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3“以體樹人校長計劃”緻敬10位校長  蔡崇信:體育教育需要更多人一起上場

作者:紫牛新聞

“好學校要有懂體育的校長”“校長不懂體育就沒有文化”;“體育老師經常‘生病’,完全是校長的責任”“體育課的課時要給足,強度要給夠”;“體育教育,絕不是為了競技”“無比賽不體育”……

12月14日,蔡崇信公益基金會2023以體樹人教育研讨會暨第四屆以體樹人校長年度盛典在杭州舉辦。姚明、易建聯、郭晶晶、楊揚等體育界大咖悉數到場,大會集中讨論了如何看待當下體育教育,及培養青少年體育精神的命題,并共同緻敬了十位傳播體育精神的校長。

完全人格,首在體育。蔡崇信公益基金會發起人蔡崇信在現場表示,體育精神不僅關乎競争、協作,也關乎如何面對失敗,“打球總是想赢的,但學會面對失敗更有價值。年輕人必須經曆從失敗中得到成長的經驗。”

2023“以體樹人校長計劃”緻敬10位校長  蔡崇信:體育教育需要更多人一起上場

了解體育就是了解人生

今年,國内體育很熱,村BA、村超鑼鼓喧天,點燃全國;但同時,體育也在遇冷,不少學校連“課間十分鐘”的自由活動也無法保證。溫差之下,到場嘉賓談論最多的是體育教育對人生的長遠意義。

“體育讓一個家庭可以共同學習成長”,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香港委員會大使郭晶晶在現場分享道。她認為,在運動方面不分性别,女性參與體育運動不僅可能成就輝煌的運動生涯,也有助于在生活當中取得更好的成就,成為更好的上司者。

姚基金創始人、中國籃球協會主席姚明分享了1996年秋天打全國青少年聯賽的一個細節:在最後的決勝時刻,他丢了6個罰籃,最後球隊輸了3分。他後來罰球準,和這場比賽有關系。他說,比賽無論輸赢,都應該激發孩子去問為什麼,“你不希望再次發生,是以你會有動力去改變它。”

中國冬奧首金獲得者、世界反興奮劑機構(WADA)副主席楊揚則認為:體育帶來的成長是全方位的,金牌隻是技術專業層面上的成就,面對挑戰時候的堅定信心,面對失敗時的不氣餒,比最後的結果還重要。

2023“以體樹人校長計劃”緻敬10位校長  蔡崇信:體育教育需要更多人一起上場

“體育教育需要更多人一起上場”,作為長期投身體育運動的人士,蔡崇信認為體育給他最大的啟發,就是“學會勇敢面對失敗和挫折,倒下去再爬起來的精神”。

他說:“打球總是想赢的,但學會面對失敗更有價值。賽場上沒有常勝将軍,如果有挫折就去抱怨、否定自己、責怪隊友,那就沒法打好下一場球了。我認為現代的年輕人必須經曆從失敗中得到成長的經驗。”

好學校離不開懂體育的校長

“強壯其體魄,野蠻其精神”。在蔡崇信以體樹人校長計劃入選校長、廣東省東莞市南城開心實驗學校校長邢向钊看來,沒有一所學校因為體育發展好了而排名滑落,恰恰相反,它們都成了更有名的優質學校。

遼甯省沈陽市渾南區第九國小校長侯明飛,是體育精神的絕對布道者和踐行者。九小的學校裡屋頂上能吊環引體,牆上能攀岩變身“蜘蛛俠”,1400多個輪胎堆成山,幾乎人人都會獨輪車……學校19個運動區滿足了孩子們愛玩的天性。全校學生肥胖率不到3%,近視率隻有13.88%、遠低于全國平均水準。孩子們感謝“老侯”,都愛來學校上課。

在洛陽市孟津區平樂鎮張盤國小,校長宋海波用廢棄輪胎自制訓練器材,組建了一支農村女足隊。大課間颠球,晚上加練,田地也是練球場。7年過去,這支足球隊拿下了15次比賽冠軍,誕生了5位國家一級運動員、7位國家二級運動員,二十餘位體育特長生進入重點中學,鄉村女孩的人生,因為體育多了另一種可能。

與會嘉賓也多次提到當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解決青少年心裡問題的鑰匙,不在心理老師手上,在體育老師手上”,邢向钊說道。

在國家體育總局青少司副司長姜慶國看來,“校長是一個學校的靈魂,是學校公德心的傳播者,是體育老師的守護者,更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捍衛者”。

2023“以體樹人校長計劃”緻敬10位校長  蔡崇信:體育教育需要更多人一起上場

正是因為看到了一校之長在體育教育中的守門意義,2019年7月,蔡崇信公益基金會啟動“以體樹人校長計劃”, 每年在全國範圍内尋找并資助10名具有體育精神的校長,通過挖掘典型校長,弘揚以體樹人理念,促進體教融合更好的發展。

自項目開展以來,累計吸引了2500餘名校長參與報名,資助了其中41位以體樹人校長,影響師生超過200萬人。

2023“以體樹人校長計劃”緻敬10位校長  蔡崇信:體育教育需要更多人一起上場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徐曉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