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東再換帥:不滿京東業績表現,更猛烈價格戰要來了

來源:視覺中國
作者|葉蓁
編輯|康曉
出品|深網.騰訊小滿工作室
京東零售的掌舵人辛利軍易主,給剛剛結束雙十一的電商江湖再次投下漣漪。
11月15日晚,京東公布了一則人事任命,辛利軍不再擔任京東零售CEO職位,該職位由半年前剛剛升任京東集團CEO的許冉兼任,即刻生效。辛利軍的去向,公告表示“将在公司另有他任。”也有京東内部人士透露,“京東健康可能是辛利軍下一步的歸宿。”
京東2023年三季度财報顯示:京東增長承壓,面臨的現實嚴峻,尤其是京東零售,增長陷入停滞。京東零售貢獻了整個集團收入的87%,收入2120.6億元,同比去年僅微增0.1%。商品收入為1953.04億元,同比減少0.9%,其中,電子産品與家用電器商品的收入幾乎沒有增長,日用百貨商品收入則為759億元,同比下降2.3%。
此時換帥,“劉強東肯定對業績并不滿意,老劉一直都是業績導向型,辛利軍被換掉跟業務有關系,這個是毋庸置疑的,前三季度京東零售業務表現不太好,直接責任人要背鍋的。”海豚社創始人李成東對《深網》分析。
一位京東内部人士則告訴《深網》:這次辛利軍卸任京東零售CEO,是去年歲末劉強東歸來後,京東架構調整的延續。
劉強東重歸一線後,打出的第一張牌是“低價”。 京東内部人士透露,“低價是京東過去成功最重要的武器,以後也是唯一基礎性武器。”
而此前一個月,京東還經曆了二級市場的“悲觀預期”,多家銀行對京東下調評級。10月13日,京東港股跌超11%,創今年以來新低。三季報釋出後, 11月15日,京東股價大漲7.04%,每股報收28.59美元,總市值一夜之間增加29.59億美元(約合人民币214億元)。
财務出身的許冉将統管京東集團和零售核心業務,她面臨的是一個更為複雜的局面——如何将劉強東的戰略貫徹下去,使得京東主營業務重回增長軌道。
“從零售業務能力上來說,徐雷和辛利軍的能力肯定在許冉之上,這兩個人在過往的京東的歲月中,都是真刀實槍拼殺出來的,他們都不是空降的高管。”有接近京東高層的人士對《深網》表示,“或許劉強東隻是缺一個能把他戰略執行到位的人,許冉就是那個最合适的人。”
京東零售承壓 辛利軍卸任
京東釋出2023年三季度财報。資料顯示,京東總營收達2477億元,同比增長1.7%;經營利潤同比增長6.6%至93億元;歸屬于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為79億元,去年同期為60億元。
京東三季度财報中的收入占比中,京東零售貢獻了整個集團收入的87%。衆所周知,3C産品是京東零售的基本盤。在京東的主陣地3C市場上,增速下滑已是不争的事實。
公開資料顯示,2012年10月,辛利軍加入京東,曆任京東商城開放平台家居家裝部總經理、京東商城居家生活事業部總裁、京東商城生活服務事業群總裁。2019年起辛利軍擔任京東健康CEO。2021年9月起接替徐雷,擔任京東零售CEO。
剛剛過去的“雙11”,京東媒體開放日,站在舞台上的辛利軍,表達了對頭部主播的“全網最低價”的不滿,表示“京東是全國最大的零售商,能給供應商提供最好的成本,憑什麼還有人在我們眼前叫闆?全網最低價,除了京東,沒人能做到。”
事件的緣起是:10月24日,京東采銷從業人員發朋友圈稱收到品牌商律師函,他曬出的截圖顯示:品牌商海氏指控京東私自改價,導緻了海氏與其他客戶中被動違約,有巨額賠償的風險。
劉強東去年回歸後,京東打出的第一張牌是“低價”。“這次百億補貼有一個頻道的一級入口,商品覆寫全品類,自營和POP(Platform Open Plan,特指第三方商家)商家都能參與其中。”一位京東内部人士告訴《深網》。此外,1月份,京東調低了商家的入駐門檻。
