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式喂飯”正在削弱孩子的食欲,正确做法分三步走,值得借鑒

作者:無葉

中國的家長往往以喂飯為重,希望孩子吃得飽飽的,但是這種“中國式喂飯”卻正在削弱孩子的食欲,對孩子的身體健康造成負面影響。本文将為大家介紹正确的喂養方法,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

“中國式喂飯”正在削弱孩子的食欲,正确做法分三步走,值得借鑒

孩子的食欲被削弱的幾種“中國式喂飯”方式

随着社會的發展,現代家庭中的孩子往往被父母親手喂飯,而不給孩子自己吃的機會。以下是幾種常見的“中國式喂飯”方式:

“中國式喂飯”正在削弱孩子的食欲,正确做法分三步走,值得借鑒

1.邊吃邊玩:家長追着孩子喂飯,甚至使用玩具、電視等方式使孩子安靜坐着吃飯。

“中國式喂飯”正在削弱孩子的食欲,正确做法分三步走,值得借鑒

2.強迫孩子要吃完:爺爺奶奶那一代人往往會将自己的挨餓經曆傳給孩子,擔心孩子吃不飽,會強迫孩子多吃點。

“中國式喂飯”正在削弱孩子的食欲,正确做法分三步走,值得借鑒

3.吃得太過精細:家長發現寶寶嚼不動,就打成泥或給予流質食物,讓孩子吃得又多又快。

“中國式喂飯”正在削弱孩子的食欲,正确做法分三步走,值得借鑒

4.不讓寶寶自己吃飯:家長擔心寶寶吃得不好,會在飯桌上喂飯,導緻孩子失去了動手吃飯的能力。

“中國式喂飯”正在削弱孩子的食欲,正确做法分三步走,值得借鑒

被動喂飯給孩子帶來的影響

被動喂飯不僅會影響孩子的消化吸收,還會剝奪孩子動手能力,導緻孩子對自己吃飯失去信心,注意力不集中,無法享受進餐的樂趣。長期下去,還會影響孩子的自我評價和自信心。

“中國式喂飯”正在削弱孩子的食欲,正确做法分三步走,值得借鑒

培養孩子良好的進餐習慣

要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進餐習慣,可以按以下三個步驟來進行:

1.吃飯前的儀式感:養成孩子洗手的習慣,可以邊洗邊唱兒歌,讓寶寶愛上洗手。還可以為寶寶準備專屬的碗和勺,佩戴防水的圍兜或反罩衣,介紹今天餐桌上有哪些菜,是誰做的,激發孩子吃飯的興趣。

“中國式喂飯”正在削弱孩子的食欲,正确做法分三步走,值得借鑒

2.吃飯過程中的注意事項:讓孩子和爸爸媽媽一起吃飯,不要指責孩子,父母要做正确的示範,允許孩子吃飯吃不好,給予積極和鼓勵的氛圍。

“中國式喂飯”正在削弱孩子的食欲,正确做法分三步走,值得借鑒

3.吃飯後的工作:鼓勵孩子自己動手擦嘴巴、解圍兜、收拾餐盤或自己的碗勺,甚至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幫忙擦桌子、掃地等。讓孩子參與家務活動,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和自我價值感。

“中國式喂飯”正在削弱孩子的食欲,正确做法分三步走,值得借鑒

結語

正确的喂養方法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父母應該嘗試放手,讓孩子自己吃飯,培養他們良好的進餐習慣。通過以上三個步驟,可以幫助孩子養成自己動手吃飯的能力,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和自我評價,給他們一個健康快樂的成長環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