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再生障礙性貧血”疾病疑雲:37歲醫藥化學品公司員工離世,公司正接受官方調查檢測

作者:紅星新聞

近日,湖南劉女士釋出視訊稱,她的丈夫、37歲的劉先生被診斷為患再生障礙性貧血等疾病,于今年12月11日離世。由于劉先生生前曾向家人講述,其在湖南和誠醫藥化學品有限公司(下文簡稱和誠醫藥公司)供職期間,常需要在有刺鼻氣味的環境中作業,公司有其他同僚也患上了再生障礙性貧血。劉女士遂懷疑,丈夫患病與他生前的工作環境有關,希望公司能承擔劉先生的醫藥費,履行賠償責任。

和誠醫藥公司相關負責人周先生表示:連日來,公司都在接受政府部門的檢測和調查,屆時會根據政府出具的結論作出相應處理;如果員工的疾病是因為在企業工作引起的,“企業絕對不會推卸責任。”據悉,和誠醫藥公司已借給劉先生15萬元用于治病。

業内人士指出,疾病與工作環境是否有關需要結合多種資料進行判斷。

12月15日,湖南隆回縣環保局從業人員告訴記者,環保局已與縣委政法委等部門成立聯合調查組,正在對具體情況進行調查。

患病術後離世:

調崗數月後不适,被診斷再生障礙性貧血

劉女士告訴紅星新聞,其丈夫劉先生于2021年3月入職和誠醫藥公司環保部門。2022年11月,劉先生調崗至生産工廠中的房間工作。3個月後,劉先生出現了頭暈、皮膚瘙癢的症狀,前往醫院就診。

根據劉女士出示的相關材料,劉先生2021年3月9日的入職體檢報告顯示,血正常方面,其紅細胞數量、紅細胞壓積、血紅蛋白指數無異常。而劉先生的一份診斷書載明,他于今年2月14日入院治療,4月1日出院。出院診斷為患再生障礙性貧血(極重型)、肺部感染(細菌+真菌)、肺結核、腎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

“再生障礙性貧血”疾病疑雲:37歲醫藥化學品公司員工離世,公司正接受官方調查檢測

劉先生的出院診斷書 受訪者供圖

劉女士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丈夫患病後,醫生告知需要接受骨髓移植手術,否則可能最多隻有3個月的壽命。今年5月,劉先生接受了骨髓移植手術,但術後出現了嚴重的排異反應和各項并發症,免疫力低下,發燒,身體越來越差。最終,劉先生于今年12月11日離開了人世。

根據劉先生生前的講述,劉女士得知,其丈夫在和誠醫藥公司工作期間經常需要“忍受刺鼻的氣味”。2022年11月,劉先生被調到生産工廠中的房間工作,會使用到甲苯、溴素、五氯化磷等物質,到崗前沒有接受系統的教育訓練。雖然劉先生工作時會佩戴一種有過濾閥的口罩,但遮不住刺鼻的氣味。劉女士告訴記者,她本人也曾多次前往和誠醫藥公司,在公司的辦公區域也能聞到刺鼻的味道。

劉女士向記者出示的另一份診斷書顯示,同樣在和誠醫藥公司工作的劉某,于2023年11月被診斷患有重度再生障礙性貧血、膽囊結石、繼發性肺結核、2型糖尿病、慢性胃炎、腎功能不全等。記者還聯系上了和誠醫藥公司另一員工彭某的妻子,對方告訴記者,其丈夫彭某于2020年也被确診患再生障礙性貧血,于2021年離世。但記者未擷取到病曆報告。

“再生障礙性貧血”疾病疑雲:37歲醫藥化學品公司員工離世,公司正接受官方調查檢測

劉女士出示的向公司借款10萬元的借據。受訪者供圖

劉女士希望,和誠醫藥公司能承擔劉先生的醫藥費,履行賠償責任。12月14日,劉女士告訴記者,目前,她通過政府部門領取了5萬元喪葬費。和誠醫藥公司借給劉先生15萬元用于治病,其中的10萬元打了借條。借條顯示,2023年3月24日,劉先生借款10萬元,用于治療極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醫藥費。記者看到,該借據上沒有蓋章或手印,但“同意”二字後面寫有和誠醫藥公司高管鄒某的名字。

公司回應:

将根據調查結論處理

和誠醫藥公司網站資料顯示,該公司地處湖南省邵陽市隆回縣城東南工業園區内、靠近320國道和上(海)瑞(麗)高速公路,現有員工100餘人,固定資産3000多萬元。主導産品有雙咪唑系列光引發劑TCDM-HABI、BCIM、2-甲基-HABI等。

