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何物價資料顯示通縮伴随貨币寬松而加深?請了解非典型通縮

為何物價資料顯示通縮伴随貨币寬松而加深?請了解非典型通縮

内容提要:

11月份所有的物價資料都顯示出通縮加深的趨勢。近幾年我們的貨币投放、信貸供應、财政支出均以2倍左右的經濟增幅而擴張。伴随着貨币、信貸與财政政策供應的擴張而出現的通貨緊縮,是一種複雜的非典型通貨緊縮。非典型通貨緊縮疊加中國特色的流動性陷阱,源于中國特有的經濟體制與經濟增長模式。非典型通貨緊縮疊加中國特色的流動性陷阱,對中國中長期的債券、匯率、房産、股票等資産價格,将産生不可忽略的負面影響。

一、11月份所有的物價資料都顯示出通縮加深的趨勢

為何物價資料顯示通縮伴随貨币寬松而加深?請了解非典型通縮

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下降0.5%。其中,食品價格下降4.2%,非食品價格上漲0.4%;消費品價格下降1.4%,服務價格上漲1.0%。CPI環比下降0.5%。其中,食品價格下降0.9%,非食品價格下降0.4%;消費品價格下降0.5%,服務價格下降0.4%。

為何物價資料顯示通縮伴随貨币寬松而加深?請了解非典型通縮

11月份,全國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3.0%,環比下降0.3%。其中生産資料出廠價格同比下跌了3.4%,環比下跌0.3%;生活資料出廠價格同比下跌了1.2%,環比下降0.2%。

11月份,工業生産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4.0%,分類看,除有色金屬材料及電線類價格同比上漲2.6%外,其他類别下跌了0.4%-7.8%;工業生産者購進價格環比下降0.3%。木材及紙漿、黑色金屬材料、建築材料及非金屬價格環比分别上漲了0.6%、0.3%和0.1%,其他類别價格環比分别下跌了0.1%至1.3%。

為何物價資料顯示通縮伴随貨币寬松而加深?請了解非典型通縮

所有的價格指數下跌幅度均比10月份有所加深。CPI同比跌幅從10月份的0.2%加深到0.5%,環比跌幅從0.1%加深到0.5%;PPI同比跌幅從10月份的2.6%擴大到3%,環比跌幅從0%擴大到0.3%;生産者購進價格同比跌幅從10月份的3.7%放大到4%,環比跌幅從0.2%放大到0.3%。

不研究經濟問題的讀者們,可能對CPI同比下跌0.5%這個資料,缺乏基本的認識,因為大家感覺除了豬肉價格調動10元左右感覺強烈一點,對其他的價格變動,感覺并不明顯。

我們經常調侃日本失去的30年,因為這30年日本經濟失速,處于長期的通縮之中。但日本在1990~1999年,也就其第一個失去的10年的120個月中,CPI下跌幅度大于0.5%的月份隻有6個,第一次在其陷入通縮後的第五年,即1995年10月才出現,而且其中3個集中在1999年的年底。

二、近幾年我們的貨币投放、信貸供應、财政支出均以2倍左右的經濟增幅而擴張

應該說,沒什麼好隐瞞的,由于内需、外需收縮,供給嚴重過剩,價格全面下行。而11月份所有的價格指數,都顯示通縮在進一步加深。

一般而言,供不應求,價格上漲,供過于求,價格下跌。而在經濟學原理和大家的常識中,價格下跌,大體上是因為貨币緊縮,信貸投放收縮和财政支出縮減,導緻需求受到壓抑,形成需求不足型通縮。

但令人意外的是,我們通縮的形成,并非如此。因為這幾年我們一直處于大力度的貨币寬松與财政刺激之中。

為何物價資料顯示通縮伴随貨币寬松而加深?請了解非典型通縮

2023年1-3季度的中國GDP現價增長幅度隻有4.9%,但截止10月,社會融資存量同比增長9.1%,流通中的貨币M2同比增長了10.3%,政府債務餘額同比增長了14.3%,全國财政赤字預計達到4.88萬億元,較上年增長25.8%。同時,赤字率也将從上年的3%提高到3.8%左右。

