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嚴重殺跌,預期差極大,随時暴力反彈,光伏玻璃行業到底了!

嚴重殺跌,預期差極大,随時暴力反彈,光伏玻璃行業到底了!

這是新能源大爆炸的第807篇原創文章

今年光伏行業進入階段性的産能過剩已經成為市場的共識,并在很多行業公司的三季報上實實在在展現出來了,成為既定的事實,但在這種情況下,有一個環節卻完全不受影響,甚至逆勢上漲,然而市場卻根本沒有反映這種超預期的表現,這就是光伏玻璃環節。

01

光伏玻璃三季度暴賺

福萊特2023年第三季度單季實作營收62億元,同比增長59%,環比增長44%;歸母淨利潤8.84億元,同比增長76%,環比增長54%,創下了淨利潤單季度曆史最高的紀錄。綜合毛利率24.5%,環比提升4.6%。

不僅僅是行業龍頭業績表現不錯,行業二三線企業的三季報都普遍表現優秀。

比如浮法玻璃龍頭,這幾年兇猛殺入光伏玻璃行業的旗濱集團,Q3實作營收43億,同比增長28.48%,環比增長14.53%;歸母淨利潤5.96億,同比增長251.89%,環比增長11.52%;毛利率27.7%,同比增長11.45個百分點,環比增長了1個百分點。

又比如南玻A三季度營收50.91億,同比增長18.81%,環比增長17.87%;歸母淨利潤5.77億元,同比下降11.11%,環比增長17.06%,毛利率23.06%,同比和環比都有所提升。

此外還有凱盛新能Q3營收19.52億,同比增長92.08%,歸母淨利潤0.69億,同比增長427.74%,毛利率12.72%。亞瑪頓Q3營收10.04億,同比增長23.09%,歸母淨利潤0.44億,同比增長170.56%,毛利率8.81%。

相比光伏大部分環節,光伏玻璃企業的業績無疑是非常亮眼的,甚至可以說有點不可思議,似乎完全不受光伏行業中短期産能過剩的影響。

為什麼光伏玻璃行業能如此特立獨行呢?答案在于光伏玻璃行業産能的投放受到了監管限制,相當于被動進行了産能供應側改革。

02

“被動供應側改革”

2020年年初,工信部将光伏玻璃納入相關産能置換政策管理中。整個平闆玻璃行業的産能被限制在既有範圍,建立産能要以退出産能為條件,光伏玻璃廠如果想增加生産線,必須以平闆玻璃行業裡退出市場的産能作為名額。

受此政策影響,從2020年 9 月中旬開始,由于産品供不應求,光伏玻璃價格急劇攀升。

随着國内做出雙碳承諾,考慮光伏産業發展需要以及玻璃産能比較緊張的實際情況。2021年7月,工信部對光伏玻璃産能置換實行差别化政策:

1、熔窯能力不超過150噸/天的建立工業用平闆玻璃項目和光伏壓延玻璃項目可不制定産能置換方案。

2、建立光伏玻璃項目不再要求産能置換,但要建立産能風險預警機制。

雖然新上光伏玻璃項目不再要求産能置換,但要建立産能風險預警機制,建立項目由省級工業和資訊化主管部門委托全國性的行業組織或中介機構召開聽證會,論證項目建設的必要性、技術先進性、能耗水準、環保水準等,并公告項目資訊,項目建成投産後企業履行承諾不生産建築玻璃。

相比光伏産業鍊其他環節,産能風險預警機制相當于光伏玻璃的産能擴張主動權不在企業手裡,還是在相當程度上影響了行業的産能擴張。

除了産能擴張進度不同,光伏玻璃生産制造的特點跟其他行業也很不一樣。

光伏行業其他環節,比如電池、元件産線等,可以根據市場需求靈活排産,但光伏玻璃的啟停非常麻煩,成本非常高,光伏玻璃生産線點火投産後,就隻能連續生産,停産會直接造成産線報廢。

是以光伏玻璃的産線點火後,一般都要運作5年以上,基本都是5到8年後進行冷修,耗時普遍要3到4個月,費用至少幾千萬甚至幾億,這導緻光伏玻璃行業的生産完全是剛性的,即使是行業産能過剩,進入了虧損狀态,也必須堅持生産下去。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光伏玻璃的大宗商品屬性相比其他環節更強,行業呈現非常明顯的周期性,擴産建設周期普遍要一年半到2年左右,行業的供需也存在比較大的時間差,因為去年光伏玻璃産能已經出現過剩的問題了,上面就通過聽證會調控了行業産能的投放。

今年5月,工信部、國家發改委又釋出《關于進一步做好光伏壓延玻璃産能風險預警的有關通知》,更是進一步限制了産能投放進度。

一邊是擴張相對溫和的産能,一邊是光伏上遊大降價帶來的下遊需求的快速增長,光伏玻璃初步進入供需緊平衡的狀态,恰好遇上光伏玻璃上遊純堿從7月底開始價格狂飙,産品售價已經低迷了一年多的行業集體漲價,向下遊成功傳導了純堿帶來的成本上升,由于天然氣價格依然處于低位,三季度光伏玻璃行業的業績普遍不錯。

但為什麼市場根本不對光伏玻璃行業的三季度業績進行走勢上的回報呢?這就是當下光伏行業尴尬的地方。

03

尴尬的光伏行業

光伏的需求持續向好,但産能快速擴張也是不争的事實,從三季報來看,除了光伏玻璃這樣被動受制于産能擴張的環節之外,大部分環節的産能過剩都呈現在業績上了。

市場依然疑慮行業的産能過剩格局什麼時候能扭轉。

本來按照行業過往的經驗,四季度進入裝機旺季和光伏項目并網高峰期,光伏産業鍊需求有望提升,但今年國内外普遍處于去庫存狀态,即使是Q4也是去庫存為主,新增需求不多,從11月元件排産較10月份下滑14%就可以得到驗證。

疊加整個資本市場都比較低迷的情況下,市場短期間很難對光伏行業有過多興趣,闆塊也很難走出持續性行情,基本都是一日遊。

具體到光伏玻璃行業,雖然光伏玻璃行業的庫存壓力小一些,但受制于光伏行業整體的去庫存壓力,新增需求有限的情況下,純堿價格的上漲壓力能否在Q4緩解不得而知,另外,随着進入冬季供暖季,天然氣價格無可避免地會提升,加上冬季溫度較低,維持同樣的爐溫,需要更多的天然氣,成本也将提升。

下遊需求不振的情況下,很難通過漲價将成本壓力向下遊傳導,光伏玻璃行業很可能又得自己承擔漲價壓力,進一步削弱盈利能力。

正是因為這些顧慮,市場并沒對三季度的炸裂業績作出反應,都在顧慮四季度的業績。

但也正是因為市場的這種特點,光伏玻璃行業是存在預期差的,一旦下遊需求有所提升,光伏玻璃大機率是最先反應的環節,值得大家密切關注。

聲明:文章僅記錄作者思想,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巨大風險,需謹慎謹慎再謹慎,希望大家像對待裝修房子一樣對待自己的投資,不要讓挑公司的時間還不如你挑家具的時間來得多,你對待小錢能反複權衡,怎麼對待大錢反而如此草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