“再生障礙性貧血”疾病疑雲:37歲醫藥化學品公司員工離世,公司正接受官方調查檢測

和誠醫藥公司網站上的産品目錄

和誠醫藥公司2021年12月9日公布的《湖南和誠醫藥化學品有限公司危險廢物污染防治責任信》中,列出了蒸餾殘渣、厭氧池污泥、氣浮渣、鈣渣等17種廢物,危險廢物暫存間管理責任人是劉先生。劉女士表示,2021年12月,丈夫确為危險廢物暫存間管理責任人,但劉先生後來調崗,不再負責危險廢物暫存間管理,公司網頁的資訊沒有及時更新。

12月14日,紅星新聞記者與和誠公司相關負責人周先生取得聯系。周先生稱,連日來,當地政府部門從業人員已針對劉女士反映的情況,前往公司進行調查、檢測。屆時,公司将根據政府出具的調查結論作出相應處理。“如果他(的病)是因為企業引起的,企業絕對不會推卸責任,公司給每個員工都買了五險一金。”

周先生還表示,員工上崗前,都會以授課的方式接受崗前教育訓練、職業病防治教育訓練等。此外,公司也會為員工配備N95防毒口罩。“根據不同的崗位,有的一個星期發一次,有的一個月發一次(口罩)。員工需要的話也随時可以領。”

對于工廠有刺鼻氣味彌漫的問題,周先生強調,公司裝有線上監控,環保部門不定期前往公司做檢測,且公司每個月都會出具環保檢測報告,“如果不達标,公司早就關門了。”

另據極目新聞報道,針對劉先生的賠償事宜,周先生稱,劉先生到新工廠中的房間工作隻有70多天。其患病之後,公司“資助”了15萬元進行治療,也号召員工向其捐錢救助。“我們此前把劉先生的個人資料提供給職業病健康檢測中心,走認定職業病的流程,但是家屬不信任我們的資料。”周先生稱,相關資料涉及劉先生在公司工作的時間、年份、崗位,包括接觸的一些原材料等,企業都如實提供,不可能作假。

2018年11月23日,湖南日報刊載的一份《群衆信訪舉報轉辦和邊督邊改公開情況一覽表(重點件)》顯示,和誠醫藥公司和工業園另一家公司曾被居民投訴排放化工廢氣擾民、生産廢水直排江河,被隆回縣環境保護局下達了《隆回縣環境保護局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決定書》和《隆回縣環境保護局行政處罰決定書》。

是否相關?

業内人士:需結合在職期間體檢報告等判斷

據劉女士講述,丈夫生前工作接觸到甲苯、溴素、五氯化磷等物質。

公開資料顯示,工業上常把苯、甲苯、二甲苯統稱為三苯,這三種物質當中以苯的毒性最大。熟悉危化品管理工作的林先生(化名)告訴紅星新聞記者, 據《苯安全技術說明書》,長期接觸苯對造血系統有損害,或可引起慢性中毒,重者出現再生障礙性貧血。而長期接觸甲苯可能對健康造成的危害,包括神經衰弱綜合征、皮膚幹燥、皲裂、皮炎等。而劉先生家屬的叙述中沒有專門提及“苯”這種化學物質,是以需要核實劉先生生前的工作環境是否會無防護地頻繁接觸苯。林先生也提及,五氯化磷在潮濕空氣中易水解,有氯化氫放出,刺激性很強,對内髒和呼吸道都有影響。

和誠醫藥公司的生産過程中是否會用到苯?周先生表示,該公司生産會用到甲苯。但2017年9月份之後,公司不再使用苯。

曾從事醫療行業多年的王先生告訴記者,如劉先生入職體檢報告相關名額均正常,說明體檢報告沒有展現出貧血的指征。但劉先生的疾病是否與他的工作環境有關,需結合劉先生在職期間的體檢報告等資料進行判斷。

另一名毒理專業研究員則向記者指出,病症和毒性亦無法直接劃等号。毒性能導緻“有害”,但可能無法确認就是這個毒性帶來了某種病症。“打個比方,吸煙有害,但不能直接說吸煙導緻了癌症。”

12月15日,湖南隆回縣相關部門從業人員告訴記者,此事正在進行中,記者如需采訪,需與宣傳部對接。記者随後緻電隆回縣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對方未接聽。記者通過短信向其發送了采通路題,對方回信稱“正在開會,晚點回複。”截至發稿前,記者未獲回複。而隆回縣環保局從業人員告訴記者,環保局已與縣委政法委等部門成立聯合調查組,正在對具體情況進行調查。

紅星新聞記者 趙敏羽 王語琤

編輯 張尋 責任編輯 魏孔明

(下載下傳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再生障礙性貧血”疾病疑雲:37歲醫藥化學品公司員工離世,公司正接受官方調查檢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