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出生時體重550克,“巴掌寶寶”120多天闖過生死關!出院前,醫生的這封信令人動容

作者:極目新聞

極目新聞記者 劉迅

通訊員 高琛琛 張璟祎

“120多天,寶寶終于挺過來了,感謝一直陪着的‘臨時爸媽’。”11月14日,在武漢兒童醫院的“世界早産兒日”活動現場,媽媽于女士接過醫護給寶寶頒發的“畢業證”,瞬間熱淚盈眶。

男寶“小強”在媽媽肚子裡隻待了23周,出生時體重僅550克,并在出生12天、體重不足700克時接受了手術,創下該院接受手術患兒的最低體重紀錄。一路守護的醫生動情寫下1400字的“感謝信”,感謝寶寶讓醫護們感受到了生命的不屈。

出生時體重550克,“巴掌寶寶”120多天闖過生死關!出院前,醫生的這封信令人動容

寶寶一家出院前與醫護合影(通訊員張祖國攝)

“巴掌寶寶”出生體重僅550克

11月17日是“世界早産兒日”,武漢兒童醫院醫護邀請已康複出院的早産寶寶們“回娘家”。現場,4個多月大的寶寶小強成為醫院的最佳代言人。

回想起小強出生時的場景,醫護人員仍記憶猶新。今年7月,懷孕23周的餘女士突然感到不對勁,趕往武漢兒童醫院(武漢市婦幼保健院)沒多久,小家夥就迫不及待地出生了。

“寶寶出生時體重僅550克,僅一瓶礦泉水重。更令人心疼的是,他隻有成年人的巴掌大小,大腿和成人的手指粗細相當。”醫護人員說,捧着小家夥時,大家的心中一揪,要知道,這在臨床上屬于超低體重早産兒,由于一些重要髒器發育不完全,救治難度極大。

武漢兒童醫院新生兒内科醫生王勁接到産科電話後,和夏鑫醫生、兩個護士一起推着移動溫箱就往産科跑,到産科時正好趕上寶寶出生,當時寶寶無法自主呼吸、全身青紫,幾人立即投入搶救,并用移動溫箱護送寶寶到新生兒内科病區。由此,寶寶也開始了自己的“生命闖關”。

媽媽餘女士說,她和丈夫有一個女兒,今年14歲,這是他們的第二個孩子,本來早就想好了小名,但沒想到寶寶會早産。餘女士隔空探望寶寶時看到他孱弱的樣子,于是和新生兒内科護士袁露一起給兒子起了個小名——小強,希望他生命力頑強,挺過難關。

出生時體重550克,“巴掌寶寶”120多天闖過生死關!出院前,醫生的這封信令人動容

醫護日夜守護寶寶(通訊員張祖國攝)

出生12天腸穿孔緊急手術

在溫箱内,護士搭建“鳥巢”,模拟媽媽子宮内的環境,讓寶寶更舒适、更有安全感。但到寶寶出生第11天時,醫生發現他仍未排完胎糞,情況十分危急。一般來說,寶寶出生後的3天内可排完胎糞,可小強早産,腸道發育極不成熟,雖然醫生一直在想辦法,但孩子一直無法排出粘稠胎糞,導緻了胎糞性腸梗阻,引發嚴重的腹膜炎,可能會危及孩子的生命。

當時,小強的腹壁呈現出異常的青紫色,專家團隊評估後表示不能再拖了,要馬上手術治療。但給出生僅11天的寶寶做手術,難度可想而知,新生兒的血管極細,僅麻醉關就很相當艱難。

7月17日深夜,該院新生兒外科、麻醉科等專家集結,迅速制定手術方案,并由該院新生兒外科副主任醫師邢福中、麻醉科醫生夏輝帶領醫護團隊上陣,于次日淩晨1時緊急手術。

術中,專家發現寶寶的腹腔内都是胎糞,還出現了嚴重感染。其中,回腸段因為胎糞淤積導緻腸管壞死、穿孔,出現了兩個直徑3毫米的小洞,還不斷往外溢出排洩物。在有限的操作空間内,邢福中先沖洗腹腔,再切除約20厘米長的壞死回腸,并清洗腸管内的胎糞、再造回腸造瘘。

