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山寨紅牛”超越紅牛,靠貨車司機年賺80億,東鵬特飲也有緻命傷

“山寨紅牛”超越紅牛,靠貨車司機年賺80億,東鵬特飲也有緻命傷

“困了累了,喝xx!”

看到這條廣告詞模闆,你首先會想起哪個飲料品牌?

我想一定是東鵬特飲。

得益于東鵬飲料集團近10年來在全網絡管道的重金營銷,“累了困了,喝東鵬特飲”這句廣告語,如今在國内已經擁有了相當高的知名度。

“山寨紅牛”超越紅牛,靠貨車司機年賺80億,東鵬特飲也有緻命傷

2022年,東鵬飲料完成了一個震驚業界的壯舉,那就是從長期以來被公認為“低消費欲望人群”的中國成年男性手中,輕松賺到了超過80億的巨額營收。

而且截至2023年9月末,東鵬飲料前三季度的營收已再次突破80億大關,形勢似乎一片大好。

但實際上,文首這句廣告語模闆的首創者,其實是功能飲料賽道曾經的全球霸主,來自奧地利的紅牛(Red Bull)。

“山寨紅牛”超越紅牛,靠貨車司機年賺80億,東鵬特飲也有緻命傷

1995年,紅牛首次登陸中國内地市場,就憑借着“你的能量超乎你想象”和“困了累了喝紅牛”這兩句脍炙人口的廣告詞迅速走紅,一舉搶占了彼時在國内市場上仍是空白的功能飲料賽道。

随着銷量的步步攀升,紅牛旗下的直營工廠難以滿足巨大的市場需求,便隻好在全國各地挑選了一批代工廠,加速生産紅牛飲料。

而這其中的一家國營代工廠,廠長就是日後将自立門戶,打造東鵬飲料集團的林木勤。

彼時,林木勤就職的飲料廠正因産品過時、銷量下滑而瀕臨破産邊緣,紅牛的代工訂單仿佛是一根救命稻草,給了林木勤和全廠勞工一個喘息的機會。

但雙方大概都沒有料想到,就在20年之後,由林木勤傾心打造的東鵬飲料,将成為紅牛在中國内地市場上最為強勁的競争對手。

“山寨紅牛”超越紅牛,靠貨車司機年賺80億,東鵬特飲也有緻命傷

摸着紅牛過河,東鵬飲料轉虧為盈

在接到紅牛的代工訂單之前,林木勤所在飲料廠的主營業務,是廣東地區最具特色的飲品:廣式涼茶。

全境位于亞熱帶甚至熱帶的廣東地區,夏天氣溫時常會超過40度,是以老一輩的廣東人都愛喝涼茶,龐大的人口基數也養活了無數家涼茶店和加工廠。

但随着口味多樣的洋汽水在90年代的逐漸普及,曾經獨得“老廣”恩寵的老式涼茶,市場開始迅速萎縮。

一時間,包括林木勤所在的飲料廠在内的諸多傳統飲料從業者,都遭遇了重大打擊。

“山寨紅牛”超越紅牛,靠貨車司機年賺80億,東鵬特飲也有緻命傷

正如上文所講的一樣,紅牛代工訂單的到來,不止為飲料廠帶來了救命的資金,更是給林木勤送來了寶貴的靈感,幫他打開了未來發展的新思路。

“既然國内功能飲料市場空白巨大,不如我來做一家品牌填補?”

2003年,由于這間國營飲料廠已經無力再運作下去,上級決定将其改制為民企,交由社會人員經營。

林木勤見狀,咬咬牙拿出了全部積蓄,以267萬元的數額買下了飲料廠的經營權,将其更名為東鵬飲料廠。

在繼續生産老式涼茶的同時,東鵬飲料廠也開始研究自己的功能飲料。

由于親手承接過紅牛的代工業務,林木勤對于公牛飲料的産品調配和營銷模式都很清楚,是以在前期生産上并沒有遇到太大困難。

配方咋整?照着紅牛的配料表學啊!維生素B、牛磺酸咱也往裡加!

沒有包裝設計?紅牛的250毫升金色易拉罐,咱們也學着定做一批!

