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最委屈的山,明明是中華道教第一山,卻入不了道教四大名山

中國最委屈的山,明明是中華道教第一山,卻入不了道教四大名山
中國最委屈的山,明明是中華道教第一山,卻入不了道教四大名山

文 | 喜盼晴

編輯 | 喜盼晴

前言

中國境内的著名景區,除去那些帶有濃厚曆史氣息的人文古迹,餘下大多都是各色的山水風光。

從古至今,山水便與大陸傳統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系,尤其是那些在曆史長河中熠熠生輝的詩詞歌者,無數千古傳世之作,都圍繞着大陸的山水展開。

就連大陸的幾大宗教,也跟山水緊密挂鈎,比如佛教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等“中國五大佛教名山”,而道教同樣有着“中國四大道教名山”。

中國最委屈的山,明明是中華道教第一山,卻入不了道教四大名山

而就在中國無數雄奇的山巒當中,有一座大山被譽為“中華道教第一山”,名聲響亮到了極點。

但奇怪的是,明明身為中華道教第一山,這座山卻并不在“中國四大道教名山”當中。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而道教四大名山與這座中華道教第一山,又分别都是什麼地方?

中國最委屈的山,明明是中華道教第一山,卻入不了道教四大名山

中國道教四大名山

道教是大陸唯一的本土宗教,起源于老子的“道家思想”。

東漢時期,張道陵創立“正一天師道”,道教由此開枝散葉,形成大陸最為龐大且複雜的宗教體系,而張道陵也是以被道教門人尊稱為“道祖”。

從道教建立開始,各種名山之上,便開始修建道觀,而那些擁有道教著名道場的大山,也被譽為“道教聖地”或是“道教名山”。

中國最委屈的山,明明是中華道教第一山,卻入不了道教四大名山

而其中最為著名的道教聖地共有4處,是以坐落有這4處道場的名山,也被統稱為“中國四大道教名山”。

而這四大道教名山,分别為江西省境内的龍虎山、湖北省境内的武當山、四川省境内的青城山以及安徽省境内的齊雲山。

這四大道教名山上的道場,分别供奉着道祖、真武大帝、道德天尊、廣援普度天尊等著名道教神仙。

中國最委屈的山,明明是中華道教第一山,卻入不了道教四大名山

作為道祖張道陵的“煉丹之地”,位于江西省鷹潭市的龍虎山,可謂是道教四大名山之首。

因為這裡不僅是供奉有道祖張道陵的道場,更是曆代天師修道居住之地,被道教正一派稱之為“祖庭”。

如今的龍虎山不僅是道教聖地,更是大陸旅遊和文化部門共同評選的“5A級景區”之一,可謂是遊客源源不絕,香火千年不斷。

中國最委屈的山,明明是中華道教第一山,卻入不了道教四大名山

道教另一座享譽盛名的名山,便是被譽為“天下第一仙山”的武當山。

這裡不僅是道教神仙真武大帝的道場,更是出現在各小說、影視劇中的武當派栖息之地,八仙中的呂洞賓,以及武當派祖師張三豐,都曾将此處選為修煉的場所。

如今的武當山,同樣是中國著名5A級景點,武當派的古代建築群更是被國家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

中國最委屈的山,明明是中華道教第一山,卻入不了道教四大名山

在四川成都都江堰市,有一座名為“青城山”的道教名山,是大陸道教中全真龍門派一脈的聖地。

據說道祖張道陵,便是在此山中修行悟道,最終羽化成仙,曾經龍虎山天師後人,都曾親自來此山後參拜。

因群山環繞、樹木茂盛,青城山中永遠都是一派清涼幽靜的模樣,素來有着“青城天下幽”的美譽。

中國最委屈的山,明明是中華道教第一山,卻入不了道教四大名山

最後一座道教名山,位于安徽省下轄的休甯縣境内,因從遠處望去,此山山頂仿佛與天穹相連接配接,與白雲并肩齊平,故而得名“齊雲山”。

清朝時期,乾隆更是為齊雲山親自題字,稱此山為“天下無雙勝地,江南第一名山”。

中國最委屈的山,明明是中華道教第一山,卻入不了道教四大名山

可奇怪的是,這四大道教名山并駕齊驅,名聲響徹國内外,但終究也隻屬于“道教名山”行列,卻沒有任何一座山,敢自稱為“中華道教第一山”。

隻因這“中華道教第一山”的名頭,早就已經有了歸屬。

但令人費解的是,明明被稱為中華道教一山,那座山卻并不位列“中國道教四大名山”之中,這究竟是什麼原因?