7月18日淩晨4時30分,小強安全回到新生兒重症監護室,由新生兒内科醫生王勁通宵守護,直到孩子生命體征趨于平穩,大家才長舒了一口氣。

該院新生兒外科主任魯巍感慨,孩子手術時體重600克,醫生如同在鹌鹑蛋上“雕花”,這也創下了醫院手術最低體重的紀錄。

120多天艱難闖過生死關

在醫護悉心照料下,小強艱難挺過了呼吸關、手術關、感染關、喂養關、慢性肺疾病關、早産兒視網膜病變等高危關卡,每一步救治都如同走鋼絲,好在小強都頑強挺了過來。

“這麼小的寶寶,每次喂奶以毫升來計,每一口都很難。”武漢兒童醫院新生兒内科黃硯屏護士長說,小強各項發育都落後,吃奶時常會忘記呼吸,導緻血氧飽和度迅速降低,是以每一次喂奶都存在風險,需要護士時刻盯着。小強出生後的第二天,護士就開始每隔一小時喂奶0.5毫升,一點點滴到唇邊,喂完後再觀察他的耐受情況,以便随時進行調整。

為了更好地照顧小強,王勁醫生盡可能多抽出時間守護在小強的溫箱邊。“小強今日體重800克”“體重到900克了”“今天實測體重超過1000克了”……王勁醫生和護士仔細記錄着小強的每天的點滴變化,并第一時間發到武漢兒童醫院新生兒内科醫護群裡。每一組資料,都牽動着醫護的心。

王勁說,他知道孩子的父母很擔心,隻要寶寶情況穩定,他每周會打十多通電話溝通,目前已經通話超過80多個小時。小強的爸爸感激說:“醫生們就是我們一家人的定心丸。”

“名字真沒取錯,小強很頑強,家長一直堅持,加上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這場早産兒的‘生死戰’,我們勝利了!”新生兒内科主任醫師曾淩空感慨。

醫生寫信感謝“生命的不屈”

4個多月來,小強從550克漲到了2100克,各項生理名額均符合出院的标準。陪着小強一路走來的王勁醫生十分感慨,給襁褓中的寶寶寫下了一封“感謝信”。

“小強,謝謝你選擇了我們,我們這個團隊在你成長的路上盡力為你鋪平前進的道路,這一路走來荊棘密布,有失落與彷徨,看到你現在的樣子,更多的是喜悅。也正是這種失落後的喜悅,才構成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小強,謝謝你!曆經千辛萬苦,從你的身上我看到了生命的不屈,在各種困難面前,你小小的身體裡似乎有無窮的能量,也正是這種能量讓你安全地闖過了這麼多難關,也希望你在今後的日子裡繼續有無窮的能量去面對生活。”

11月14日,小強的父母将錦旗送給了新生兒外科團隊、守護孩子120多天的新生兒内科團隊。同時,醫護人員也将準備好的“畢業證”交到了媽媽餘女士手中,她瞬間淚流滿面,“這一路走來太不容易!”

“早到的天使都是我們的‘小英雄’。”武漢兒童醫院新生兒内科主任醫師曾淩空說,醫護人員見證了一個又一個早到的天使順利“畢業”,幫助他們轉危為安,是新生兒人的職責和使命;守護着他們,看着他們一點點長大,也有着滿滿的成就感。

“我們救治一個小寶寶,不僅僅是救活就夠了,還要考慮今後的生活品質。接下來我們還會密切監測孩子的情況,和家長一起努力,讓這些早到的天使的生長發育也能‘趕上大部隊’,有健康的未來。”護士長黃硯屏說。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下傳“極目新聞”用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