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吳亦凡效應蔓延,内娛還能保住他嗎?

吳亦凡效應蔓延,内娛還能保住他嗎?

無人在意的角落,吳亦凡案二審維持原判。

13年有期徒刑,也算是對他犯強奸罪和聚衆淫亂罪的一個回答。

吳亦凡效應蔓延,内娛還能保住他嗎?

巧的是,數天前許久不見的黃子韬因舉辦演唱會引發群嘲。

不僅門票價格低至二位數都沒賣完,還出現了内場随便進的笑話。

吳亦凡效應蔓延,内娛還能保住他嗎?

而在一衆營銷号評論下,除了路人的嘲諷,反倒是張藝興粉絲氣勢洶洶。

當然,他們不是在捍衛黃子韬的臉面,而是試圖以實績打臉那些提到張藝興的網友。

吳亦凡效應蔓延,内娛還能保住他嗎?

至此,曾經的“歸國四子”已有三位出現在熱搜上了,且沒一個是正面的。

至于還有一個沒出現的鹿晗,倒也符合他近些年神龍見首不見尾的作風。

說起來也很感慨,站在路人的角度,曾經,是他們的回國開啟了内娛的流量時代。

影視歌三栖攻占,實力性格努力花樣吸粉,頂流沒有最頂隻有更頂。

吳亦凡效應蔓延,内娛還能保住他嗎?

但如今,入獄,過氣,擺爛,努力努力空努力,再也不複當年盛況。

起高樓,宴賓客,樓塌了,他們,是怎麼走到這一步的呢?

或許從他們回國的這10年映照的,正是中國偶像産業乃至整個中國社會的思潮。

對大部分中國人來講,南韓組合EXO之于他們最大的資訊量,大概就是“E不發音”這個梗。

可對于中國粉絲來說,2012年4月8号在南韓出道的EXO,絕對是破天荒的一步。

吳亦凡效應蔓延,内娛還能保住他嗎?

這不僅因為12名隊員無論是顔值和實力都堪稱頂級,更因為組合中還史無前例地加入了四名中國成員,人稱“天朝四子”,鹿晗、吳亦凡、黃子韬和張藝興。

但如今,我們再提及這幾個人,用的稱呼已經變成了“歸國四子”。

吳亦凡效應蔓延,内娛還能保住他嗎?

2014年5月15日,吳亦凡“因不滿SM娛樂對中國大陸藝人的不公平待遇”,向首爾南韓大法院送出申請,請求判決他與SM娛樂的合約無效。

接着就在微網誌釋出了“螳臂當車,我還安好”的筆寫聲明,正式宣告退團。

吳亦凡效應蔓延,内娛還能保住他嗎?

一波掀起千層浪,其中黃子韬在ins的感言最為人所關注,他對吳亦凡的“叛離”表示十分的傷感與不滿。

然而沒過多久,同組的鹿晗也宣布回國,一條“我回家了”的微網誌,評論和轉發均超過100萬次。

吳亦凡效應蔓延,内娛還能保住他嗎?

更讓人意外的是,次年4月,黃子韬也自我打臉,解約回國。

至于張藝興,雖然在路人的角度,他的發展路線和其他三位隊友無甚差別,但實際上,他至今仍屬EXO的一員。

2015年3月,SM公司特意為張藝興在中國成立工作室,使其成為了公司首位獲得在中國開放自主發展權的中國藝人。

外人究其原因,可能就是因為SM公司看到了其他三位回國後,在中國娛樂圈大殺四方所獲得的資本利益。

雖然三人實力底盤稍有差異,但南韓天團的魅力加成,過硬的唱跳實力,以及紮實的粉絲基礎還是讓他們從回國伊始就獲得了萬衆矚目。

吳亦凡效應蔓延,内娛還能保住他嗎?