中國最委屈的山,明明是中華道教第一山,卻入不了道教四大名山

中華道教第一山

這座有着“中華道教第一山”美譽的名山,便是坐落于甘肅省平涼市的崆峒山。

對于這座山的名字,想來許多人都不會感到陌生,畢竟在金庸大師的武俠小說當中,“八大門派”之一便有着崆峒派。

而這個崆峒派并非虛構,而是如同武當派一樣,以山為名,是中國源遠流長的一個著名武學門派,但傳說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七傷拳”便真的隻是小說虛構。

中國最委屈的山,明明是中華道教第一山,卻入不了道教四大名山

崆峒山之是以能夠被稱作“中華道教第一山”,是因為此地乃華夏人文始祖黃帝的問道之處。

據傳說表述,崆峒山是道教十二金仙之一廣成子的道場,為了實作天下大治,黃帝特意拜訪崆峒山,問道于廣成子,最終悟得人間真理,将天下治理得井然有序。

這個傳說從上古時期一直延續至今,是以從秦漢時期開始,崆峒山上便陸陸續續有道觀廟宇開始搭建而起。

中國最委屈的山,明明是中華道教第一山,卻入不了道教四大名山

等到了明朝嘉靖年間,因為嘉靖皇帝一心問道,是以在崆峒山上大肆修建道觀,日日香火鼎盛不斷。

可等到清朝同治年間,崆峒山道觀大多毀于戰火當中,雖然後續又再次重修,可規模遠不勝從前。

如今位于崆峒山山腰處,經過多個朝代、多次重修的“問道宮”,便是相傳黃帝問道于廣成子的地方。

中國最委屈的山,明明是中華道教第一山,卻入不了道教四大名山

正是因為搭上了這層關系,崆峒山才得了“中華道教第一山”的名頭。

畢竟黃帝是華夏人文始祖,而廣成子則是道教十二金仙之一,并且傳說廣成子也是太上老君的“化身”之一。

而太上老君在人間的身份,便是道家道祖老子,有了這一層關系,崆峒山被譽為“中華道教第一山”自然無可厚非。

中國最委屈的山,明明是中華道教第一山,卻入不了道教四大名山

第一山不入四大名山

可奇怪的是,明明有着“中華道教第一山”之稱的崆峒山,竟然連“中國道教四大名山”中的一席都未曾占據。

甚至相較于那早就成為中國著名景區的四大名山,如今的崆峒山雖然也是國家評選的“5A級”景區,但相比之下卻顯得有些籍籍無名。

那麼這究竟是為何呢?

中國最委屈的山,明明是中華道教第一山,卻入不了道教四大名山

其實原因非常簡單,因為崆峒山雖然身為“中華道教第一山”,但在道教門人眼中,這座山卻并非那樣“純粹”。

因為崆峒山上有着一處著名景點,名為“三教洞”,其中所供奉的不僅有道家道祖老子,還有儒家至聖先師孔子,以及佛教佛祖釋迦牟尼。

也就是說,崆峒山并非單純的道教聖地,而是真正意義上的“三教并存”。

中國最委屈的山,明明是中華道教第一山,卻入不了道教四大名山

造成這種局面的真正原因,還得追溯到漢朝至魏晉時期。

那時候道教道祖張道陵剛剛建立正一天師道,借助道家思想使得道教橫空出世,佛教也剛傳到中原地區,而儒家在入世之前,都喜歡遊曆天下考究學問。

是以三教都先後在崆峒山上落腳,互相交流互相考校,或許後世“三教鼎立”的局面,從那時起便已經有了眉目。

中國最委屈的山,明明是中華道教第一山,卻入不了道教四大名山

結語

正是因為這種“三教并存”的局面,崆峒山才會頂着一個“中華道教第一山”的名頭,卻并不受道教門人太多待見,最後甚至連“中國道教四大名山”都未能占據一席之地。

隻因相比起崆峒山的三教并存來說,那四大名山從來隻有道教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