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谷歌釋出Gemini後惹質疑;美團直播短視訊對抗抖音

谷歌釋出Gemini後惹質疑;美團直播短視訊對抗抖音

熱點聚焦

谷歌釋出Gemini後惹質疑;美團直播短視訊對抗抖音

谷歌Gemini剛發就惹質疑:測試标準有失偏頗,效果視訊疑似剪輯

谷歌憋了許久的大招,雙子座Gemini大模型終于釋出!然鵝當大家從驚喜中冷靜下來,仔細閱讀随之釋出的60頁技術報告時,卻發現不妥之處。機器學習講師Santiago Valdarrama認為谷歌可能暗示了展示的視訊是精心挑選的好結果,而且不是實時錄制而是剪輯的。(量子位)

美團告别外賣平台:直播短視訊對抗抖音,轉型零售電商

缺少新故事僅是美團市值下跌的原因之一,現在的美團還面臨和拼多多、位元組跳動的雙線作戰。不過,美團的新故事,也正藏在與抖音的關鍵一戰中。從業務層面看,直播和短視訊被美團内部視為2023年公司級别戰略的業務;從公司角度看,則加速由餐飲外賣向科技零售轉型。(騰訊新聞深網)

靠拼多多賺最多錢的投資人

曾有一篇剖析黃峥的文章如此寫道:對于投資人來說,錯過拼多多或許會遺憾,但對于黃峥而言,這或許是一場不必要的說服——隻要業績能持續漲,解釋就是多餘。(暗湧Waves)

不相容安卓的鴻蒙,會成功嗎?

有一些聲音認為國人做不出作業系統,但實際上,做出來并不難,難的是“用起來”。和微軟、阿裡相比,華為的一個優勢是“有終端”,有終端就意味着有使用者,有使用者就可以吸引開發者,這事兒才有可能成。(董指導聊科技)

AMD晶片大賞,英偉達最強競争對手來了

AMD CEO 蘇姿豐表示:“英偉達現在占有大量市場,但是我們可以在這個市場分一杯羹。”在算力晶片競争激烈的當下,AMD被認為是最有望與英偉達競争的公司。

而12月7日的釋出會,AMD也沒有讓大家失望。它從各個次元對比了其MI300X晶片與英偉達H100的參數,都有1.3倍甚至2倍的資料提升。(36氪)

科技公司

抖音、東方甄選、美團的文旅“三國殺”

東方甄選與抖音從“關系微妙”到“戰略合作”,是雙方利益的導向。高客單價、高毛利率的酒旅業務将是抖音的下一個發力點,抖音需要東方甄選在文化行業的獨特調性、“甄選好物”的專業度和産品資源,快速彌補這一闆塊與美團的差距。(華爾街見聞)

消費電子 “爬坑”:小米回血、蘋果硬撐

蘋果、小米和傳音三家手機品牌商的營收同比增速,都在向好。三家手機品牌商的營收端表現,也符合手機行業出貨量回暖的趨勢。其中過去曾出現較大下滑的安卓廠商陣營,在回暖階段的收入彈性好于蘋果。(海豚投研)

被指經營管理存在突出問題,貨拉拉再被約談,年内已三次被約談

12月5日,交通運輸新業态協同監管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對貨拉拉進行約談,并對滿幫集團、滴滴貨運、快狗打車等進行了提醒。據悉,約談中指出了貨拉拉在經營管理方面的突出問題,并要求各平台公司舉一反三,深刻反思,深入查擺,堅決防止類似問題發生。(奇偶派)

快手開啟年内最大規模組織架構調整,涉主站、電商等多個業務線

快手釋出内部郵件宣布新一輪組織調整,此次組織調整涉及主站、電商、商業化、社群科學等多個業務線,屬于今年以來最大範圍的一次組織架構調整。在組織架構調整的同時,各個業務線的負責人也進行了大範圍調整。(界面新聞)

報道稱SpaceX讨論股權出售,最新估值已近1750億美元

馬斯克的太空探索公司SpaceX已開始讨論另一輪内部股票出售,按照售股價格,估值将升至1750億美元。知情人士稱,SpaceX正在考慮以每股約95美元的價格出售内部股票,交易規模可能在5億到7.5億美元之間。(華爾街見聞)

亞馬遜低價服裝降傭,或想迎戰中國對手

亞馬遜長期對平台上的服飾賣家收取17%傭金,高于其他品類。日前,亞馬遜将售價低于15美元的服裝傭金降至5%,15-20美元的降至10%。亞馬遜沒有解釋原因,外界則認為是為了跟SHEIN競争,試圖吸引更多低價服飾賣家。(晚點LatePost)

NAND全面大漲價第一槍?存儲大廠發出漲價信 未來累計漲幅或達55%

全球第四大NAND Flash供應商西部資料對客戶發出漲價通知信。NAND晶片部分,公司預期未來幾季價格将呈現周期性上漲,在目前報價的基礎上,累計漲幅或達55%。(财聯社)

AI風向标

專訪谷歌DeepMind CEO:Gemini才是真多模态,GPT不算

美國當地時間周三,谷歌新的人工智能模型Gemini在聊天機器人Bard内部釋出。連線雜志當天采訪了上司該項目的人工智能高管德米斯·哈薩比斯。他表示,Gemini是一種新型人工智能,該項目可能會用新的方式推進聊天機器人和其他項目。(AI未來指北)

專家評價谷歌Gemini:隻是小進步,飛躍談不上

對于谷歌而言,Gemini是進步,但對整個AI領域來說未必是一個巨大的飛躍。華盛頓大學相關領域教授表示,“也許我們現在隻是上升到了一個不同的門檻值,在這個門檻值上,這并沒有給我們留下那麼深刻的印象,因為我們已經看過太多類似的産品和功能了。”(AI新智界)

百川智能創始人王小川:OpenAI正嘗試把1000萬顆GPU連在一起

王小川認為,與ChatGPT相比,從信仰層面、資源層面我們還有差距,但是到業務層面,大模型和應用的結合我們确實強很多,像淘寶、微信,包括抖音,中國網際網路的産品體驗是遠遠優于美國的。(騰訊新聞深網)

大模型太卷,AI應用就好做嗎?

2022年底,ChatGPT推出後迅速在社交媒體上走紅,很快,月活使用者突破1億,成為史上增長最快的消費者應用。不久後,國内也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大模型競賽,下場的企業越來越多,都在揚言要趕超ChatGPT。一年過去,大模型沒讓參賽者看到盈利的曙光,資本市場也在變冷,弄潮兒們發現:AI應用或許比大模型更有機會。(市值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