“山寨紅牛”超越紅牛,靠貨車司機年賺80億,東鵬特飲也有緻命傷

可當真正來到市場上試銷之後,林木勤的這款“山寨紅牛”卻并沒有如他想象中一般走俏。

明明在口味、功能成分上都相差不大,東鵬特飲卻完全賣不過紅牛,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

經過一番調研和複盤,林木勤才終于明白,銷量不佳的原因出在了“差異化稀缺”上。

彼時,通過取得與NBA聯賽的合作,紅牛的logo和廣告片得以在央視五套循環曝光,也借此成功地在廣大球迷心中留下了“體能補給佳品”深刻印象,在同行業内風頭無兩。

“山寨紅牛”超越紅牛,靠貨車司機年賺80億,東鵬特飲也有緻命傷

而作為一款高度模仿紅牛的“山寨”産品,既然各方面屬性都與紅牛差異不大,消費者為啥不選擇品質更有保障的名牌産品呢?

想通了這一點,林木勤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那就是降價。

身為國際知名大品牌,紅牛的産品市場認可度高,營銷資金也充足,同類型獨幕喜劇牌如果堅持與它硬碰硬,實在很難出頭。

而紅牛唯一的弱點,就是它250毫升賣6塊錢的定價。

在21世紀初,這個價格隻有中高端人士才能接受,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消費得起紅牛飲料。

“山寨紅牛”超越紅牛,靠貨車司機年賺80億,東鵬特飲也有緻命傷

那麼,除了身處大城市的熱愛運動的白領外,究竟還有哪些人群,是功能飲料的潛在需求者呢?

是經常上夜班的流水線藍領勞工;

是需要24小時保持精神清醒的長途貨車司機;

是早上天不亮就要去郊區進貨,夜裡九點才收攤回家的菜場小販。

……

在大衆視線所不能及的下沉市場,同樣有着巨大的功能飲料潛在消費者。

在确定了新的突破方向之後,東鵬飲料先後推出了多種規格的新款功能飲料,原材料與紅牛相差無幾的情況下,價格卻隻有紅牛的一半。

“山寨紅牛”超越紅牛,靠貨車司機年賺80億,東鵬特飲也有緻命傷

除此之外,東鵬飲料還對産品現有的外包裝設計做了大幅修改。

由于藍領群體的工作環境一般比較雜亂,容易揚起粉塵,如果繼續沿用類似紅牛的金屬易拉罐包裝,瓶中的飲料極容易污染,包裝成本也相對較高。

于是,東鵬飲料選擇了使用塑膠瓶,還在瓶口做了雙層蓋設計,可以有效隔絕揚塵,外蓋還可以拿來當作杯子、煙灰缸使用,十分富有巧思。

“山寨紅牛”超越紅牛,靠貨車司機年賺80億,東鵬特飲也有緻命傷

為了測試效果,林木勤標明的第一個全面鋪貨城市,是位于東鵬總部附近的東莞,這裡遍地都是各行業的加工廠,擁有着極為龐大的外來勞工群體。

不出林木勤所料,全面更新後的東鵬飲料在東莞一經上市,便收獲了來自藍領群體巨大的認可,來到東鵬飲料廠進貨的零售商絡繹不絕。

此後三年,東鵬飲料開始在全國範圍内鋪貨,并在2012年首次達成了營收額破億的目标。

在功能飲料賽道折騰了8年之後,林木勤和東鵬飲料終于第一次望見了老大哥紅牛的後腦勺。

“山寨紅牛”超越紅牛,靠貨車司機年賺80億,東鵬特飲也有緻命傷

如果說2015年之前的東鵬飲料還隻是一個跟跑者,自2015年之後,東鵬飲料開始擁有了與紅牛一較高下的實力。

雙方差距的縮小,關鍵并不在于東鵬飲料取得了多大的飛躍,更多源于紅牛内部自亂陣腳。

這一年,由于跟奧地利總部産生了商标所有權的争議,紅牛在中國内地的經銷商華彬集團受到了重大打擊,被限制在此後兩年内不允許進行任何形式的廣告營銷,市場佔有率暴跌近20%。

而作為紅牛在國内市場上最具競争力的競品,東鵬特飲也順勢笑納了這部分流失的市場佔有率,至2019年已經穩坐業内老二。

“山寨紅牛”超越紅牛,靠貨車司機年賺80億,東鵬特飲也有緻命傷

除了坐收漁利之外,東鵬特飲在近8年間的業績飛躍,還要歸功于公司營銷部門打開了青少年市場。

東鵬飲料最初之是以能搶占龐大的藍領群體,是因為中年體力勞動者對于提神醒腦的功能飲料有剛需,但除了運動愛好者之外的年輕人群體卻并非如此。

而且,相比起功能飲料,碳酸飲料和各色奶茶似乎更受青少年群體的喜愛,東鵬飲料該如何破局呢?

