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華恒生物郭恒華:資本長期陪跑合成生物行業,必将收獲長期回報

作者: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2月15日消息(記者 曹倩)“合成生物要經曆很長的産業周期,産業鍊形成極為漫長,短時間内用資本是燒不出來的。”華恒生物董事長郭恒華日前做客《滬市彙·硬科硬客》首期節目“合成生物大進擊”時表示。

“合成生物産業未來生機無限,目前産業序幕才剛剛拉開。”郭恒華認為,評估一個産業好不好有兩個标志,一個是高潛質的人才願意進來,另一個是資本願意陪伴投入,滿足這兩個要素,預示着這個産業一定會爆發。

郭恒華呼籲,希望資本能給産業發展的時間和空間,讓企業踏踏實實做好做實自己的核心競争力,有了這個前提,後續投資者收到的也将是“長期”回報。“一旦某一個細分市場走出來的時候,每一項可能都是全球的首創和單項冠軍,可能10年、20年都會保持領先地位。”郭恒華表示。

華恒生物郭恒華:資本長期陪跑合成生物行業,必将收獲長期回報

華恒生物董事長郭恒華

産業序幕剛剛拉布局五大賽道

“看一個産業是不是好,我認為是兩個标志,一個是高潛質的人才願意進來,第二個資本願意陪伴投入,都說明這個産業一定會爆發。”郭恒華對于自己的判斷充滿信心,認為合成生物産業未來可期生機無限,并對此判斷堅定不移。

郭恒華介紹,華恒生物從2005年創辦以來,走過了18年的時間,起初專注于功能食品營養品和中間體兩個賽道。“我們創業到今天仍然是全球單項冠軍的産品,也就是全球範圍内首創厭氧發酵丙氨酸這個産品,它不僅被廣泛用作非常好的健康的調味品,同時它也是醫藥中間體和綠色鳌合劑MGDA的制備發揮重要作用。”郭恒華表示,在這過程中,恒華生物不僅緻力于做高品質的産品,還要做好應用解決方案。

現階段,華恒的業務範圍已經拓展到功能食品營養品、日化護理品、中間體、動物營養、植物營養這五大賽道。

郭恒華表示,現場4家合成生物領域的上市公司,既有自己發展内生式的也有外延式的成長需求,僅僅今天的市場規模還遠遠不夠,合成生物産業賽道的序幕才剛剛拉開。

談及近幾年市場的快速發展,郭恒華認為有兩點特别可喜的變化。“其一就是資本對産業的認可度提高也願意投入了;其二就是很多在前端菌種、酶工程、酶設計等方面有能力的年輕科學家,在離産業化很遙遠的時候就能夠拿到資本,說明資金願意來跟這個産業一道在奮鬥了。”郭恒華表示。

郭恒華同時提醒,合成生物産業于其他戰略新興産業有很大的差別,僅靠短期資本投入未必就能獲得成功。

“合成生物需要人才積累并且要經曆很長的産業周期,産業鍊形成極為漫長,從菌種的合成到生物技術再到生物工程,甚至是化學工程、材料工程,可能是任何一個應用場景的工程。”郭恒華指出,對于産業長周期的現實必須有清醒的認識,在這個過程中,還要兼具兩個條件,一個是資本要願意陪跑那些一級市場的科學家,因為科學家意味着創新驅動;另一個是科學家要轉型,科學家要成為企業家。

“具備了這兩點,我相信基于這個市場那麼好的前景,有那麼多的需求,一定會篩出很多好的企業,但是總體來說不可能100%都能成功。”郭恒華表示。

具體到産業的成長,郭恒華認為,由跟随到超越,這個過程需要企業自身以産業發展為己任。“我們要為自己負責任,要持續加大對研發的投入,加大對底層的穿透的投入。”郭恒華說。

“華恒生物一直在研發上進行‘壓強式投資’,一天也不能停止對研發和人才的投資,還會讓科學家群體做大股東,華恒做二股東來幫助孵化。”郭恒華表示。

同時,為實作“可持續性發展”,華恒生物也會适當“做減法”。

“比如研究院裡儲備的可以産業化做産品的菌種,每個團隊都能拿出來很多,我們就會去評審一下,不去做什麼。”郭恒華表示,“我們看到了那麼多發展機會,是不是有能力抓得住,是不是有能力把它真正轉化為公司生産力,對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資本給行業更多時間将回報“豐厚”

對于和資本的對接,郭恒華對于科創闆上市感慨頗深。

“今天是第一次科創闆合成生物的四家頭部公司聚齊,我們發自内心感謝科創闆。如果沒有科創闆,合成生物這個産業未必會被諸多投資人看到。”郭恒華如是表示。

“希望資本能給産業一個時間和空間,讓我們踏踏實實做好做實自己的核心競争力。”郭恒華特别提出,投資者要抱有‘長期’心态,因為有别于其他戰略新興産業,合成生物産業短時間内難以用資本“燒出來”。

郭認為,有了這個前提,後續收到的也将是“長期”的紅利。

“我們這個行業,一旦某一個産品、某一個細分市場走出來的時候,每一項可能都是全球的首創,可能都是單項冠軍,可能10年、20年都會保持領先地位。”郭恒華表示,同時期待得到更多的政策的支援、法規的開放以及監管的更科學化,産業一定會做起來。

上司一家有50%産品在海外的企業,對于可能帶來巨大成本的碳稅,郭恒華認為并不是壞事。

“高碳稅的背景下,生物制造領域的優勢得到凸顯,以丙氨酸産品為例,在菌種的發酵過程當中,使用的原創厭氧發酵技術,與傳統技術相比,減少了50%的二氧化碳排放,非常符合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郭恒華如是表示。(央廣資本眼)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下傳“央廣網”用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台”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email protected],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将追究責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