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哈佛研究:3歲前是孩子的大腦發育“黃金期”,很短暫,父母别錯過

哈佛研究:3歲前是孩子的大腦發育“黃金期”,很短暫,父母别錯過

我們普遍認為,智商得益于遺傳。天生不聰明的孩子,後期也無法翻盤。真的是這樣嗎?

美國心理學家曾将同一天出生的嬰兒分别放在了兩個不同的房間裡。一個牆壁雪白,環境安靜;另一個牆壁布滿花紋,時刻放着輕音樂,寶寶還能通過一個巨大的玻璃窗看到正在工作的醫生和護士。

幾個月後,檢測結果發現:第一個房間的嬰兒智力竟然比另一組足足遲鈍了3個月。第二個房間的寶寶認知能力、思維能力、記憶能力呈現了壓倒性勝出。

哈佛研究:3歲前是孩子的大腦發育“黃金期”,很短暫,父母别錯過

可見,智商完全可以在後天改變。

哈佛大學兒童行為學家理查德教授指出:寶寶剛出生時,腦重隻有390克,随着孩子的發育成長,大腦神經網絡快速發育,每秒鐘可以建立700個神經元的連接配接,3歲左右,腦重就能達到1000克,大腦發育完成率基本達到85%。

哈佛研究:3歲前是孩子的大腦發育“黃金期”,很短暫,父母别錯過

也就是說,如果能在3歲之前,大腦完全有機會變得更聰明,如果父母能給予大腦充分的引導刺激,孩子就會更聰明

哈佛研究:3歲前是孩子的大腦發育“黃金期”,很短暫,父母别錯過

怪不得世界衛生組織也将生命早期的1000天稱為孩子生長發育的“機遇視窗期”,父母若是能在這個時期給足三大營養,孩子就有機會赢在起跑線

飲食營養

3歲以内的孩子可以說是一天一個樣,成長非常迅速,是以這個階段的孩子對營養的要求非常高。

確定孩子的飲食中包含各種必要的營養素,如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在孩子的日常飲食中,應包含肉類、蔬菜、水果、全谷類和乳制品等。

哈佛研究:3歲前是孩子的大腦發育“黃金期”,很短暫,父母别錯過

過多的糖分和鹽分攝入對孩子的身體健康不利。應避免給孩子過多的糖分和鹽分,以防止出現齲齒、高血壓和其他健康問題。

尤其要特别重視牛奶的攝入。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維生素D和其他重要的營養素,對孩子的生長發育具有重要作用。

哈佛研究:3歲前是孩子的大腦發育“黃金期”,很短暫,父母别錯過

運動營養

0-3歲的寶寶身體協調能力差,是以很多父母會忽視這個階段孩子的運動發育。要知道運動可是大腦的聰明藥,腦科學家洪蘭教授就認為運動會刺激身體分泌多種積極物質,提升智力發展!孩子的思維能力、自控力、耐力、競争力、合作力也随之提高。

家長要根據孩子不同年齡,身體發育的不同,為孩子設計适合的運動,比如1歲以内的孩子,以爬,父母協助的體操為主,随着孩子長大,可以增加走,跑,跳,踢球,拍球等運動。

哈佛研究:3歲前是孩子的大腦發育“黃金期”,很短暫,父母别錯過

手是孩子的第二個大腦,捏、撕、貼、按等精細動作可以刺激大腦中對應的神經發育,促進手、眼、腦的三重協調,讓孩子越玩越聰明。是以,除了身體運動,手部的精細運動也很重要哦!

哈佛研究:3歲前是孩子的大腦發育“黃金期”,很短暫,父母别錯過

語言營養

美國堪薩斯大學用9年時間跟蹤觀察了42個家庭,最終通過智力測試發現,凡是3歲前從父母或看護人那裡聽到的詞彙多的孩子,智商更高,成績更好。

腦科學的研究顯示,語言刺激是促進大腦細胞生長發展的要素。那些和孩子說話頻繁的父母,可以讓孩子每小時最少能聽到600個詞,假設一天和孩子互動4個小時,3年孩子就能得到650萬個來自語言的腦刺激,孩子的大腦自然會更活躍,更聰明。

哈佛研究:3歲前是孩子的大腦發育“黃金期”,很短暫,父母别錯過

父母要給孩子創造豐富的語言環境,比如給寶寶洗澡,換尿片,家長可以多描繪自己的動作,讓孩子将語言和行為對應上,提高孩子的了解力和領悟能力。

其次要重視親子閱讀,書籍中豐富的詞彙,完整的句子且邏輯嚴密,孩子在聽故事的過程中,不但擴大詞彙量,豐富孩子語言表達,還能更有效地刺激孩子的大腦發育。

有調查資料發現,75%堅持長期聽故事的孩子,長大後對閱讀保持了濃厚的興趣。尤其是睡前講故事,孩子的專注力會更強,聽故事更投入,會更能體會到故事的美妙和有趣,因而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

哈佛研究:3歲前是孩子的大腦發育“黃金期”,很短暫,父母别錯過

抓住孩子生命早期的1000天的“機遇視窗期”,幫孩子打造聰明大腦,才能讓娃赢在起跑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