“進一步聚焦精準人群,再拿錢砸。”

當下的年輕人雖然少有體力勞動者,但仍有許多熬夜嚴重的夜貓子,他們同樣對能量飲料有需求。

在确定了新的目标群體之後,東鵬特飲開始積極向各地的網吧、迪廳KTV以及加班嚴重的網際網路公司樓下便利店鋪貨,“圈粉”效果顯著。

不僅如此,東鵬特飲還結合在當時新奇有趣的微信紅包,狠狠擴大了一波知名度。

消費者買回東鵬特飲之後,隻要掃描瓶蓋内的二維碼,就有30%以上的機會領取現金紅包,小的幾塊錢,最大能到888元,比“再來一瓶”的誘惑力大得多!

“山寨紅牛”超越紅牛,靠貨車司機年賺80億,東鵬特飲也有緻命傷

2021年,仰賴于旗下品牌部門長期以來的一系列有效營銷手段,東鵬飲料在銷量上首度超越紅牛,以超過30%的市場占比榮登行業第一。

也正是在這一年,東鵬飲料在上交所成功上市,以高達1140億元的總市值雄踞A股“功能飲料第一股”,一時風頭無兩。

但令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是,東鵬飲料的“盛世”僅僅維持了一年,就已經初現頹勢。

“山寨紅牛”超越紅牛,靠貨車司機年賺80億,東鵬特飲也有緻命傷

2022年,正值東鵬飲料上市一周年之際,許多大股東選擇在股票解禁的第一時間減持抛售,套現近60億,今年的情況也如出一轍。

連續兩年受此影響,東鵬飲料總市值也已經從巅峰期的1140億元下降至760億元,縮水近35%。

投資者的撤退,代表着其對東鵬飲料乃至整個功能性飲料市場,已經失去了信心。

至于原因,其實也很好了解,那就是曾經作為功能性飲料主要閱聽人群體的藍領人群,不僅日漸衰老,數量也在日益減少。

據統計,自2015年至今,大陸登記在冊的貨車司機數量已經下滑超過40%,僅剩1500萬人,其他勞動崗位想必也是類似情況。

“山寨紅牛”超越紅牛,靠貨車司機年賺80億,東鵬特飲也有緻命傷

與此同時,東鵬飲料的另一個明顯短闆也是導緻投資者隐慮不休的關鍵因素,那就是盈利産品太單一。

翻看東鵬飲料2022年度财報,“東鵬特飲”這一爆款産品的銷售額,竟然占據了東鵬飲料集團超90%的全年總營收。

而這也意味着,一旦東鵬特飲賣不動了,整個集團公司的效益也将斷崖式下跌,純淨水、各式涼茶等第二梯隊産品完全不具備分攤風險的能力。

“山寨紅牛”超越紅牛,靠貨車司機年賺80億,東鵬特飲也有緻命傷

而且,據東鵬飲料最新釋出的2023年Q3季度财報顯示,盡管集團總營收仍呈現上漲趨勢,但花銷也在明顯加大。

僅僅是營銷費用這一項支出,今年前三季度的總額就已經高達14.21億元,近乎追平2022年度總支出。

與此同時,除白砂糖外的一系列調味劑、内外包裝原材料的成本都在上漲,而且随着社會結構趨于老齡化,人工成本在可預見的未來也必将持續上漲。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起直逼20億的營銷支出,東鵬飲料今年投入在産品研發上的費用,截至目前總額尚不足五千萬,而這似乎也是東鵬飲料“第二爆款”遲遲未能出現的原因之一。

“山寨紅牛”超越紅牛,靠貨車司機年賺80億,東鵬特飲也有緻命傷

作為一家靠“模仿”起家的實業公司,東鵬飲料當下的最大掣肘,也許是創新能力的不足。

我們不得不承認,東鵬特飲這款産品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仰賴于紅牛在登陸中國市場的前十年裡,已經代替功能飲料賽道的後來者們提前踩過了太多坑。

但随着“經驗紅利”的殆盡,已然取代紅牛站到賽道最前方的東鵬特飲,今後将獨自直面未知的挑戰。

新的增長點尚未出現,但必須盡快出現。

因為曾經為林木勤帶來巨大營收的貨車司機,未來大概很難再喂飽東鵬了。

-END-

作者:路遙

編輯:一乙木

往期精彩文章推薦:

掌控全球1/3玻尿酸,山東女首富20年狂賺400億,卻在今年虧掉一半

雖以4500億身家蟬聯中國首富,鐘晱晱名下的兩大品牌形勢并不樂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