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央企巨頭入局換電,“國家隊”站台蔚來背後有深意

央企巨頭入局換電,“國家隊”站台蔚來背後有深意

汽車業界還未從廣州車展琳琅滿目的新車中回過神來,長安汽車又攜手蔚來向新能源汽車産業投擲了一枚“深水炸彈”——

11月21日,長安汽車與蔚來在重慶簽署換電業務合作協定,雙方将在推動換電電池标準建立、換電網絡建設與共享、換電車型研發、建立高效的電池資産管理機制等方面展開合作。

對于國内新能源汽車産業而言,長安此次與蔚來的合作可謂意義非凡:首先,作為“國家隊”的長安入局換電,是對蔚來一直倡導的換電模式高度認可;其次,長安的加入,也将加速蔚來換電體系由私域走向公共服務,助推更多品牌加入換電陣營;第三,随着換電“朋友圈”的持續擴大,換電模式或将超越超充成為主流電車補能模式。

目前,有不少車企參與換電補能模式的技術研發和建網絡鋪設。其中,蔚來針對換電模式的全方位布局、技術體系、網絡鋪設、行業标準等都已經十分成熟,也已經具備大規模推廣應用的條件。

用蔚來創始人李斌的話來說,蔚來換電網絡就是“雲服務”。“如果大家把換電想象成2003年時亞馬遜要做雲服務那個時間點,會發現有幾點非常像:第一,網絡效應強。換電網絡就相當于能源網際網路的雲服務基礎設施。第二,投資規模大、投資周期長。當年亞馬遜、谷歌等做廠房和裝置,都投入了超過千億級别的美金。第三,從服務自己再到服務外部客戶,一旦做成了,門檻就會非常高。”李斌表示。

此外,蔚來也是十分歡迎更多的品牌參與到換電模式的普及中來。

是以,業界在探讨長安牽手蔚來的“1+1>2”合作效果之外,更應該關注此次雙方背後帶來的更深層次的行業影響力以及發展推動力。

走出換電私域,“國家隊”能做什麼?

衆所周知,随着國内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純電出行,這也使得補能這個問題始終存在。目前,國内純電動車的補能模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包含800V的超充模式,一種是蔚來一直堅持的換電+超充模式。

得益于前期的布局,目前蔚來是中國布局充電樁最多的汽車品牌,也是充電體驗最好的品牌之一。其已經在工作地、酒店、熱門景區、高速服務區等場景布局近20000+根充電樁,其中超快充樁超9100根。但蔚來最為業界所稱道的,則是其此前一直默默布局的換電補能模式。

早在2020年,國家能源局就釋出蔚來研究制定的換電行業标準,其中蔚來牽頭10435、10436和33025三項标準編制,深度參與10434和33004兩項标準編制。蔚來目前已獲得換電相關專利超過1200項,累計參與換電标準編制超20項。

但到目前為止,蔚來的換電站基本還是主要服務蔚來自有使用者,也就是說,盡管換電模式的優勢顯而易見,但由私域專屬走向公共服務,還有很多的路要走。而此次長安與蔚來的合作,無疑将會加速換電模式的公用化,以及相關行業标準的出台。

作為中國汽車四大集團陣營企業之一,長安汽車擁有161年發展曆史,是中國汽車品牌的典型代表之一。目前,長安汽車正全面加速電動電氣化轉型,布局新能源汽車市場,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轉型。

長安之是以願意與蔚來聯手合作,主要原因在于其對換電模式的便利性高度認可。換電模式所具備的可降低車價、保障電池安全、更易電池回收、使用者更青睐等特點,也是促成長安加入換電陣營的原因之一。

實際上,除長安汽車外,到目前為止,蔚來換電在異業合作方面也已開展得如火如荼。合作夥伴既包括“四桶油”這樣的傳統能源巨頭,迄今已共建換電站132座,助力碳達峰碳中和;也有紅星美凱龍、宜家、銀泰、居然之家、中體等商業地産等品牌方。

通過這些合作,蔚來在換電網絡鋪設層面也成效斐然。截至11月21日,蔚來已建成換電站2113座,其中高速公路換電站651座,已打通7縱4橫9大城市群高速換電網絡。充電站3409座20074根,接入三方樁960,000+根。

長安加入蔚來換電陣營,也意味着換電模式獲得了更多汽車行業主流玩家的認可。籍此,蔚來一直以來所倡導的換電體系也有望獲得進一步快速發展。

朋友圈擴大,換電或超越超充成主流補能模式

事實上,盡管換電模式是國家相關部門以及政策所倡導的,并且在蔚來換電已經成為當下純電動汽車最佳補能方案之一的情況下,仍舊有不少人對換電模式有所質疑。

2020年以來,國務院辦公廳、工信部、财政部和稅務總局等國家有關部門相繼頒布《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規劃(2021-2035)》、《關于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廠應用财政補貼政策的通知》、《關于進一步提升充換電基礎設施服務保障能力的實施意見》《關于啟動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工作的通知》《關于進一步建構高品質充電基礎設施體系的指導意見》等多份檔案,以推動充換電網絡和标準體系建設、鼓勵開展換電模式推廣應用、推進純電動汽車車載換電系統、換電通用平台和換電電池包等标準制定,以實作資源效率的最大化。

在這樣的政策背景下,蔚來一直沉澱換電核心技術,積極布局換電模式,也成為換電模式的倡導者和引領者,其行業首創的可充可換可更新的能源服務體系NIO Power,從0到1系統性地實作了技術突破和産業推廣。

“建立體系能力是一件很難的事,想讓外人了解體系本身又是一件更難的事。比如,到了現在依然有不少電動車使用者覺得換電會拖垮蔚來。”去年底,蔚來汽車總裁秦力洪在一次媒體見面會上如是感歎。

堅持長期主義的蔚來,一直很重視技術積累,也不吝在研發層面的重金投入。過去五年多,蔚來在研發領域的投入已超300億元,是新勢力中研發投入最多的企業。截至2023年10月底,其申請中及已授權專利總數約7600件。

目前,蔚來的核心技術已覆寫了包括換點體系在内的智能電動汽車業務各版塊,建立了由晶片和車載智能硬體、電池系統、電驅及高壓系統、車輛工程、整車全域作業系統、全景互聯、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慧能源、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全球數字營運等12大技術構成的“蔚來技術全棧”。

也正是得益于此,蔚來在中國高端純電市場的引領地位正不斷強化。資料顯示,今年前10個月,蔚來共傳遞新車126,067台。其中,今年第三季度蔚來共傳遞新車55,432台,同比增長75.4%,季度傳遞量創曆史新高。今年1-10月,蔚來銷量增速達到40.2%,位于高端品牌銷量同比增速榜首。

外界可能無法評估,在蔚來這張全面飄紅的“成績單”背後,其此前倡導和布局的換電模式到底起了多大的作用,但蔚來自身顯然深知,除衆多新産品以及技術全棧外,擁有多項全球首創核心技術的換電模式,對于蔚來的市場拓展功不可沒。

并且,作為高端純電引領者,蔚來此前就已經面向全行業開放的補能體系,蔚來也一直希望利用其建構的全球規模最大的電動汽車換電生态,吸引更多行業夥伴的加入。

而這一次作為“國家隊”的長安加入,将意味着換電模式的通用行業标準或将加速出台,也将成為換電模式大規模、大範圍普及的一次重要契機。長安與蔚來的聯手,以及後續在換點生态層面的合作,也将會讓更多的行業品牌和車企深入了解換電,并擴大換電模式的“朋友圈”,共同促進國内電動汽車産業的高品質發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