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興主動出擊,美團管理層大地震

王興主動出擊,美團管理層大地震

王興主動出擊,美團管理層大地震

美團技術團隊大換血

意識到問題的美團,正在抓緊改變自己。

最近一段時間裡,整個網際網路行業最受關注的三家公司無疑是阿裡、拼多多和美團。

阿裡和拼多多最近在資本市場上的博弈不用多說,想必大家也都略有耳聞。

但美團這邊情況卻大有不同,有别于阿裡和拼多多前所未有的競争态勢,美團的氣氛明顯down許多,尤其第三季度财報釋出後,資本市場的不看好,更是讓美團的股價變得動蕩不安起來。

一時間,對于美團盈利能力的質疑,在整個網際網路行業甚嚣塵上。

不過,面對這種不利局面,美團很快就做出了反應。在财報後的電話會上,美團ceo王興表示,目前美團的股價隻反映了外賣單一業務的估值,并不符合公司的内在價值,目前正考慮推進一筆價值10億美元的回購計劃。

同時,美團CEO王興還表示,接下來公司将繼續執行“零售+科技”的公司戰略,通過科技賦能生活服務各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我們将會進一步的持續的創新,引入越來越多的生活方式,能夠更好的滿足客戶的需求,能夠進一步的加速這個行業當中的數字化轉型。”

王興是這麼說也是這麼做的。日前,美團釋出内部信,宣布多位核心業務負責人調整或換崗,其中,技術崗負責人的全新任命是本次調整的重點。

具體來看,此次人事變動由穆榮均、張錦懋牽頭籌備技術委員會下成立技術治理籌備小組。錦懋卸任基礎研發平台負責人,繼續任技術委員會主席并負責技術委員會現有工作;原美團平台技術部負責人韓建換崗擔任基礎研發平台負責人,彙報至王興;原快驢事業部産品和營運及技術負責人司天歌換崗擔任美團平台技術部負責人,彙報至美團平台負責人李樹斌。

王興主動出擊,美團管理層大地震

美團上市時高管 左一為穆榮均 圖源:美團

關于技術團隊大換血的原因,王興也在公開信中做出了解釋:為了更好的實作“幫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的使命,落實“零售+科技”戰略,強化技術手段在零售業務場景中的積極探索和應用,進一步提升零售各業務的效能。

如此看來,經過此次人事大調整後,美團将在技術領域加速布局,并以此來為各個業務闆塊提供強大的動力支撐。

事實上,作為一家科技零售公司,美團一直以來都相當重視平台在技術領域的發展。

資金投入方面,2022年财報顯示,去年全年,美團持續加大關鍵領域科研費用投入,全年研發支出同比增長24%至207億元,創曆史新高。

此外,今年第一季度到第三季度,美團的研發支出分别達到50億元、54億元、54億元,三個季度總計研發支出達到158億元,處于逐漸遞增狀态。

王興主動出擊,美團管理層大地震

美團第三季度開支情況 圖源:Tech商業

按照目前增長趨勢和後續發展布局,美團在第四季度的研發支出超過50億應該不是問題,而隻要第四季度的研發支出超過49億,美團的全年研發支出就能再創新高。

業務布局方面,最考驗技術生産能力的AI,其布局目前已涵蓋平台的餐飲外賣、到店服務、酒店及旅遊、新業務等闆塊,不僅幫助平台提高了營運效率,降低了支出成本,還讓平台的使用者體驗得到了提升,各個業務實作了有效增長。

科技是第一生産力。站在美團的角度看,技術的提升能為平台帶來強大的支援和優化,尤其在三季度财報釋出後,外界并不看好美團能夠改變市場形勢的情況下,為了重整旗鼓再出發,祭出一把有用的技術武器顯然是最快速且有效的方法。

總之,美團技術團隊大換血,是其在科技領域的重要舉措,不僅展現了美團在危機到來之際一心求變的決心,也展現了王興對于成為一家真正的“科技+零售”公司的野心。

王興主動出擊,美團管理層大地震

科技和零售,需要齊頭并進

詳細來講,美團關于科技的布局遠不止于上文提到的這些。

今年以來,美團在科技領域的相關布局,包括但不限于以約20.65 億元收購AI公司光年之外;以王興為首的美團S-team,成為美團大模型的最高決策機構;上線首個AI互動産品“Wow”;入股大模型公司智譜AI等等。

另外,在美團啟動的2024屆校園招聘中,技術類崗位擴招超50%,面向精尖校園科技人才的招聘項目“北鬥計劃”同步啟動,大模型相關崗位也成為了平台的招聘重點。

王興主動出擊,美團管理層大地震

美團“北鬥計劃” 圖源:美團招聘

種種迹象表明,積極探索AI布局和研發新技術是美團今年邁出的關鍵一步,其對技術領域的重視,将進一步展現在後續業務的拓展和發展過程中。

所謂“科技+零售”,說完了科技,我們再來看看零售。

11月29日,美團買菜宣布于12月1日更名為小象超市,并将通過美團APP内置程式、微信小程式和小象超市獨立APP向廣大使用者提供服務。

公開資訊顯示,小象超市采取的是美團自營零售模式,通過在社群設立的集存儲、分揀、配送為一體的便民服務站,為社群居民提供全品類商品的即時配送服務,定位為“30分鐘快送超市”。

王興主動出擊,美團管理層大地震

圖源:小象超市官微

美團買菜更名小象超市,被外界視作是美團發力大零售的重要舉措,平台似乎有意通過此舉進一步打通線上和線下的交易,成為一家真正意義上的大型非傳統超市。

縱觀整個零售行業,這種打法相當常見。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天貓超市和京東超市,經過多年的積累和發展,目前已打造出對使用者日常生活全場景覆寫的業務模式。

更何況,除了天貓超市和京東超市,與美團在本地生活賽道瘋狂纏鬥的抖音,也在今年年初上線了抖音超市,發展自身的零售生态。

在這種背景之下,美團将美團買菜更名為小象超市,顯然也是為了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強化平台在零售領域的競争力。

目前看來,處于不利局勢的美團,依舊是堅定地走在“科技+零售”的道路上,一邊對零售業務場景,進行積極探索和調整,一邊面向科技創新領域,持續加大研發投入。

王興主動出擊,美團管理層大地震

零售行業打響“生死戰”

從今年的各項調整來看,美團内部正在不斷發生變化,平台顯然已經進入一個關鍵的變革時期。

在這樣一個關鍵時期,美團由于新業務燒錢不止,收入增速緩慢,正面臨多重危機。

同時,競争對手的發力也給美團帶去不小的壓力。

尤其在即時零售的“小時達”服務上,各家也都提高了重視程度。例如,今年3月,淘寶上線“小時達”服務,使用者在搜尋商品時可以看到專門的小時達合集;8月份,京東專門開設了“小時達”專區;10月份,抖音電商為小時達服務增設了獨立入口……

王興主動出擊,美團管理層大地震

京東小時達界面 圖源:Tech星球

面對來勢洶洶的對手,美團顯然需要繼續深化技術基建,将速度做到極緻,才能守住護城河。此外,美團還需要尋求各項業務增長和減虧的平衡,将内部壓力縮減到最小。

這對當下的美團來說,難度并不小,後續仍需雙向推進,并逐漸落實“科技+零售”打法。

可以預見,在未來的零售行業中,包括美團在内的各大零售平台所面臨的市場争奪戰會更加激烈。

作者 | 李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