3月8日,京東百億補貼上線。據了解,京東“百億補貼”的項目由辛利軍主導。顯然,這一項目直接對标拼多多。不僅僅是拼多多,抖快電商這些後起之秀們打造“低價心智”,也在分食老牌電商們蛋糕。
從2018年開始發力百億補貼以來,拼多多的蘋果等數位裝置,憑借百億補貼開始在消費者的心目中站穩了腳跟,而這正是以3C數位見長的京東主戰場。京東雖然有跟進但成效不明顯。對京東來說,百億補貼面臨的壓力是京東的營收增長持續承壓。
去年11月23日,京東零售等業務線開啟了高層架構調整。公開資料顯示:原3C家電事業群負責人闫小兵轉任國際業務負責人,原生活服務事業群負責人姚彥中被任命為京東零售3C家電零售事業群負責人,缪欽被任命為京東零售生活服務事業群負責人。
此外,京東零售規模最大的3C家電事業群,被拆分為家電家居事業群和電腦通訊事業群,新的家電家居事業群由原京東零售集團CFO李帥負責,電腦通訊事業群的新負責人為原電腦數位事業部總裁吳雙喜。而現在,京東零售的CEO辛利軍卸任了。
京東将如何重回增長
京東零售的CEO變成了許冉。許冉于2018年7月加入京東,2020年6月升任集團CFO。今年5月,京東集團CEO徐雷宣布退休,許冉接任CEO,直接向劉強東彙報。
“其實對劉強東來說,更多的是缺一個執行決策的人,把老劉的戰略執行到位的這麼一個人。”李成東對《深網》分析。“許冉後成為京東集團CEO後,現在又主管了零售的業務,肩上的擔子更重了,零售業務還是很複雜的。”
“你不開車了,把方向盤交給别人,實際上你就放棄了,”劉強東曾告訴《深網》作者。“如果不能控制這家企業,我甯願把它賣掉”,劉強東也曾直言。
但近幾年,種種原因影響,劉強東的管理哲學發生了變化,不再事必躬親,學會了适度放權。從2019年開始,劉強東淡出一線管理,除了進階别的管理會議。在基層員工的眼中,劉強東越來越像京東的精神領袖。
不過,即使徐雷出任京東CEO後,依舊向劉強東彙報,且京東的方向盤一直在劉強東的手中。
近幾年,京東已形成了SEC+SDC的集體決策機制:SEC是由各業務闆塊、職能體系負責人組成的戰略執行委員會;SDC是集團一線業務部門負責人組成的戰略決策委員會。一位接近京東高層人士表示,“卸任CEO後,劉強東仍會參與京東每月的SEC和SDC的會議。”
擔任京東集團CFO期間,許冉與其團隊完成了達達、德邦、中國物流地産等上市公司的并購,京東科技的業務重組,進一步完善京東集團業務的戰略布局,推動主導了京東集團香港二次上市,京東健康、京東物流和京東倉儲設施的分拆上市。
許冉的專業可以幫助京東将财務效率提升。目前來看,許冉上任CEO後交出的答卷還不錯。
京東财報顯示:京東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為79億元,同比增長32%。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淨利潤為人民币106億元,同比增長6%。第三季度,京東的營業成本增速低于營收增速,研發開支和行政開支分别同比下降了7.8%和5.6%。
費用方面,第三季度,京東的履約開支較上個季度有所擴大,同比增長6.1%至152億元。由于“6·18”結束,京東大幅縮減了營銷開支,80億元的支出同比增長4.6%。上個季度的營銷開支為111億元。
京東Q3财報電話會上,幾乎陷入停滞的京東零售業務的增長也是公衆關注的話題。許冉表示,零售業務是京東最核心、收入占比最高的業務,更是京東多元化業務的基礎,接下來仍會推進零售以成本效率體驗為核心的戰略落地,會推動零售與其他業務闆塊間的協同。
現在電商江湖群雄崛起,劉強東感受到了增長的壓力,京東如何重回增長?昔日電商江湖剩者為王的劉強東顯然有着更多思考和實戰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