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儒意“接盤”萬達電影,許家印與王健林未了心願馬化騰接了

儒意“接盤”萬達電影,許家印與王健林未了心願馬化騰接了

重壓之下王健林最終還是放棄了對萬達電影的控股權。

12月6日,萬達電影公告稱,公司間接控股股東萬達文化集團及其全資子公司北京珩潤企業管理發展有限公司、公司實際控制人王健林,拟将其合計持有的公司控股股東萬達投資51%股權轉讓予上海儒意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若上述事項最終實施完成,将會導緻公司控制權變更。

儒意“接盤”萬達電影,許家印與王健林未了心願馬化騰接了

圖檔來源:萬達影業

“接盤”的儒意影視是近些年影視圈的絕對黑馬,曾先後投資電影《你好,李煥英》、《送你一朵小紅花》、《緻我們終将逝去的青春》等,還制作出品了《北平無戰事》《琅琊榜》《芈月傳》等電視劇作品;今年票房火爆的《消失的她》及《熱烈》也均有儒意參投。

這場轟動電影圈的控制權變更背後除了萬達的“籌資自救”,背後也閃現網際網路巨頭的身影。

作為儒意影業背後“關鍵先生”的騰訊又在這場收購中扮演着怎樣的角色?

王健林承壓,萬達電影易主

12月6日的股權交易完成後,上海儒意将持有萬達投資100%股權,通過萬達投資間接持有萬達電影的股權比例将升至20%,而萬達文化集團及其一緻行動人持股比例将降至10.9%。

“可以看出,萬達實控人在化解自身流動性所需與保持對萬達電影的控制力、影響力之間的艱難抉擇與平衡取舍,也表明了萬達集團在遭遇地産下行與珠海萬達商管上市不利重壓下的流動性困境。”IPG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向藍鲸财經如此表示。

為了鞏固自身現金流,應對珠海萬達商管年底上市的不确定性,除了電影,萬達體育也曾傳出過轉讓傳聞。

除了轉讓資産,萬達也于近期調整債務還款計劃,減緩流動性壓力。

11月21日,萬達商管釋出公告宣布,将其子公司萬達地産國際有限公司于2024年1月到期的6億美元債調整還款至2024年12月29日,計劃在1年内分四次還清,不涉及其他公開債調整,早鳥同意費率為1%,一般同意費率為0.25%。

萬達商管在公告中表示,由于目前房地産行業持續低迷,境外資本市場利率不斷上升,公司再融資面臨一定困難,且萬達商管子公司珠海萬達商管年底前獲批上市存在一定不确定性,萬達商管主動提前進行流動性管理,以保證公司流動性持續穩定。

根據此前招股書披露的資訊,珠海萬達商管的機構投資人包括鄭裕彤家族、碧桂園、中信資本、螞蟻、騰訊、PAG投資者等22家,按照之前對賭協定的内容,如果珠海萬達商管在2023年底前未能完成上市工作,萬達商管有義務向上述投資者回購股份,回購金額逾300億元。

如今,距離珠海萬達商管赴港上市的最後期限已越來越近。

“不管是展期還債計劃、還是資産的轉讓處置,萬達都是為緩解年底上市的對賭壓力,保證充足的流動性。”一位接近萬達的知情人士告訴藍鲸财經。

據該人士透露,在今年6月底第四次向港交所送出招股書之後,珠海萬達商管就一直在做“兩手準備”,一邊在配合港交所推進上市流程,一邊與投資者協商談判關于對賭的300億元回購款的償還。該人士還透露,由于萬達資産數量多且較為優質,萬達向投資者提供了多種談判方案,目前仍在與投資者持續協商中。

值得注意的是,騰訊是珠海萬達商管最早的四大巨頭戰略投資者之一。早在2018年1月,當時已經做好清償退市股東準備的萬達,與騰訊、蘇甯、京東、融創簽訂投資協定,4方聯合收購萬達在香港H股退市時引入的投資人持有的14.41%股份。

如果不是年底上市的難關,萬達的流動性或許不至于如此艱難。

在上述6億美元債之外,萬達僅有兩筆美元債各4億美元,于2025及2026年分批到期,未來沒有債務集中到期的壓力。

根據公開資料,截至今年9月底,萬達商管扣除所有負債後的淨資産超3000億,累計開業廣場492家,其中合作202家,已實作輕資産轉型,随着商管業務持續複蘇,每年都會産生經營性淨現金流。

儒意“接盤”萬達電影,不虧

實際上,萬達電影易主早有端倪,上海儒意在數月前就曾接盤萬達股份。

今年7月,上海儒意以22.62億元受讓萬達文化集團持有的北京萬達投資49%的股份。權益變動完成後,上海儒意通過萬達投資間接持有萬達電影2.14億股,占總股本的9.8%。随後十多天裡,萬達投資又兩次轉讓萬達電影股份。

追溯到更早的去年七月,萬達電影曾有一段頻繁的高層人事變動。

2022年7月4日,萬達電影公告,公司董事長、總裁曾茂軍送出書面離任申請。據AI财經社報道,51歲的曾茂軍在萬達已經幹了16年,而這場離職非常突然,4号白天還在上班,下午就被叫到了辦公室。

随後,分管人力資源中心的副總裁蔔義飛、副總裁徐建峰先後離任。有業内人士告訴藍鲸記者:“當時以為曾總要帶人走單幹,現在看來應該不是。”

爆款頻出的儒意影業為何要收購萬達電影?

