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目前A股成本效益突出!投資主線有哪些?十大券商政策來了

目前A股成本效益突出!投資主線有哪些?十大券商政策來了

财聯社12月3日訊(編輯 劉越 一輝)十大券商最新政策觀點新鮮出爐,具體如下:

目前A股成本效益突出!投資主線有哪些?十大券商政策來了

中信證券:信心和市場的拐點臨近

12月投資者對經濟和市場的信心有望迎來拐點,預計年末資金行為出現調整,市場生态有望改善,把握目前配置時機,繼續堅守第二階段配置政策,增配超跌成長。

一方面,從提振信心的角度看,目前經濟基本盤仍不穩固,預計會有密集政策舉措改善悲觀的經濟預期,美債利率、人民币匯率以及中美關系處于溫和的環境,保險資金以及國資已經有明确的入場信号。另一方面,從資金行為的變化看,純粹“炒小”的氛圍有望降溫,活躍資金有高切低的迹象,外資流出壓力已釋放大半,預計聖誕節前後有階段性緩和,相對收益資金在年末有一定動力向科技産業主題調倉,提升市場活躍度。配置上,12月市場仍處于“三階段配置政策”中的第二階段,建議積極布局前期跌幅較大的科技和醫藥。

華安證券:市場欲揚先抑 配置把握金融切換

展望12月市場,可能呈現先抑後揚的走勢,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後有望延續前期反彈行情。後續配置上,可從不同時間次元考慮兩種思路:

第一個思路是短期風格有可能切換的方向,即金融,包括券商、銀行、保險等。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經濟基本面繼續修複+流動性有望邊際寬松(12月有降準可能)的宏觀組合,提供了短期金融風格行情的契機;二是金融風格在四季度存在很強的季節性效應,尤其在公募基金沖刺排名的當下,11月的TMT主題性行情推遲了金融風格的到來,12月有望重回。

第二個思路是繼續堅定配置中長期确定性方向,包括:存在新一輪産業周期複蘇預期及華為鍊催化下反複發酵的電子、通信,以及盈利、估值底部共振修複的醫藥生物等。

中金公司:穩增長政策關注度繼續擡升

部分宏觀資料顯示8月以來經濟活動的改善修複有重新放緩迹象,制造業PMI連續兩個月低于榮枯線對市場信心帶來影響,部分城市房價波動加大也提升了投資者對于地産産業鍊的關注,近期海外壓力有所減緩,在此背景下人民币匯率走勢與股市表現出現短期背離,尤其股市中與經濟相關較高的指數和闆塊整體表現較弱,滬深300本周回調至10月低點附近。向前看,目前時點臨近政策視窗期,對後市表現不宜悲觀,随着市場回調至前期低點附近,市場估值再度低至曆史偏極端水準,目前位置已隐含較多偏悲觀的預期,A股市場中期機會仍大于風險。近期關注部分積極信号:1)國有資本再度進場,助力市場信心回穩;2)海外緊縮預期進一步緩解。

配置方面,結合目前宏觀環境和流動性等因素,我們認為A股小盤風格有望繼續占優,但需要關注大小盤風格的估值分化程度,以及後續政策定調對于經濟預期的影響。行業層面建議關注半導體産業鍊、智能汽車産業鍊的投資機會,以及受益于企業出海、利率環境緩和的創新藥等。

海通證券:目前A股成本效益突出 後續關注重要會議中政策催化

10月下旬來美債利率下行,美股表現強勁,而A/H股表現相對偏弱,尤其地産鍊調整較多。地産鍊調整的背後是“金九銀十”地産資料成色不足,醫藥、電子行情回暖背後是基本面預期逐漸反轉。

目前A股估值處曆史低位,A股成本效益突出,國内經濟基本面已在修複趨勢中,應跟蹤12月重要會議的積極政策。積極政策緩解市場擔憂,推動大金融估值修複。券商方面,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活躍資本市場,培育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随着政策紅利的逐漸落地,券商業績和未來發展有望受益。低估低配的醫藥也有望迎來基本面反轉。政策和技術驅動有望推動科技行情展開,周期向上的電子或更優。

