大減輕了車身重量呢。

可以這麼說,中國高鐵在營運裡程、運作速度等多個次元達到或接近世界第一,這源自中國企業和科研人員在核心技術創新上取得的長足進步。

必須從美國進口?中國高鐵領先全球,為啥卻造不出青藏鐵路火車頭

中國高鐵已經成為新時代中國制造、中國創新的一面旗幟。正是這面旗幟讓世人對中華民族複興充滿信心。

青藏線貫通西藏 中國人民戰勝艱險

青藏鐵路,這條被許多外國專家視為“不可能完成”的鐵路,其建設過程可謂令人震撼。那是一片茫茫高原,海拔4000米之上,氧氣稀薄,寒氣逼人。

必須從美國進口?中國高鐵領先全球,為啥卻造不出青藏鐵路火車頭

在這樣的環境下施工極為困難。

1958年,青藏鐵路一期工程動工。然而面對獨特的地形地貌,施工進度十分緩慢。“有些斜坡陡峭處我們就是一個月也挖不了多少。

”老工程師李志偉說。 更讓人頭疼的是高原反複的雨季,泥石流和滑坡不斷威脅線路工程。

然而中國人民沒有被困難擊倒,經過多年奮戰,終于在1984年第一期工程建成通車。2001年,二期工程全線貫通,拉落距離進一步縮短,西藏的群衆歡聲雷動。

必須從美國進口?中國高鐵領先全球,為啥卻造不出青藏鐵路火車頭

至2006年,耗時近50年的工程完全竣工,西藏與内地的交流從此暢通無阻。

在外人似乎難以想象的條件下,中國人民以矢志不渝的毅力,完成了這項世紀工程。正如一位專家所言:“這條鐵路的完成,更是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精神象征。

進口機車的必要性分析

在如此複雜的高原環境下營運鐵路,對機車的适應性能力提出了極高要求。青藏高原海拔高、氧氣稀薄,嚴重影響機車動力和燃燒效率。

必須從美國進口?中國高鐵領先全球,為啥卻造不出青藏鐵路火車頭

此外,沿線550公裡的大片凍土可能變形,需要機車提供足夠牽引力。

“這裡冬天能零下30度,夏天最高氣溫也就10度。這樣極端的溫差對機械的影響很大。” 鐵路部退休老技術員楊師傅說。

他還提到高原多雨的特點,機車必須适應近3個月的雨季正常工作。

面對如此嚴峻的情況,當時的中國還沒有能力研制出完全适應環境的特殊機車。盡管專家設計出兩種高原機車并進行樣機試制,但仍存在一些問題,與國外機車有差距。

必須從美國進口?中國高鐵領先全球,為啥卻造不出青藏鐵路火車頭

為確定鐵路安全、保障旅客生命财産,專家認為有必要引進當時技術更先進的國外機車。“這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學習的機會。

” 研制過高原機車的專家李教授說。他堅信中國有朝一日能完全自主設計适應高原的機車。

可以說,考慮當時國内技術水準,進口機車是非常必要和理性的選擇。這為青藏鐵路的營運保駕護航,也讓中國積累了寶貴經驗。

必須從美國進口?中國高鐵領先全球,為啥卻造不出青藏鐵路火車頭

自主創新的道路不放棄

中國選擇進口機車并不意味着放棄自主創新,而是出于當時的現實考量。如一位專家所說:“科學無國界,但科技有民族”。

這句話道出了自主創新對一個民族發展的重要性。

必須從美國進口?中國高鐵領先全球,為啥卻造不出青藏鐵路火車頭

在這條道路上,中國人民付出了巨大努力。當年為适應高原開發的“東風8B”、“東風11”機車就是例證。它們在初期試運作中暴露出一些問題,中國專家們并沒有氣餒,而是通過不懈努力完善改進,最終使這兩種國産機車基本能夠在青藏線上正常工作。

必須從美國進口?中國高鐵領先全球,為啥卻造不出青藏鐵路火車頭

起初,20世紀90年代,中國啟動了青藏鐵路建設這個艱巨的工程。但是高原特殊環境對機車提出了巨大挑戰,當時的中國沒有能力研發适應環境的特殊機車。

于是,中國機車專家做出努力,設計出兩種高原機車方案“東風8B”号和“東風11”号,并制作出樣機進行試運作,基本能夠适應青藏線運輸。

但是測試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這兩種國産機車與進口機車相比,在某些方面還有差距。考慮到保護人民生命安全,最終中國選擇理性地從國外引進機車。

必須從美國進口?中國高鐵領先全球,為啥卻造不出青藏鐵路火車頭

這并不意味着放棄自主創新,而是當時的合理選擇。正如一位專家所說,“科學無國界,但科技有民族”。在這條求真務實的創新道路上,中國正不斷積累能力。

如今,中國已經完全具備自主設計各類鐵路機車的能力。青藏鐵路的建成就是一個證明。時至今日,中國高鐵以其3。5萬公裡的營運裡程、先進的速度和技術位居世界前列,中國也擁有了全球最大的鐵路網絡,成為世界高鐵技術的領跑者。

必須從美國進口?中國高鐵領先全球,為啥卻造不出青藏鐵路火車頭

中國有堅定的自主創新意志和持續增強的創新實力。可以說,這個故事就是中華民族在自主創新道路上不斷成長的寫照。

選擇引進并不是錯誤,而是當時的理性作法;但我們更看重自主創新,這是中國夢最根本的内在動力。

結語呼應主題思想

通過前文的梳理,我們可以得出,中國選擇從國外進口機車是當時的理性作法,這對保障青藏鐵路的營運起到了重要作用。

必須從美國進口?中國高鐵領先全球,為啥卻造不出青藏鐵路火車頭

同時,這種選擇并不意味着中國放棄了自主創新。從“東風8B”、“東風11”機車的研制可見,中國在這條道路上付出了巨大努力。

現在中國已經完全具備設計各類鐵路機車的能力,這充分證明了中國沒有放棄自主創新。

其實,進口機車讓中國機車專家們有了學習先進技術、改進自身的寶貴機會。正如清華大學機械學院院長張教授所說:“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今天中國高鐵技術能走在世界前列,前人種下的這棵樹功不可沒。

必須從美國進口?中國高鐵領先全球,為啥卻造不出青藏鐵路火車頭

展望未來,在自主創新道路上,中國仍需要大量汲取世界優秀成果,融會貫通創新。同時也要堅定信心、銳意進取,争創一流成果。

中國科技工作者王海在他的辦公桌上貼着“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字條,這代表了無數中國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心聲。

可以說,這種自強不息、敢為人先的精神,将繼續推動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