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價後銷量反而下跌,比亞迪“汗流浃背”了嗎?

文/桃李
最新一周的新能源汽車品牌銷量排行榜已經出爐,不出意外,比亞迪繼續穩居市場第一。在過去一周的時間裡(即2023年11月20日-11月26日),比亞迪的新車銷量達到了4.71萬輛,領先排名第二的特斯拉3萬多台(銷量為1.68萬輛),排在第三的則是五菱(銷量為1.13萬輛)。
雖說銷量依舊遙遙領先,但令人意外的是相比于上周,比亞迪的銷量反而出現了下滑。對比上周54129輛的銷量表現,銷量上下滑了七千多。
值得一提的是,在11月24日時,比亞迪追加了對部分車型的新銷售政策,包括秦PLUS DM-i、宋Pro DM-i、漢DM、唐DM等多款熱銷車型。其中,唐DM-i冠軍版最高降價1.5萬元,補貼後19.48萬元起,而之前降到了9.48萬元的比亞迪秦PLUS DM-i這一次起售價更是跌破了9萬元,最新價格來到了8.98萬元起。
同時,有消息稱這次屬于全國範圍内的限時優惠,政策截止到11月底,而早在本月初時,比亞迪便已經進行過一次降價。至于降價的原因,業内人士普遍認為與比亞迪之前提出的300萬輛年銷量有關。
江西新能源科技職業學院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究院院長張翔表示:“比亞迪降價目的很明顯,為了沖擊300萬的年銷目标。現在對于大車企來說,也是搶占市場佔有率的一個很好的時機。因為過了12月,到明年以後這個市場又趨近于平靜的,價格戰不可能長期持續。”
按照目前比亞迪的銷量情況,想要實作300萬的銷量目标,最後幾個月的銷量必須維持在32萬輛左右,而如此大幅度的優惠,加上已經到了月底,按理來說應該會有不少消費者心動下單才對。
其實從最近幾次的車展也不難看出,雖然比亞迪展台的觀衆依舊很多,但火爆程度似乎不如之前了,而一些之前幾乎無人問津的品牌觀衆反而多了起來,這其實也說明了兩個問題,一是比亞迪目前的市場表現也有些疲軟了,二是外部競争壓力越來越大。
就拿秦PLUS DM-i來說,作為比亞迪的銷量擔當,其近兩個月的銷量在逐漸下滑,單周銷量已經降至了3792輛。畢竟上市快一年了,加上數量龐大的網約車,不少消費者對這款車産生了審美疲勞。
同時,下半年以來,市場中逐漸出現了長安啟源A05、吉利銀河L6、五菱星光等一些同樣“便宜大碗”的産品,在貨比三家之後,秦PLUS DM-i所呈現出來的成本效益已經越來越低。而且近期車企降價背刺老車主的事情屢見不鮮,在銷量目标的壓力下,很多消費者認為12月份時或許還能更便宜,不過,關于12月是否會有新的優惠政策,目前官方并沒有給出答複。
而且理智也告訴我們,最近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屢創新低,而新能源汽車更新換代速度極快,車企們還在瘋狂推陳出新,2024年必定會成為車企們混戰的一年,不管是産品價格還是體驗,或許都會讓我們更為滿意。
寫在最後:
是以整體來看,并非比亞迪的競争力不行了,而是目前的大環境發生改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更傾向于持币觀望,燈帶合适時機再出手。不過,這也給了比亞迪一個大難題,既然目前的優惠政策不能吸引更多的消費者下單,那麼為了實作銷量目标,今年這最後一個月到底是繼續降,還是不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