浙商證券:歲末年初關注高股息政策

11月下旬以來,以煤炭、交通運輸、公用事業為代表的高股息闆塊超額收益逐漸擴大。站在目前,我們認為歲末年初可繼續重視高股息資産的配置價值。

與此同時,目前處在新老主題轉換期,我們認為可以關注潛在新主題的醞釀,潛線上索有城中村改造、資料要素、AI硬體創新、機器人等。

國泰君安:布局在未雨綢缪時

總量預期上修需要新變量,國家隊入市有望降低短期波動,指數窄幅震蕩。小盤股活躍但交易優勢下降,逐漸增加對穩定類股票的配置。

投資主題和個股推薦:智能汽車/AIGC/小米生态鍊/産能出海。1、智能汽車:華為重構智能車産業生态,看好高階智駕滲透率提升。推薦智能駕駛(伯特利/聯創電子)/智能座艙(德賽西威/虹軟科技)等。2、AIGC:新應用加速落地,大模型進入商業化階段。推薦具備模型能力的内容生産商(騰訊控股/科大訊飛)。3、小米生态鍊:小米汽車供産銷體系加速完善,構築全生态競争優勢。推薦小米3C和汽車生态鍊(小米集團/無錫振華)。4、産能出海:依托國内産業鍊及産能優勢,開拓海外增量市場。推薦汽車零部件(愛柯迪)/五金工具(巨星科技)/跨境電商(華凱易佰)。

廣發證券:布局春季躁動 成長複蘇資産

我們判斷本輪美聯儲加息周期已經結束,中美利差短周期收窄,将使得“新範式”進入階段性的“回眸期”。中資股啟航,擇優供需格局優化的成長複蘇資産。23年A股新投資範式确立:美債利率higher for longer,中債利率lower for longer。不過目前中美利差将短周期收窄,“新範式”進入階段性的“回眸期”。我們預判海外定價将演繹“兩段論”,中資股啟航,關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政策指引。建議沿着三個“供給側”線索來觀察需求的邊際改善,配置:1. 供給出清+需求邊際回暖的成長複蘇品種(消費電子鍊、半導體設計、創新藥、機器人);2. 中國優勢制造+美國預期補庫提振外需(紡織、化工原料、電子元器件);3. “泛AI+華為”新一輪技術供給創造需求(智能駕駛、XR、射頻、衛星通信)。

安信證券:2025年之前都是小盤成長+大盤價值高股息占優

在2023年年初,安信政策團隊率先市場提出A股“大盤價值高股息作核心資産投資+小盤成長AI數字經濟TMT作産業主題投資雙主線”獲得市場持續有效驗證。站在目前,傾向于認為2024年A股大盤價值高股息+小盤成長雙主線風格依然會延續。值得重點關注的是:2024年上半年高股息品種的投資需要結合央行降息(十年期國債收益率)進行評估其戰略價值;小盤成長的核心是要看科技催化、爆款産品和技術異變點。

進一步,将市場風格與目前市場賺錢的投資政策進行結合:1、 科技股美股映射(小盤成長,例如減肥藥、AI);2、制造業就看産業全球競争力(大盤成長,例如客車,叉車、汽車零部件,白電);3、消費股第四時代就看消費的“平替”(小盤價值);4、 高股息政策(大盤價值,能源和電力)。

中銀證券:成長才是反彈的最優解

海外正在從通脹緊縮走向衰退寬松,A股金融周期從逆行到順風,成長是目前反彈的最優解。(1)成長具備估值修複到估值擴張的疊加效應。海外映射,資本開支周期向上,産品供不應求是行業業績高增長持續的來源,這些行業聚焦在新興主導産業,比如AI産業鍊。(2)政策阻力最小和預期收益最大的方向:券商。(3)受益第二庫存周期上行,景氣向好的中遊高端制造:周期成長電子(消費電子);汽車(智能駕駛産業鍊);機器人産業鍊等。 

華西證券:目前市場環境下 資金為什麼青睐小市值

本輪反彈行情中,小盤風格占優。最新資料表明經濟“弱複蘇”格局未變,權益市場延續存量博弈格局。邊際資金性質決定短期市場風格,本輪反彈行情中機構定價權減弱使得藍籌風格彈性不足。11月以來,融資資金成為A股主要增量資金,助力小市值風格走強。

小市值行情還能持續嗎? 2021年2月以來小盤相對占優的行情持續了約3年,目前滬深300/國證2000比價指數為0.42(2010年初設為1),與2016年底的極值相比仍高出25%,表明目前小市值行情的演繹并未到極緻水準。目前國内房地産市場正在進行重大轉型和尋找新的平衡,在經濟弱複蘇背景下,穩增長政策需加碼發力,國内貨币環境相對寬松仍是下階段的主基調。從資金性質來看,今年以來國内權益市場賺錢效應偏弱,導緻基金發行低迷和增量外資不足,疊加公募基金倉位高位運作,機構資金定價權較此前有所削弱。大小盤風格可能會由于相對估值比價出現短期均衡,但風格大級别切換的定價邏輯尚不堅實,中長期次元看小市值行情大機率尚未結束。

(财聯社 劉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