實際上,我們的貨币寬松和财政擴張政策沒有帶來相應的需求增長與經濟增長,并非今年才發生,已有幾年了。

與2019年對比,截止2023年10月,M2從199萬億增加到288萬億,增長了45.1%;社會融資存量從251萬億增加到374萬億,增長了48.8%;政府債務餘額從38萬億增加到69萬億,增長了79.4%;全口徑财政赤字從5.5萬億增加到2022年的9萬億,增長了62%。

但換來的GDP僅增長了約26.5%,固定資産投資增長17.2%,居民消費支出總額增長24.6%,商品房銷售額下降了26.7%。

為何物價資料顯示通縮伴随貨币寬松而加深?請了解非典型通縮

4月份,我就在《3月物價指數的經濟信号:我們正在從長期低通脹向通縮過渡》一文中說過,我們在走向通縮。

但有些人認為,信貸在增長、财政在擴張就不是通縮。其實信貸增長、财政擴張而伴随着價格下行,是更麻煩的通縮。

最近發改委發表觀點認為,今年的中國經濟逆流而上,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其實人類經濟總體一定是趨勢向好的,但發改委含蓄所言的波浪與曲折,其中的折與波谷就是通縮,曲與波峰就是通脹。

三、伴随着貨币、信貸與财政政策的擴張而出現的通貨緊縮,是一種複雜的非典型通貨緊縮

為何物價資料顯示通縮伴随貨币寬松而加深?請了解非典型通縮

在典型的經濟學語境中,通貨緊縮是商品和服務價格的普遍下跌,通常與經濟中貨币和信貸供應的收縮有關。在通貨緊縮期間,貨币的購買力會随着時間的推移而上升。

不得不說,目前發生在大陸的通貨緊縮趨勢,并不符合典型的通貨緊縮的定義。因為商品與服務的價格普遍下跌了,但并非在貨币和信貸供應的收縮中發生,反而是在貨币與信貸的擴張期中形成的一種反常現象。

理論上講,通縮是一種商品與服務持續供過于求導緻價格回落或者無法上漲的狀态。這種狀态理論上有兩種成因。

一種是流通中的貨币減少,導緻在供應端并未縮減時,需求方因貨币總量收縮而名義收入減少、購買力下降而導緻供過于求,價格回落。這是一種典型的通縮狀态。

為何物價資料顯示通縮伴随貨币寬松而加深?請了解非典型通縮

另一種是流通中的貨币持續增加,但受制于經濟體制、經濟政策和經濟發展模式,貨币寬松和财政擴張所增加的貨币流向結構與存量結構并未保持同步,流向供給端的比例持續大于流向需求方的比例,導緻對供給端的貨币增加持續大于對需求端的貨币增加,進而造成逐漸嚴重的供過于求,價格回落。

上述狀态的初期,會表現為低通脹,如增量貨币流向結構不能及時調整,供求關系繼續惡化,就會演化為通縮。亞洲金融危機後那8年,以及最近幾年我們的經濟狀況,正屬于這種因為大幅度增加的增量貨币,在投資與消費的配置設定比例上失去平衡,通過投資流入供給端的資金比例越來越大,流入消費端的比例越來越小,導緻相對于持續領先增長的供給端,居民消費能力不斷削弱,供過于求關系不斷惡化,是以物價漲幅從持續回落到下跌。

我們目前的經濟狀況,就屬于這一種。這是一種非典型的通縮。

四、非典型通貨緊縮疊加中國特色的流動性陷阱,源于中國特有的經濟體制和經濟增長模式

五、非典型通貨緊縮疊加中國特色的流動性陷阱,對中國中長期的債券、匯率、房産、股票等資産價格,将産生不可忽略的負面影響

第四、第五部分的内容,未完待續,因為三郎計劃使用最新的金融資料來解釋這一結論。

感興趣的朋友,請關注央行公布11月份金融資料後次日三郎的經濟分析文章,對此三郎将給出鮮有人涉及的、且通縮易懂的解釋。

【作者:徐三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