但能橫行内娛,除了他們自身的條件,我們還要将目光看向當時内娛的特殊形态。

如今我們旁觀内娛的崩壞,大多會說是從韓娛引進“打投文化”開始的,但回顧當時的國内,未嘗沒有可以使其生長的土壤。

遠的,《超級女聲》的全民選秀,甚至把李宇春送上了美國的《時代周刊》封面,足見國内粉絲的人數潛力。

吳亦凡效應蔓延,内娛還能保住他嗎?

近的,四部《小時代》的火爆,也展現了國内粉絲的錢包潛力。

吳亦凡效應蔓延,内娛還能保住他嗎?

是以,此時從南韓回來,有着無數粉絲基礎的“歸國四子”自然是集萬千目光于一身,無數粉絲期待他們的回歸,而無數投資方則期待從他們的商業價值分得一杯羹。

果然一回國,年僅25歲的吳亦凡,就像是坐上了職業生涯的火箭筒。

落地第一個月,就官宣主演徐靜蕾執導、王朔編劇的《有一個地方隻有我們知道》,而後,又在《老炮兒》中搭戲馮小剛、許晴,以及憑借《古劍奇譚》走紅沒多久的李易峰。

吳亦凡效應蔓延,内娛還能保住他嗎?

遊刃京圈隻是開始,之後,他又接連與劉亦菲合作《原來你還在這裡》,與周星馳合作《美人魚》《西遊伏妖篇》,與韓庚合作的《夏有喬木雅望天堂》,參演郭敬明的《爵迹》……

到這,他才剛回國2年。‍

吳亦凡效應蔓延,内娛還能保住他嗎?

是以,無論外界怎麼嘲諷他的面癱演技,票房的數字依舊能報答資本對他的投入。

吳亦凡效應蔓延,内娛還能保住他嗎?

而除了影視劇,資本的青睐更展現在吳亦凡的時尚代言方面。

憑借先天的外形優勢和時尚氣質,回國不到一年,吳亦凡就已成為國内第一位集一線五大女刊和五大男刊滿貫的藝人,還登上日本《時尚芭莎》、英國《Clash》《Flaunt》、法國雜志《CRASHMagazine》等時尚雜志;

吳亦凡效應蔓延,内娛還能保住他嗎?

代言方面,他更是先後擔任Ray-Ban首位華人代言人、Beats全球品牌代言人、奔馳smart首位華人全球品牌代言人、BVLGARI全球品牌代言人、LV全球品牌代言人……

吳亦凡效應蔓延,内娛還能保住他嗎?

但粉絲熱切狂歡,實績圖都放不下了,可以上種種榮耀也隻是像他2016年釋出的單曲《July》一樣,雖然迅速登上了國内各大音樂平台的榜首,還進入美國iTunes下載下傳榜TOP前50,但路人也根本get不到,反倒還會嘲諷和疑惑。

吳亦凡效應蔓延,内娛還能保住他嗎?

而真正讓他破圈的,反倒是擔任《中國有嘻哈》導師時,一句十分簡單的“你有freestyle嗎”。

吳亦凡效應蔓延,内娛還能保住他嗎?

如果說回國後擁抱吳亦凡的,是各方資源,那麼擁抱鹿晗的,則是無數粉絲。

流量為王的時代已經讓老一代感到無措,鹿晗的粉絲更是創造出了一個被稱為“鹿晗效應”的現象。

起初,“鹿晗效應”是指鹿晗做過的行為粉絲都會去做,到後來則演變成隻要有關于“鹿晗”的一切都會被大家瘋狂點選轉發。

吳亦凡效應蔓延,内娛還能保住他嗎?

而這種效應,最直接的結果就是讓鹿晗連續三次獲得吉尼斯世界紀錄。

第一次是一條轉發曼聯的微網誌,評論數量直接破了吉尼斯世界紀錄;第二次是則是這條微網誌再度重新整理自己的吉尼斯世界紀錄;而第三次則是在 “2016 Reloaded全國巡回演唱會”北京場,他帶領1731名“鹿飯”同時帶上鹿角頭飾,創造了“最多人同時帶鹿角頭飾”吉尼斯世界紀錄。

吳亦凡效應蔓延,内娛還能保住他嗎?

