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車企銷量出爐:奇瑞吉利長安長城,猛追比亞迪!
12月第一天,各家車企紛紛公布銷量,從态度上來分析,11月都算是打了一個勝仗。
值得一提的是, 此次“打勝仗”的基本上都是自主品牌,長城、長安、吉利、奇瑞、比亞迪五大傳統企業在電動化轉型的速度上越來越快。
比亞迪公布了包含騰勢在内的11月銷量,達到30.2萬台,相比于10月銷量基本沒變,憑借着豐富的車型以及技術路線,率先在中國乘用車市場立足,比亞迪今年的300萬銷量隻需要稍微“壓一下庫存”就能在年底達成。

但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過去兩個月的銷量增幅基本不再,10月、11月兩個月的終端銷量持平,這還是建立在11月不斷降價的基礎上。
奇瑞方面,11月銷量達到了21.2萬台,和比亞迪的電動化政策不同,奇瑞的更多銷量紮根在燃油車市場,說明市場對其技術肯定度較高,擁有更加穩定的使用者基礎增量,在燃油車市場的穩定發展,有利于後期電動化的全面轉型。
今年,奇瑞完成超過166萬台銷量,同比增幅超過47%,同樣非常迅速。
另外,吉利也是窮追不舍,11月乘用車銷量超20萬台,同比、環比增幅均超過兩位數,連續三個月銷量創曆史新高,今年以來銷量可以說一次比一次高,闖入20萬市場是一個極其強烈的信号。
一方面,吉利的新能源銷量達到6.5萬台,今年釋出的銀河系列迅速增量,另一方面,吉利的高端車型銷量接受度較高,領克系、極氪系都相對成功。
吉利的反超和電動化領域的發力隻是時間問題。
長安方面,1-11月新能源銷量突破41萬台,同比增幅超過83%,相比于去年有明顯的增長,一方面趕上了電動化的大熱門賽道,另一方面多款産品也在發力,阿維塔、深藍、啟源系列今年開始發力,需要時間來沉澱。
長城方面還沒有公布整體資料,但公布了電動化的資料,乘用車新能源銷量突破3萬台,值得一提的是長城的電動化産品定價相對較高,坦克系列、魏牌系列的定價都已經達到中高端車标準。
其中坦克系列成為長城駐足高端車市場的常客,均價30萬的産品月銷售額達到數百億,成為推動長城越野、電動、硬派、高端的核心選手。
從銷量來看,各大企業在2023年都借助電動化完成了轉型,擠壓的是外資品牌的市場,留心的人會發現,神龍、福特、現代、起亞、本田以及日産、BBA品牌在銷量上不再和兩年前一樣強勢擡頭。
借助電動化,自主品牌在全領域擊打外資品牌,并且獲得了初步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大火的比亞迪真正的考驗是在2024年以後,因為借助時間視窗優勢,比亞迪成功擠入300萬量級,但中國市場完全有能力培育出來第二個300萬量級的企業。
當年大衆集團、通用集團在國内分别完成了300萬、380萬銷量,說明乘用車市場培育第二個比亞迪的能力完全是有的。
退一步來看吉利20萬、奇瑞的22萬銷量,明年才是比亞迪真正和這些巨頭正面對抗的考驗期。
其中最有機會的便是吉利,其高端車接受度較高,同時吉利的電動化技術儲備、生産能力以及口碑,都有很強的勢能追擊比亞迪。
總而言之一句話,2024年的乘用車市場,可能會有另一番格局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