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有線耳機又回來了?現實很尴尬

有線耳機又回來了?現實很尴尬

還有小夥伴在使用有線耳機嗎?

實不相瞞,老狐就是一名有線耳機的忠實擁趸,通勤帶在包裡的通常有兩副耳機,一條索尼有線耳機,一個蘋果的 AirPods Pro 二代,除此之外,在公司還有一條 7.9 元的原道耳機。

原道耳機,成本效益的神……

有線耳機又回來了?現實很尴尬

如果放眼整個公司,除了後期同僚需要有線耳機監聽,剩下的同僚裡老狐就隻見果子還在使用有線耳機了。

長江後浪拍前浪,無線耳機把有線耳機拍死在了沙灘上。

最近,老狐見到一個話題,叫做「我單方面覺得用有線耳機的人很有品」,當然了,作為有線耳機重度使用者,這句話,老狐是非常同意的。

這話題出自小紅書,在小紅書上搜尋關鍵字,相關文章熱度不低,最高的一條“喜歡”達到了 3 萬,其他的文章互動量也成百上千。

有線耳機又回來了?現實很尴尬

是以,有的人認為,有線耳機要重新回來了。這點老狐就不同意了。

有線耳機又回來了?現實很尴尬

從這些圖檔風格就能看出,戴有線耳機有品的原因不是有線耳機有多好,而是有線耳機帶來的裝飾功能。

圖檔裡是顔值出衆的明星或網紅,有着精緻的穿搭,戴着一條有線耳機,再配合着 ins 濾鏡,營造出一種複古迷人的氛圍……耳機成了裝飾品,而不是電子産品。

有線耳機又回來了?現實很尴尬

令人尴尬的是,有線耳機之是以能成為潮人們的穿搭選擇,正是因為它在無線耳機的擠壓下,正在變得小衆,而小衆複古,總是潮人們最愛物品的屬性之一。

上一個在衆多明星網紅手裡有着高出鏡率,并且也在小紅書走紅的數位産品,就是 CCD 相機了。

有線耳機又回來了?現實很尴尬

同樣也是被時代淘汰的産品,CCD相機也曾在 90 年代風靡一時,但 CMOS 技術出現後,CCD 相機成像品質不如 CMOS 相機,高 ISO 下噪點多,成本高,而被市場逐漸淘汰。

但也正因為 CCD 相機成像品質不佳,在照片愈發清晰的當下,反而造就了獨特的複古氛圍感,成為一種個性的表達。

有線耳機又回來了?現實很尴尬

*同樣在小紅書受到熱捧的 CCD 相機

潮流是一個圈,而有線耳機也踏進了這個圈中。

上個世紀,伴随着随身聽裝置的興起,有線耳機也曾是潮人們熱愛的單品之一。

有線耳機又回來了?現實很尴尬

然而随着手機普及,有線耳機變得極為普通,對于追求個性的明星潮人來說,藍牙耳機又成了出鏡率極高的單品。

當年的 Beats 耳機,雖然時常被耳機發燒友嘲諷音質爛,卻不妨礙它成為時尚單品,它的功能不僅僅是耳機,還是項鍊。

有線耳機又回來了?現實很尴尬

如今,有線耳機再次變成時尚單品,反而印證了它不再主流,變得小衆這一尴尬現實。

甚至有沒有耳機也壓根不重要,隻要有線,就夠潮。

有線耳機又回來了?現實很尴尬

是以,在這種背景下,“用有線耳機的人有品”絕不是有線耳機要回來的信号,相反,是有線耳機日漸沒落的征兆。

這個結論可能對很多使用者來說有些殘忍,因為大部分使用者還希望有線耳機能重新回來。

在最熱文章下,有一條投票,問題“是喜歡有線耳機還是無線耳機?”,接近 6 萬人參與,有 65% 的人把票投給了有線耳機,選擇有線和選擇無線比例接近 2 : 1。

有線耳機又回來了?現實很尴尬

值得一提的是,在微網誌上有類似的投票,結果依然是“有線黨”勝出,可見,使用者還是更喜歡有線耳機。

有線耳機又回來了?現實很尴尬

選擇有線耳機的人有許多個喜歡的理由,比如不用充電,随時随地使用;音質更好;線材連着,更有安全感;不用反複配對,插上就能使用……

不過理由再多,都不得不面對一個冰冷的現實——如今的手機大多沒有 3.5mm 耳機孔。

除此之外,藍牙耳機沒有線材,不會纏繞,在佩戴時也更友善。

有線耳機又回來了?現實很尴尬

*打結的原道耳機

既然使用者更喜歡有線耳機,那手機廠商能否順應使用者要求,在手機上重新留出 3.5mm 耳機孔?

