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六次延期!“最貴ST股”回應交易所問詢→

六次延期!“最貴ST股”回應交易所問詢→
六次延期!“最貴ST股”回應交易所問詢→

在連續六次公告延期回複後,12月12日晚間,有着“最貴ST股”之稱的*ST左江終于對深交所于11月4日、16日連續下發的兩份三季報問詢函作出回複。

*ST左江稱,2022年度審計報告顯示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存在不确定性,同時股票因兩方面原因存在被終止上市的風險:一是截至目前,公司應收賬款保理業務尚未生效、2022年年報形成保留意見的原因尚未消除,上述事項可能導緻公司2023年年報被出具保留、無法表示意見或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二是公司今年1月确認的DPU晶片銷售合同能否最終在2023年度确認需要進一步判斷;另有5100萬元合同因無法完成傳遞驗收,進而無法确認相應收入。

六次延期!“最貴ST股”回應交易所問詢→

從其财報資料來看,*ST左江業績表現逐年下滑明顯。2020年至2022年,*ST左江分别實作營業收入2.01億元、1.18億元、5896.12萬元,實作歸母淨利潤9364.16萬元、566.5萬元、-1.47億元;今年前三季度,*ST左江實作營業收入3372.21萬元,實作歸母淨利潤-9732.73萬元。

與其基本面嚴重不符的是,*ST左江股價一路“逆勢”走高。從今年1月底的97.5元/股,最高漲至7月中旬的299.8元/股。11月中旬以來,*ST左江股價有所回落,但截至12月12日收盤,*ST左江仍報收189.01元/股,日内漲幅11.18%,較年内低點上漲約94%。

六次延期!“最貴ST股”回應交易所問詢→

不過,在*ST左江回複深交所問詢函,提示投資風險後,12月13日,*ST左江開盤跌停,當日中午收盤報151.21元/股。

六次延期!“最貴ST股”回應交易所問詢→
六次延期!“最貴ST股”回應交易所問詢→

一推再推的回複函

11月4日、16日,深交所創業闆公司管理部向*ST左江下發兩份三季報問詢函。11月9日、14日、23日、30日及12月4日、11日,*ST左江六次釋出延期回複公告。

六次延期!“最貴ST股”回應交易所問詢→

對于延期回複原因,*ST左江稱,公司在收到上述兩份問詢函後高度重視,立刻組織相關部門對問詢函中所涉及的問題進行逐項落實。為保證回複内容的真實、準确、完整,呈現更為詳實的問題回複,經向深交所申請,将延期回複工作。敬請廣大投資者理性投資,并注意投資風險。

而2023年以來,*ST左江所受到的監管關注遠不止兩封問詢函。年内,深交所針對*ST左江2022年年報、2023年半年報還曾分别下發2封問詢函;9月、10月,又連續下發兩封關注函,一封質疑*ST左江是否具備實施大額對外投資的能力,另一封則關注其拟開展的保理業務是否存在風險及不确定性。此外,12月1日,*ST左江因涉嫌資訊披露違法違規收到證監會立案告知書。

面臨被終止上市的風險

*ST左江2022年年度報告的審計報告意見類型為保留意見,其表示,形成保留意見的基礎為公司部分應收賬款會計師未能實施現場訪談,亦未能取得函證回函,無法判斷相關應收賬款的可回收性。

而截至目前,會計師未能實施現場訪談、未能擷取函證回函等原因導緻保留意見的形成基礎尚未消除。

同時,*ST左江于2023年10月13日披露了《關于辦理應收賬款無追索權保理業務的公告》,拟對相關應收賬款開展無追索權的保理業務。截至12月12日前,保理公司尚未完成對債務人的充分盡調,保理業務未産生實質性進展。

*ST左江表示,若因上述事項導緻公司2023年年度财務報告被出具保留、無法表示意見或否定意見,公司股票将面臨被終止上市交易的風險。

此外,因2023年已實作收入、在手訂單及目前實施進度、預計确認收入時間和條件等均存在不确定性,*ST左江也同樣存在終止上市交易的風險。

具體而言,經核查,對于*ST左江今年1月确認的1261萬元DPU晶片銷售合同,會計師表示,相關銷售是否能最終在2023年度确認需要進一步判斷;此外,*ST左江今年6月披露的與旭輝科技、衆源時空簽訂的5100萬元合同,經與衆源時空溝通,除部分測試産品以外,2023年内在慶陽項目上無法完成伺服器網卡的傳遞驗收,進而2023年無法确認相應收入。

資訊披露管理有待加強

雪球APP上有投資者表示,*ST左江近期召開電話會議,并稱“慶陽5100萬訂單将計入年報;公司主業将恢複,2億存貨預計于11月傳遞并确認收入;晶片業務在手訂單2.3億,11月前傳遞2億并預計年13内确認收入;保理合同已簽,非标問題将解決。”

*ST左江稱,經公司内部核查,公司個别員工應某證券機構邀請參加電話業績說明會,與公衆投資者進行公司三季報業績交流,屬于正常的溝通交流。

*ST左江進一步表示,經核實,雪球APP中所述内容不準确。公司将進一步提高規範運作意識,強化資訊披露管理,加強對各部門資訊披露義務責任人的教育訓練,杜絕此類事件再次發生,持續提升公司資訊披露品質,提升公司規範運作水準,切實維護公司及全體股東利益,推動公司健康、穩定、高品質發展。

六次延期!“最貴ST股”回應交易所問詢→
來源:金融時報用戶端記者:張弛編輯:雲陽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