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感染呼吸道疾病,如何應對?權威解答來啦!
很多孩子在康複過程中出現
長時間反複咳嗽、流涕、食欲不振,
如何選用中藥治療和調理?

冬季呼吸道感染,如流感、肺炎支原體、細菌或其他病毒感染後,兒童除了發熱外,常常會出現咳嗽的症狀。在進行相應的抗感染、抗病毒治療以後,往往會遺留咳嗽症狀,有部分兒童咳嗽、咳痰症狀會持續很長時間。中醫認為,這種情況是疾病後期餘邪未盡、正氣已傷,中醫采用辨證論治的方法,可以采用内服或外治的方法,清解餘邪、扶助正氣、健脾化痰、止咳化痰。内服的藥物包括根據患兒個體情況來開具的中藥或中成藥,還可以采用外治的方法,如拔罐、穴位推拿等。
在疾病後期,如果咳嗽時間比較長,中醫調理可以采用食療的方法。咳嗽、痰多、痰白清稀時,可以用陳皮、生姜炖梨,将新鮮的梨洗淨,不要去皮,挖去梨核,在梨中間加入陳皮絲、生姜絲,放在碗中隔水蒸,喝湯吃梨。陳皮有較好的燥濕祛痰的作用,生姜有溫肺化痰的作用,梨和梨皮有潤肺降火的作用。如果孩子表現為幹咳、少痰,可用百合、川貝炖梨,百合和川貝都有滋陰潤肺的作用。此外,推拿、按摩等治療方法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呼吸道疾病患兒
居家護理需要注意什麼?
居住環境方面,家長要注意氣溫變化,及時給患兒增減衣服,保持室内通風,不要在室内吸煙。疾病期間盡量減少外出,避免去人多嘈雜的地方。
飲食方面,既要豐富有營養,又要清淡易消化,适當攝入蔬菜、瓜果,避免不健康的飲食方式。中醫認為“形寒飲冷則傷肺”,生冷寒涼的食物容易傷及肺髒,是以出現咳嗽的孩子要避免進食雪糕、冰飲、過多的瓜果類食物。“肺喜潤而惡燥”,肺髒比較嬌嫩,是以還要避免辛溫燥熱的食物,如辣椒、炸薯條等。“肥甘厚膩傷脾胃”,孩子的脾胃功能相對較弱,尤其生病期間的消化功能會下降,在這種狀态下孩子的食物一定要容易消化,盡量避免攝入高熱的食物,盡量減少攝入甜品或飲料等。呼吸道感染的患兒,注意補充足夠水分,不能用果汁完全代替水。大部分的水果是偏涼性的,攝入太多涼性水果可能會讓孩子的咳嗽難愈。
在疾病康複期的調護當中,要遵循同樣的飲食原則,忌生冷海鮮、肥甘厚膩,也不要過早補益,過早的補益會讓邪氣停留在體内,不利于疾病康複。
此外,還可以用一些居家小辦法,來促進孩子後期脾胃功能恢複。如果孩子胃口不好,可用谷芽、麥芽、山楂煲水服用,開胃健脾、促進消化。還可以用捏脊、揉闆門穴等簡單的小兒推拿方法,促進孩子脾胃功能恢複。闆門穴定位比較簡單,在手掌面大拇指跟部的桡側緣,這個位置的平面的中點稱之為闆門,可以通過揉按的方法促進脾胃功能恢複、促進消化。
中醫藥在預防和調理
冬季兒童呼吸道疾病方面
有哪些建議?
中醫藥是大陸各族人民在長期生産生活和同疾病作鬥争中逐漸形成并不斷豐富發展的醫學科學,在疾病預防、治療、康複中具有獨特優勢。“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瘥後防複”的“治未病”理念,是中醫藥應對冬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有力武器。“未病先防”是指在冬季呼吸道感染高發季節,在孩子未患病時要積極進行預防。“既病防變”是指若已經患病出現症狀時要積極治療,防止疾病出現并發症、進展為重症。“瘥後防複”是指病愈後,要進行合理中醫藥調理,防止再次複感。
中醫對兒童呼吸道疾病的預防和調理涉及衣食住行各個方面,比如穿衣方面,冬季要根據氣溫及室内室外溫度變化,及時給孩子增減衣物,避免過冷過熱或汗出受風受寒。
飲食方面,要規律飲食,膳食均衡。北方地區天氣寒冷,冬季可以适當進食溫熱有營養的食品,比如牛羊肉、魚肉等,但不可過多進食,避免食積上火。冬季氣候幹燥,可以适當吃一些如白蘿蔔、蓮藕、梨、百合、銀耳等潤肺的食物。冬季應注意早睡覺,保證充足睡眠,适當活動。
平時也可以進行小兒穴位推拿按摩,如補脾經、補肺經、揉闆門、揉足三裡、推上三關、捏脊等,補肺健脾,預防呼吸道感染。補脾經,是從食指内側的指尖到指根,可以沾上爽身粉,從外往内推。補肺經,是從無名指的指尖向指根推。推上三關,是在手臂的内側,腕橫紋到肘橫紋之間的一條直線,從外往内推。
來源:健康中國微信公衆号
編輯:李拓
流程編輯: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