老狐隻能說不太可能。

一方面,是手機産商出于經濟方面的考量。

在 2016 年蘋果推出 AirPods 之前,有線耳機有很多專業品牌可以選擇,像被稱為耳機四大品牌的森海塞爾、拜亞動力、鐵三角和歌德,還有 akg 、國産的威索尼克……

有線耳機又回來了?現實很尴尬

*森海塞爾 IE800

而随着真無線耳機的崛起,他們在大衆消費領域幾乎快要銷聲匿迹,隻有森海塞爾在釋出新款藍牙耳機時還會出現在數位部落客的視訊裡……行業更替往往不會驚天動地,而是悄無聲息。

曾經在有線耳機玩 HiFi 的音頻大廠,隻有索尼在當下還有聲量,在 WF-1000XM 和 WH-1000XM 系列更新時還能引起大量關注。

索粉們,請喊出那 5 個字。

有線耳機又回來了?現實很尴尬

手機廠商消滅掉耳機孔後,使用者不得不被迫接受藍牙耳機,而使用體驗最好的無疑是有軟體生态支援的同品牌藍牙耳機,以前耳機大廠的使用者,現在成了各個手機品牌的使用者。

用生态捆綁使用者,在無線耳機上做到了。

另一方面,則是手機廠商出于設計考慮,手機内部空間本就寶貴,既然已經保留了藍牙子產品,使用者能通過藍牙連接配接耳機,那麼耳機孔就成了一個可以舍棄的硬體。

有線耳機又回來了?現實很尴尬

*iPhone 15 Pro 結構圖,圖源微網誌@樓斌

留下來的空間,用在其他更能影響消費者購機選擇的硬體上,比如日漸碩大的相機模組,比如更大的電池。

于是在蘋果帶頭砍掉耳機孔後,其他廠商紛紛跟進(最先去掉耳機孔的是樂視,但蘋果引領了整個手機行業的風向)。

如今,高端旗艦手機上隻剩索尼和紅魔還留下了“先進”的耳機孔。

有線耳機又回來了?現實很尴尬

*紅魔手機

雖然咱們常常抱怨手機上沒了耳機接口,但值得注意的是,其實許多品牌的低端機型上是保留了耳機接口的,比如 Redmi 12C、vivo 的 Y 系列部分機型,OPPO 的 A 系列、榮耀的 Play 系列……

有線耳機又回來了?現實很尴尬

這些手機的相機模組比較普通,對手機空間要求沒有旗艦機高,是以能夠塞下耳機孔。

不過,也可以尋求另外一種商業上的解釋,即低端機型使用者消費能力不足,不會再購買上百元的同品牌藍牙耳機,留下耳機孔,能争取到更多消費者。

至于是哪一種原因,手機廠商自己心裡清楚,他們給出的答案隻可能是前者。

3.5mm 耳機孔将來會不會回到中高端手機上呢?唯一的可能,就是耳機孔重新成為手機的競争力,使用者不再注重手機拍照,開始在意音樂品質,廠商在相機模組上減配,提升音頻硬體素質……

然而 vivo 十年前早已證明,此路不通。

有線耳機又回來了?現實很尴尬

*圖源見水印

回到開頭的話題,用有線耳機的确“有品”,但沒了手機支援,有線耳機不可能再像從前那樣受到歡迎,也不可能回來。

老狐作為一名有線耳機的殘黨,也期待耳機孔能重新出現在高端旗艦機上,但中高端手機已經不是會搭載它們的“船”。

“用有線耳機的人有品”的論調,隻會讓有線耳機和有線耳機廠商更加尴尬而已。

參考資料:

小紅書、微網誌、京東

編輯:木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