這與萬達電影本身的“成色”有關。雖然近些年爆款數量不及儒意,但萬達電影在業内深耕多年,有豐富的打造爆款系列電影IP的經驗。此前萬達體系内孵化的、一個完全由國産元素構成的《唐人街探案》系列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該系列作品總票房超過了87.43億,成為國内最為賣座的系列電影作品,除此之外,該系列網劇、動漫也先後開發。

萬達電影11月14日在投資者互動平台表示,公司現有IP儲備包括“唐人街探案”、“誤殺”、“想見你”、“折疊城市”、“神舟”等系列題材。

與其他影視公司不同,萬達電影王牌在于其院線業務,在今年電影行業的三季報中,多家上市影企同比扭虧,院線類上市公司業績修複明顯。

院線業務也成為幫助萬達電影恢複元氣的關鍵一環。

據萬達電影2023年三季報,截至今年9月30日,萬達電影在國内擁有已開業影院877家,7338塊銀幕,其中直營影院709家,6159塊銀幕,輕資産影院168家,1179塊銀幕,前三季度累計市場佔有率16.5%,單季實作盈利6.9億元,遠超上海電影、橫店影視、金逸影視、幸福藍海、文投控股5家上市公司的利潤總和。

從這個角度來看,無論是内容ip還是院線基礎,萬達電影都不失為一個還不錯的資産。

儒意vs萬達,騰訊最受益?

在時下的節點,儒意獲得萬達電影的院線業務,也有更多想象空間。

艾媒咨詢CEO張毅接受藍鲸記者采訪時表示:“深度融合後,不管是内容還是管道二者可能都會有比較好的融合,萬達電影線上下管道方面積澱更深,二者的資源優勢結合也是整合的主要目的。”

具體而言,這種深度融合的優勢或在“分線發行”中展現。

近日,國内電影試行“分線發行”制度。顧名思義,“分線發行”是指一部影片不再由全國院線統一放映,片方可以選擇提供較優條件的院線或影院投資管理公司進行交易。比如提供的黃金場次較多、排片比例較高、放映周期較長、影片票房結算分賬比例較高等,都屬于擇優考慮的範疇。

“分線發行”的本意是幫助中小體量影片突破市場上限,觀衆或許也能在影院發現更多自己感興趣的題材影片。但近日,賀歲檔逼近,各大影視公司的玩法卻讓“分線發行”有變成“資本遊戲”的趨勢。此前,電影《沉默筆錄》網傳發行方案顯示:《沉默筆錄》此次選取了30條院線進行合作。排映要求包括:首周末前三天總場次不少于8場(其中首日不少于3場),三天中黃金場不少于3場;工作日,每天場次不少于1場。

據極目新聞報道,重磅賀歲片《非誠勿擾3》将采取“分線發行”的模式,不在全國影院統一放映,而是選擇提供較優條件的院線或影院進行合作,也就是誰能提供更優條件,誰才有機會放映影片。

在這種新的發行方式下,電影公司如果能貫通産業上下遊無疑獲得更多主動權。

但儒意的目标似乎并不止于此,撥開雲霧,兩家電影公司背後或是騰訊文娛産業的一盤大旗。

上海儒意屬中國儒意旗下的公司,而中國儒意背後的第一大公司股東則是騰訊。截至2023年9月22日,騰訊控股為公司第一大股東(間接持股),董事長柯利明持股18.92%。

談及柯利明外界并不陌生,其也是通過多次與許家印的交手,才最終實作了中國儒意的上市。

中國儒意的前身為恒騰網絡,而恒騰網絡最初由恒大、騰訊共同組建。在2020年恒騰網絡以72億港元的代價收購了柯利明創辦的影視公司儒意欣欣,進而擁有了儒意影業及南瓜電影。

2021年,深陷困境中的恒大又以44.33億港元的價格,将所持有的7.39億股恒騰網絡股份轉讓給了柯利明,柯利明由此成為恒騰網絡的二股東。2022年2月,恒騰網絡更名為“中國儒意”。

作為網際網路大廠中對影視文娛布局頗廣的騰訊而言,萬達電影這步棋填補了其線下影視娛樂的關鍵空白。

儒意“接盤”萬達電影,許家印與王健林未了心願馬化騰接了

此前,騰訊已經布局網文(閱文)、影視(騰訊影業)、流媒體平台(騰訊視訊)和票務(貓眼)幾乎遍及文娛行業,唯獨欠缺院線這一環,如今萬達電影加入“騰訊全家桶”真正幫助騰訊實作了文娛産業的全産業鍊布局。

此番合作達成後,騰訊與阿裡的在大文娛領域幾乎形成了全面對壘,甚至稍勝一籌,有業内人士接受采訪時表示:“這個(收購)更像是是騰訊在圍剿阿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