巨量的粉絲基數自然也讓他有着不遜于吳亦凡的資源加持。

《重返20歲》《我是證人》《擇天記》《盜墓筆記》……無一不是基于年代一代的取向,所拍攝的影視劇,合作的也都是陳柏霖、楊幂、古力娜紮、李易峰等流量明星。

吳亦凡效應蔓延,内娛還能保住他嗎?

2015年5月,鹿晗登上《福布斯》中文版封面,小标題赫然寫着:“如果你還不認識鹿晗,那麼你很可能正與90後世代的現象級事件擦肩而過。”

吳亦凡效應蔓延,内娛還能保住他嗎?

吳鹿回國的星途可以說是無縫連接配接,甚至是逆盤飙升,但黃子韬的回國發展就顯得有些尴尬了。

畢竟,當初是他站在道德高地指責吳亦凡的離隊,沒想到自己也最終殊途同歸。

再加上他本身的人氣也比吳亦凡和鹿晗差一個檔次,一些奇葩行為還落下話柄。

是以,回國後接收他的不是立刻跟上的資源,而是争議性的讨論,以及 “狗帶”“雙商低”“表情包”“耍大牌”等大量負面語錄和表情包。

吳亦凡效應蔓延,内娛還能保住他嗎?

可不得不說,從他指責完吳亦凡又瞬間打臉也能看出,黃子韬絕對是四子中性格最顯露無遺的一個。

優越生活中長大的他,長出來單純直接的性格,簡單來說,就是“中二”。

吳亦凡效應蔓延,内娛還能保住他嗎?

是以,基于這一性格,他反倒因禍得福走出了一條“自黑”路。

吳亦凡效應蔓延,内娛還能保住他嗎?

在那段時間裡,網際網路上黃子韬“中二”、“耿直”、“放飛自我”的故事不斷瘋傳。

日常對話語出驚人。

吳亦凡效應蔓延,内娛還能保住他嗎?

機場躲避粉絲成為世界名畫。‍

吳亦凡效應蔓延,内娛還能保住他嗎?

甚至在飾演角色的選擇中,也都是一些與自身形象極其符合的人物。

吳亦凡效應蔓延,内娛還能保住他嗎?

《談判官》中,他飾演纨绔又中二的富家公子謝曉飛,雖然在豆瓣隻拿到了3.4的評分,但因為搭檔楊幂,收視率表現強勁。‍

吳亦凡效應蔓延,内娛還能保住他嗎?

《夜空中最亮的星》中,他飾演富二代演藝明星鄭柏旭,繼續搞笑,這次豆瓣竟然拿到了大多數流量劇都難以企及的6.5分。

吳亦凡效應蔓延,内娛還能保住他嗎?

但要說他用性格博到的最大收益,當屬綜藝。

吳亦凡效應蔓延,内娛還能保住他嗎?

《這就是街舞》豆瓣評分8.6,《創造101》更是成為了年度熱門話題。

吳亦凡效應蔓延,内娛還能保住他嗎?

而《真正男子漢2》直接讓他以耿直率真的性格讓不少網友黑轉粉。

吳亦凡效應蔓延,内娛還能保住他嗎?

是以,雖然前期黑評不斷,但憑借龐大的粉絲量作為過度,這些黑料反倒讓他的形象更加鮮明,并逐漸為人所喜歡。

吳亦凡效應蔓延,内娛還能保住他嗎?

而和黃子韬特立獨行的從藝之路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張藝興。

實際上直到去年4月9日,張藝興才将微網誌名從“努力努力再努力”改回本名。

四人之中,張藝興可以說是歸國四子中最寡淡的一個。

與吳亦凡、鹿晗相比,他的資源和流量不夠出衆,而與黃子韬相比,他努力、自律的性格和人設也不夠吸睛,是以,他星途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也都是粉絲圈地自嗨。

吳亦凡效應蔓延,内娛還能保住他嗎?

