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榮耀正在變成華為的強勁對手

榮耀正在變成華為的強勁對手

作者 | 黃昱

編輯 | 張曉玲

過去三年,無論是對華為,還是獨立出來的榮耀,都充滿挑戰。走過這三年,華為“輕舟已過萬重山”,榮耀也來到了關鍵轉折點。

華為對榮耀而言既是光環,也是束縛,增加了榮耀建立獨立品牌的難度。這三年來,榮耀一直在破除心魔,也努力證明:能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路。

事實上,榮耀在過去三年實作了自有産品研發、高端折疊屏以及海外市場的突破,今年三季度市場佔有率排名國内手機市場第一,正越來越自信。

曾經在華為羽翼下幸福成長的榮耀,經曆了三年艱難重生,從掙紮在生死線到登頂國内手機市場,這家努力在高端突破、獨立的手機廠商值得被重新審視。

11月17日,在榮耀獨立滿三周年,榮耀CEO趙明在個人微網誌發了一篇感想,直言榮耀不甘被定義,他的目标是再次拼出一個全球标志性科技品牌。

從依附于華為的子品牌,到變成華為不可忽視的對手,這不僅是趙明的野心,也是任正非的期許。

重生

曾經,榮耀是華為一力打造的子品牌,專注于年輕化、中低端手機市場。在華為内部時,榮耀是基于麒麟晶片和鴻蒙平台開發産品;2020年,華為被迫出售了榮耀。獨立後,榮耀依托于行業SoC解決方案,基于安卓系統開發産品。

這也意味着,從華為“溫室”裡走出來的榮耀,基本要從頭開始,依托全球産業鍊,重新構築自己的平台化能力和體系。

剛獨立的那段時間,榮耀不可避免地經曆了至暗時刻,從曾經占國内市場佔有率15%左右的品牌,一度下滑到3%的谷底。

趙明坦言,如果回到三年前,在中國市場上,剛獨立出來的榮耀是所有手機品牌核心玩家裡最弱的,要不然2020年也不會有人說“榮耀完蛋了,不可能起來。”

在極度内卷的手機行業中,榮耀必須分秒必争,盡快整裝待發去投入市場的争奪中。

是以,榮耀和華為走上了不同的技術路線。

榮耀等于是把華為掉在地上的撿了起來。華為做底層研發(作業系統和晶片),榮耀則選擇深入工程技術,在蝶翼鉸鍊、魯班钛金鉸鍊、钛合金3D列印工藝等方面聯合創新,這樣有利于榮耀在短時間内打造出核心技術優勢。

榮耀選擇的是消費者導向路線。趙明解釋道:“榮耀要考慮的是當下或者一段時間内能夠提供給消費者最好的産品和解決方案是什麼,我們也可以開發SOC(系統晶片),但要把一款SOC做到領先行業的水準,需要5-7年,這樣的時間周期,我們如何去更好的服務消費者?”

經過第一年的“生存”、第二年的“蓄力”,榮耀的産品力在今年也得到更明顯的提升。

市場銷量勝過千言萬語。在IDC三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排行中,榮耀以19.3%的市場佔有率排名國内手機市場第一。

在海外市場,榮耀雖然還沒能跻身前五,但增長強勁。據趙明透露,今年榮耀在海外市場增速超過200%,并在兩年内實作了盈利性增長。

在當下存量競争的手機市場中,榮耀要進一步提升市占率,就要在高端機市場有所突破。趙明也曾立下flag稱:“榮耀要在高端市場上,真正能夠改變蘋果一家獨大的狀況。”

折疊屏成為榮耀沖擊高端的戰略突破口。今年是榮耀在折疊屏上爆發的一年,3個月内連發三款折疊屏,從7月的Magic V2到9月的榮耀V Purse,再到10月釋出Magic Vs2。

經過這幾年的心智培養,折疊屏手機其實已經進入了主流消費階段,未來還是有望助力榮耀進一步提升在高端市場的占有率。

“去年、前年全球折疊屏是300萬台出貨量,今年至8月底是300萬台。”趙明預計,今年全年出貨量會達将近600萬台,明年出貨量可能是1000萬台以上。

高端無短闆,榮耀在AI大模型上同樣不能落後。據趙明透露,榮耀也即将推出自研70億參數端側AI大模型和全新雲服務。

野心

獨立去市場中闖蕩,榮耀這三年的故事令人産生諸多感慨。

其中永遠繞不開的話題就是華為。華為的基因對榮耀而言既是寶貴的資産,也同樣帶來了一些束縛,是不夠獨立的榮耀品牌,以及華為的影子。

這是榮耀團隊的心魔。趙明回憶道,“從榮耀獨立創業的第一天起,就有人不斷地告訴我不可能。不可能走出與生俱來的定義,不可能超越行業預設的邊界,更不可能打破世界已有的認知。”

趙明認為,榮耀過去一直在打破邊界,挑戰固有的秩序或标準。這三年的成績,證明了它已經不依附于華為而存在、而發展,并且走出了不同的一條路。

雖然不研發晶片,但榮耀專注搭建的底層能力也有不少,包括更薄的折疊屏、AI大模型、綠洲護眼技術、青海湖電池等。

榮耀能夠迅速重新崛起的最大原因,趙明認為是“團隊”。“重來一遍也可以成功,我們也可以做得更好,這個是三年前獨立出來時團隊最大的信心所在。”

也是因為這支團隊,如今大哥華為回歸,趙明也毫不畏懼。

他表示:“華為的回歸,華為強勢的Mate60走向市場,這非常好。我們最喜歡的就是跟強手競争,我們從那個體系出來的,誰怕誰。”

榮耀也有更大的野心,那就是要打造世界的榮耀。它在海外市場确實還有不小的空間。

2022年是榮耀的海外元年,2023年是歐洲元年。趙明指出,歐洲是榮耀的高地。榮耀要把歐洲打造成“第二本土市場”,而且要成為歐洲的高端品牌,下一步是打造世界榮耀。

目前,随着國内外市場的競争越發激烈,榮耀的未來依然充滿機遇與挑戰,在高端市場,蘋果、三星和華為依然是鐵三角,想要突破并不容易。

三年前,華為掌門人任正非彼時在送别會上寄語,榮耀要做華為全球最強的競争對手,超越華為,甚至可以喊打倒華為。“未來我們是競争對手,你們可以拿着‘洋槍’、‘洋炮’,我們拿着新的‘漢陽造’,新的‘大刀、長矛’,誰勝誰負還不一定呢?”

三年後,華為與榮耀,都成了中國科創力量版圖中耀眼的存在。

出身華為的榮耀,繼承了華為的價值觀和文化,也有了自己獨特的産品和品牌内涵。這是一支不怕打硬仗的狼性隊伍,未來一切皆有可能,或許,下一個能在全球高端市場上與三星、蘋果比肩的中國手機品牌,就是榮耀。

任正非也會期待看到那一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