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董宇輝,木秀于林!

作者:雲龍老師心理坊

一定要保護董宇輝。

我很少看董宇輝的直播,但對董宇輝這個人我是挺喜歡的,因為他的真誠和真性情,哪怕是出名後,好像也沒看出有什麼自我膨脹的地方。

但這個世界就是這樣,有些是非不會因為你人好就不找上來,董宇輝要想繼續這樣下去,保持住自己的可貴品質,不管是團隊還是個人,都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而現在問題就出在了團隊這邊。

一個小編的回應演變為一場風波,事實證明了現實永遠是現實。

董宇輝,木秀于林!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小編”隻是個導火索!

東方甄選小編“小作文出自團隊之手”的回複直接揭開了内部沖突的面紗,沖突迅速擴大化了。

我們看後續董宇輝、東方甄選CEO和俞敏洪的回應就可以知道,這個事實屬積怨已深,爆發是早晚的問題。

“自稱很了解業務的小編在評論區胡回複,導緻很多朋友不舒服,我跟俞老師直接告狀了。俞老師讓我和東方小孫直接溝通,不要太客氣。我和孫老師非常激烈地溝通了,還喝了好幾壺散簍子。”

董宇輝這個回複激怒了小編,這也從側面說明東方甄選CEO孫旭東對董宇輝是有意見的,否則何至于“激烈溝通”呢?按照正常的管理邏輯,小編把内部沖突公開化,屬于基本的職業問題,CEO怎麼還想着讓董宇輝妥協呢?

後來更是駁斥“飯圈文化”,“董宇輝不止千萬年薪”,以及俞敏洪表示網友應該理性表達觀點,一切都說明管理出了問題。

董宇輝,木秀于林!

誰是東方甄選成功的功臣?

客觀來說,俞敏洪,東方甄選CEO和團隊,董宇輝,三方都不可或缺。

沒有俞敏洪的決策和選擇,新東方未必能殺入農業直播賽道,這跟俞敏洪的發心、性格和企業家精神有關,是以他是東方甄選成功的源頭。

老闆決定了方向,那東方甄選CEO和團隊就是具體幹活的人,萬事開頭難,大家都很辛苦,就像在黑暗叢林穿行,前面茫然一片,誰也不知道前途如何。

這時候的董宇輝是帶着壓力努力工作的,是金子總有機會發光,因為網友的喜愛,董宇輝做到了所謂的“一夜爆紅”,吸引了全國網友的追捧,而這些喜愛、追捧和流量又化為了東方甄選,乃至新東方的成功逆襲。

是以俞敏洪說要感謝董宇輝,沒有董宇輝的橫空出世,東方甄選何時成功還是未知數。

董宇輝,木秀于林!

“去董宇輝化”應該是東方甄選的共識!

俞敏洪見過大世面,他對董宇輝和東方甄選的爆紅很冷靜,董宇輝也算是心平氣和,畢竟從曆史看,波浪起伏是常态。

“如果有一天離開了我,東方甄選能夠完美地正常運作,我能夠普通地正常地生活,我就去找一個山村支教”。

董宇輝曾如此表示。

作為一個企業,從業務的穩定性和連續性來說,從企業的根本利益來說,個人必須服從大局,企業必須擺脫對個人的依賴。所謂成熟的企業管理,就是擺脫“成敗系于一人”的局限性。

是以“去董宇輝化”應該是東方甄選的共識,畢竟這麼多人這麼大的業務都把命脈寄托在一個人身上,就太脆弱,風險太大了。東方甄選實際上也在打造平行矩陣帶貨主播,弱化董宇輝的IP色彩,但問題在于粉絲買不買賬啊。

董宇輝,木秀于林!

董宇輝,一個頂一萬個!

個體崛起的時代,頂級IP是不可替代的,這對企業管理形成了挑戰。不是人多力量大或制衡的邏輯,而是整個團隊都應該為IP服務才行。

因為粉絲就認IP,東方甄選的粉絲大多數都是奔着董宇輝來的,董宇輝就是東方甄選最大的招牌。現在的情況是,董宇輝可以離開東方甄選,而東方甄選離不開董宇輝。

是以才會有大量粉絲認為董宇輝在“忍氣吞聲、受委屈了”,是以自發組織起來應援董宇輝,對東方甄選團隊和俞敏洪形成壓力。

新東方能起死回生,股價從個位數漲到兩位數,東方甄選一年總營收45億元,同比大增651%,淨利潤9.71億元,以及孫東旭兩天套現2億多港元,這些董宇輝功不可沒吧,

可以說,新東方的轉型,東方甄選的未來前途,在目前階段,就是很大程度上寄托在董宇輝身上。董宇輝不可替代,董宇輝不可複制。

董宇輝,木秀于林!

董宇輝,木秀于林!

在董宇輝剛紅起來的時候,董宇輝曾深情想念曾經的同僚,“等新東方好起的時候,把他們(前同僚們)接回來,我還挺想他們的。”

當時我就覺得這是一個忠于朋友,忠于團隊的人。這種人不管在職場上還是在生活中都是比較稀有的。

正是因為董宇輝是這樣的人,是以外界拿出更大的利益來挖他,也誘惑不了他。而也正因為如此,他也必然要面臨集體的壓力,君子可欺之以方嘛。你既然是忠誠于團隊,那為團隊為公司委屈一點又怎麼了,為了大局,誰都應該無私奉獻,否則就是自私自利,不可饒恕。

從古至今,多少人都是以所謂“大義”的名分去欺負别人,讓别人通過自我犧牲來證明自己。但他們真不知道自己是什麼心理嗎?嫉賢妒能,見不得身邊人好,是罪過啊。

最後還是俞敏洪出來收拾攤子,俞敏洪先是批評小編嚴重缺乏職業精神,然後批評東方甄選CEO和自我檢讨,“小孫在對問題進行解釋時,提及了宇輝的薪酬,這樣做也不恰當。我作為董事長負有上司責任,也向宇輝表達了歉意。小孫做事情年輕有沖勁,但是不夠圓潤……”

這就是形勢比人強,事實證明董宇輝的選擇餘地很大,而東方甄選則沒有太多選擇。而董宇輝讀過很多書,知道很多道理,可他免不了要在現實中磨砺自己,他沒有辜負誰。

還有一點非常關鍵,如果“分錢分名”的沖突不解決,那這次就算和稀泥遮掩過去,下次可能就不行了。屁股決定腦袋,利益決定選擇。老闆還是要講原則,不能優柔寡斷,給董宇輝的貢獻相比對的利益和待遇,讓IP變成“自己人”,肉爛在鍋裡,才是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