而這樣的尴尬局面直到一檔綜藝的強勢破圈。

2015年6月14日,一檔名為《極限挑戰》的明星真人秀節目在東方衛視播出。

其實當時國内真人秀已然泛濫成災,這檔綜藝還是由六名,且大半年齡都超過40歲的男人作為嘉賓,是以一開始并沒受到多少關注。

但憑借幾個男人間别樣的化學反應,以及驚險刺激又接地氣的遊戲設定,最終逆風而上,直接成為現象綜藝。

而身處其中的張藝興雖然也有“吃草”這樣的名場面,但憑借其慢半拍且經常被算計的呆萌表現,還是在黃渤黃磊等“老狐狸”的反襯下成為一股清流,“小綿羊”稱号是以出爐。

吳亦凡效應蔓延,内娛還能保住他嗎?

而憑借這檔綜藝,張藝興打開的不僅有國民度,還收獲一票“極限男人幫”的幫助。

受到好評的《好先生》和《掃黑風暴》都是孫紅雷帶上了他,而2018年黃渤執導的首部電影《一出好戲》,也是由張藝興在其中擔任主演。

吳亦凡效應蔓延,内娛還能保住他嗎?

而後,《偶像練習生》《青春有你》兩檔綜藝中的導師表現,也讓觀衆看到了他認真努力的偶像素質。

可以說,在2018年之前,歸國四子都以不同方式成就了自己的歸國之路,牢牢把控着流量的第一把交椅。

如果說歸國四子的成名道路,因深受韓流紅利,又極具個人特色不可複制,那麼他們的降溫之路則更具盛極而衰的典型性。

2017年10月8日中午12點整,鹿晗突然在微網誌宣布與關曉彤的戀情,輿論迅速引爆。

吳亦凡效應蔓延,内娛還能保住他嗎?

這一官宣不僅癱瘓了微網誌,震蕩了内娛,還可以說背叛了偶像這一身份的傳統形态。

是以,雖然經紀公司極力澄清鹿晗的微網誌粉絲數不降反增,但據艾漫資料統計,鹿晗公布戀情後的一個月内,微網誌減少了幾乎80萬名活躍粉絲,還有不少人“粉轉黑”。

可如今看來,最影響鹿晗星途的原因,并非此時宣布戀情,而是他那逐漸殆盡的事業心。

當年不顧外人反對宣布戀情就可見其性格的我行我素,而之後在事業上的不作為,如同他的形象管理一樣,堪稱懈怠。

影視方面,在引發群嘲的《上海堡壘》後已經三年沒有涉足;音樂方面,同樣止步于2020年,三年間最多為電影演唱;唯一熱鬧的是綜藝,卻也隻是《五哈》這種和幾名好友的玩鬧日常。

吳亦凡效應蔓延,内娛還能保住他嗎?

這樣的經營,往好裡說叫豁達,往負面講叫消極,可無論如何,既然已經站在娛樂圈頂端,不進則罪。

至于黃子韬,雖較鹿晗多了一份事業心,但問題是,除了好笑的自嘲以外,身為偶像,黃子韬完全沒有撐得起實紅的事業支點,而外現的個性也限制了他的破圈以及取得更大成就。

吳亦凡效應蔓延,内娛還能保住他嗎?

如今的演唱會笑料,就是一個顯而易見的結果。

但這二位再怎麼頹喪,依舊是娛樂圈的一員。

2021年6月2日,可能是最值得内娛明星警醒的一天。

都美竹的好友在微網誌指責吳亦凡在于都美竹戀愛期間對其冷暴力,瞬間引起網友關注。

随後,都美竹更是直接釋出多條微網誌,爆料吳亦凡以各種方式物色、誘騙年輕女性發生關系。

吳亦凡效應蔓延,内娛還能保住他嗎?

