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以進促穩、先立後破?政治局會議釋放重要信号

如何以進促穩、先立後破?政治局會議釋放重要信号

每年12月初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為來年經濟工作定下基調,是觀察來年經濟政策的重要視窗之一。按照慣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将在不久後召開,部署具體經濟工作。

據新華社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8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4年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大陸經濟回升向好”,明确明年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要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緻性,加強經濟宣傳和輿論引導。并提出“形成消費和投資互相促進的良性循環”“持續有效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

多位專家分析,2024年将繼續加大宏觀調控力度,宏觀政策将保持連續性和穩定性,這将有助于改善社會預期、提振市場信心。預計2024年GDP增速将保持在5.0%左右,經濟内生增長動能有望進一步增強,重點領域風險将得到有效防範化解。

以進促穩、先立後破

談及目前經濟形勢,會議認為,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後經濟恢複發展的一年。頂住外部壓力、克服内部困難,着力擴大内需、優化結構、提振信心、防範化解風險,大陸經濟回升向好。

在全球經濟複蘇勢頭不穩、國際地緣政經沖突加劇的背景下,相較于歐美、日韓等主要發達經濟體,2023年中國經濟發展表現出較強韌性。一季度經濟回升向好,實作良好開局;二季度總體延續恢複态勢,但部分名額增速放緩,經濟活躍度減弱;三季度,主要經濟名額企穩回升。進入四季度,宏觀調控組合政策發力顯效,經濟回穩向上态勢明顯。

政治局會議指出,明年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強化宏觀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民經濟綜合司負責人說,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關鍵是把握好蘊含其中的辯證關系。推進各項工作都需要尊重規律。在“穩”的基礎上推動“進”,通過經濟結構、發展品質、重大改革上的“進”來實作“穩”。在“立”和“破”上也需要把握好先後順序,否則會影響經濟發展大局,這也是經濟工作的重要方法論。

财信研究院副院長伍超明表示,會議強調“以進促穩”釋放了一個重要信号,在大陸“高品質發展紮實推進”後,新動能體量不斷提升,逐漸成為“穩”的重要力量。明年要加快高品質發展,在科技創新、内生動能培育等“進”方面取得更多進展,讓經濟中“進”的底色更濃,成色更足。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也認為,政治局會議強調“穩中求進、以進促穩”,把“進”的重要性提高了,意味着明年的政策組合會更加積極。在明年全球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國内房地産市場偏弱運作的情況下,需要進一步強化宏觀政策的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力度。

而“先立後破”,則是要做好新舊模式之間的銜接和切換。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分析,這裡的立和破,包括但不限于房地産發展新模式、能源結構以及政府債務管理機制等,在新機制正式成型之前,原有的模式還将繼續運作。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表示,“先立後破”則是一方面通過加大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來避免舊動能失速來確定短期的“穩”,另一方面通過加快經濟轉型來啟動新動能來實作長期内的“穩”。

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緻性

今年以來,大陸實施積極的财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币政策,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努力推動經濟總體回升向好,紮實推進高品質發展。

政治局會議指出,繼續實施積極的财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币政策。積極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質增效,穩健的貨币政策要靈活适度、精準有效。要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緻性,加強經濟宣傳和輿論引導。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或意味着2024年目标财政赤字率将設定在3.5%左右,較2022年年初目标上調0.5個百分點,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規模也會達到4萬億元左右,較上年增加0.2萬億。這主要是為了保持基建投資繼續處于較高水準,穩定宏觀經濟運作,同時對沖房地産行業低迷對地方政府财政收支帶來的影響。

貨币政策方面,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梁斯表示,從“精準有力”轉向“精準有效”意味着要持續提升貨币政策的有效性,比如,引導金融機構根據市場主體的資金需求節奏和期限要求來比對相應的資金供給,準确分析和研判實體經濟恢複期的一些新的需求模式和特點,以更好适應實體經濟需求。

本次政治局會議要求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緻性,并新提出“加強經濟宣傳和輿論引導”。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恒稱,近年來部分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呈現出“輿論倒逼、政府被動響應”的特征,2024年有必要提前與市場充分、有效溝通,及時、有力、有效地回應輿論關切。避免讓市場等待政策,讓政策走在市場預期前面,超出市場預期,如此才能打破低迷的市場情緒,調動起微觀主體的積極性。

擴大内需、防範風險

需求不足仍是目前經濟修複的掣肘之一。本次政治局會議繼續強調要着力擴大國内需求,相比以往“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和投資的關鍵作用”表述,新提出“形成消費和投資互相促進的良性循環”。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民經濟綜合司負責人表示,一方面,滿足消費需求特别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要不斷提高有效供給能力和品質,改善供給需要有效投資;另一方面,在投資轉化為實物工作量的過程中,也會通過商品或服務購買等鍊條傳導,有效帶動收入增加、消費擴大,進而形成良性循環。

章俊分析,目前單純從消費本身出發來發掘消費的新動能比較困難,是以要把投資和消費結合起來,短期内通過促進有效投資來穩定就業,以改善居民部門的預期,從長期來看要加大民生相關的投資來降低居民部門的預防性儲蓄。前者是讓居民“能”消費,後者是讓居民“敢”消費。

防風險方面,本次政治局會議重申“要持續有效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業内分析,防風險重點領域應為房地産、地方債、中小銀行,10月底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對此均有部署。

2023年為了化解地方債風險,出台一攬子化債方案,其中包括發行超萬億元特殊再融資債券,來幫助地方政府緩解償債壓力。2024年依然是地方債的償債高峰,全國整體賣地收入可能有所恢複,但部分地方債務償債壓力仍大。

明明表示,2024年化解地方債風險要發揮好一攬子化債措施的作用。地方政府可發行再融資債券,用于償還城投平台存量債務。商業銀行通過降息、展期等方式,對城投平台存量債務進行置換。地方政府還需開源節流、盤活資産,并限制新增投資規模。央行在必要時提供特定工具和流動性支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