私德霎時變成了違法,接下來的幾天,事态開始朝着土崩瓦解的速度奔去,審查,判刑,入獄,社會化消失,吳亦凡徹底成為内娛過去式。

可話說回來,這樣的結果早有預兆。

吳亦凡效應蔓延,内娛還能保住他嗎?

吳亦凡的崩塌不是一個都美竹造成的,事實上,他也有和鹿晗一樣,懈怠形象管理,也有和黃子韬一樣,受到全網群嘲。

吳亦凡效應蔓延,内娛還能保住他嗎?

可2019年的《大碗寬面》徹底扭轉了他的局面,也讓他相信,公關手段足以翻雲覆雨。

是以,即便“小g娜”“秦牛正威”“張丹三”等一個又一個沒壓住的冰山一角顯露,他依舊敢于放出大話,“我會自己進監獄”。‍‍‍

吳亦凡效應蔓延,内娛還能保住他嗎?

然而,多行不義必自斃,玩咖終成法制咖。

這樣看來,反倒是當年最單薄的張藝興笑到最後。

可這背後的邏輯,可以說是安全,也可以說是乏味。

所謂努力人設其實誰都能走,而張藝興在娛樂圈的打拼更像是一種“應試心态”。

吳亦凡效應蔓延,内娛還能保住他嗎?

是以即便去年搭上了正午陽光的快車,在電視劇《相逢時節》裡飾演偏執的複仇者甯恕,今年更是憑借一部現象級《孤注一擲》徹底破圈,但觀衆依舊對他的印象不深。

吳亦凡效應蔓延,内娛還能保住他嗎?

加上随着年齡的增長,曾經得“小綿羊”形象更是不再吃香,再往前看也是黑料一堆。

吳亦凡效應蔓延,内娛還能保住他嗎?

粉絲在減少,官方宣傳“8秒售罄”的演唱會門票,明明開票50秒後,1314看台還有票。

吳亦凡效應蔓延,内娛還能保住他嗎?

路人在笑話,一句“帶領華語音樂進軍全世界”,讓“嘲羊區 bot”已成為各大營銷号的日常打卡。

吳亦凡效應蔓延,内娛還能保住他嗎?

即便張藝興依舊有路,也偏離了頂流和自我。

吳亦凡效應蔓延,内娛還能保住他嗎?

現在回頭看,吳亦凡、鹿晗、黃子韬和張藝興歸國後的十年,也是中國偶像文化正式走向産業化的十年。

這十年裡,中國觀衆開始明白了演員和偶像是兩種事物,而投資方們也不再将需求放在作品品質,而是傾向于流量選擇。

無數人是以而受益,而作為台風中心的歸國四子,更是成就匪淺。

但站在另一個角度,他們未嘗不是受害者。

粉絲的熱捧,資本的幫扶,支票的數字,逐漸颠覆他們對自身以及外界的判斷,正所謂“你跺你也麻”。

是以吳亦凡毀在了自己無限龐大的欲望之上,鹿晗懈于經營形象一步退步步退,黃子韬個性大于能力,張藝興能力差強人意。

事實也最終證明,被泡沫壘砌的高樓如何壯觀,也是一擊即破,流量的确可以讓資方瘋狂收割大批粉絲,但作為最大受害者的大衆,被騙得了一時,騙不了一世,市場終會給我們答案。

是以有人感慨說,流量像煙花,隻能火一陣,但也有人豔羨說,即便隻有一陣,但也足以賺個盆滿缽滿。

但生活終究是公平的,太年輕的人,不會知道命運饋贈的禮物,早已暗中标好了價格。

繁華退去已足矣讓人感到落寞,更何況,還可能霎時崩塌的可能。

而歸國四子的現狀,就是對這十年的回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